乘云而上,OceanBase再越山峰

一座山峰都是一个挑战,每一次攀登都是一次超越。

商业数据库时代,面对国外数据库巨头这座大山,实现市场突破一直都是中国数据库产业多年夙愿,而OceanBase在金融核心系统等领域的攻坚克难,为产业突破交出一副令人信服的阶段性答卷。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数据库产品与技术创新又迎来一波新浪潮,市场的角逐点也加速转向云数据库。自2022年正式启动云数据库战略以来,OceanBase凭借全球范围内一致的云数据服务,开辟出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为产业未来打开全新的局面。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OceanBase业务双引擎成型

IDC《数据时代2025》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不仅让千行百业的数智转型升级全面展开,也带来持续且丰富的数据库需求,更推动着数据库产品和使用模式的"万象跟新"。尤其是越来越多企业在数智转型升级中采取多云战略,让云数据库的价值得以不断彰显。

云数据库不仅降低数据库运维、部署、管理等工作的复杂度,还能充分利用云计算弹性、灵活等优势,更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效集成和应用,成为数据要素流动、应用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抓手。Gartner曾预测,到2023年,云数据库在整个数据库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75%。可以说,谁抓住了云数据库,谁就抓住了市场的未来。

自2022年启动云数据库战略以来,OceanBase确定了以专有云、公有云两个业务场景作为发展的"双引擎",连续 4 年客户数增速超过 100%,客户数已突破 2000 家,覆盖金融、政务、运营商等多个行业。如今,在专有云方面,OceanBase 实现从头部金融核心系统到中腰部金融机构的规模化复制,服务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大部分用户。

公有云业务更成长为OceanBase的第二条增长曲线。OceanBase CEO 杨冰介绍,OB Cloud在过去两年时间中沉淀出传统数据库上云、高并发、HTAP 实时分析、多模一体化和多云容灾5个场景,现已服务超过 700 家客户,客户数年同比增长 130%,受到零售、制造、互金行业等行业的青睐。

短短两年多时间,OceanBase为何能在公有云市场迅速打开局面?相比于其他数据库厂商,OceanBase的云数据库战略又有哪些独到之处?

乘云而上,OceanBase再攀山峰

云数据库不是数据库的简单上云。

相反,云数据库更像数据库领域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是产品、技术和使用模式的一次重塑,进而匹配用户需求侧在数据资源分布、数据消费习惯和数据驱动型场景的巨大变化。例如,大促场景过去几乎是互联网企业的专属;如今,多个行业均在借助云数据库来打造自己的大促场景。

不过,云数据库市场虽然在快速成长、市场空间广阔,但同样涌入众多市场参与者,从各大云服务巨头,到传统商业数据库厂商,再到初创企业,产品众多且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用户认可与青睐绝非易事。事实上,OceanBase云数据库战略的成功,尤其是在公有云市场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其三大独特优势。

首先,OceanBase已在市场中成长为一家独立的数据库公司,依靠中立第三方和多云部署的优势迅速完成在公有云市场的布局。如今,OceanBase云数据库产品已广泛部署在阿里云、AWS、Google Cloud、腾讯云、华为云等国内外主流云计算平台之上,成为众多公有云用户的选择。

其次,在数智驱动的时代,OceanBase一体化产品战略与用户多云战略高度契合,逐渐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可。得益于架构、产品的一体化,OceanBase不仅实现多云的架构统一,还在产品层面实现了OLTP和OLAP的一体化、SQL与No SQL一体化、SQL与AI的一体化,对多云时代的数据复杂性进行极大的收敛,完美适配用户在多云时代的数据库使用需求。

例如,公有云服务商的云宕机事件不可避免,很多用户借助多云来构建自身的容灾体系,借助OceanBase的一体化产品和多云部署能力,用户在面对宕机或者故障发生之时,能够迅速完成业务的切换与恢复。

又如,市场的快速变化,不仅带来数据产生速度和规模的改变,更对业务敏捷性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数据的敏捷性提出更高要求,在数据库层面则体现出HTAP的一体化趋势。云数据库需要同时支持OLTP和OLAP场景,在同一份数据上保证事务的同时支持实时分析,并省去费时的ETL过程。OceanBase则是业界最早践行HTAP的厂商之一,自3.0版本就主攻HTAP方向,通过OLTP与OLAP一体化,真正让用户们在数智驱动时代"鱼和熊掌都可兼得"。

再如,公有云凭借规模、弹性等优势,正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首选平台,但人工智能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保存和应用却成为难题。为此,OceanBase在云数据库中增加向量能力,让SQL与AI一体化,从而帮助用户更快快速、高效的构建人工智能应用。

第三,除了在产品层面推动云数据库之外,OceanBase在开发者生态和合作伙伴生态方面也与时俱进,契合用户在多云时代的需求。在开源1200多天之后,OceanBase已经成为被开发者认可的开源数据库;另外,OceanBase在持续打造以合作伙伴为中心的商业生态,行业解决方案伙伴、核心经销商伙伴、服务合作伙伴等茁壮成长,成为OceanBase在云数据库市场中攻城略地的重要帮手。

如今,OceanBase乘云而上,在市场布局、产品方案、伙伴生态已经与公有云全面对齐,努力翻越云数据库这座新高峰。杨冰直言,云数据库是大势所趋,OB Cloud目标是走向全球,参与全球数据库市场竞争,让中国技术获得世界用户的认可。

两款新品,强化一体化战略

归根结底,云数据库仅仅是一种新的形态,数据库市场的成功始终离不开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品。

在今年的年度发布会上,OceanBase推出两个里程碑版本:OceanBase 4.2.5 LTS 版本和OceanBase 4.3.3GA版本,诸多新特性的加入,再次强化了自身的一体化产品战略。

OceanBase 4.2.5 LTS 版本是针对关键业务负载的全新长期支持版本,相比于上个版本,在性能、稳定性和易用性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并且在多模融合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杨冰介绍,OceanBase 4.2.5 LTS 版本类似当年经典的企业级数据库,同时分布式底座使得其具备更强的性能和扩展性。

OceanBase 4.3.3GA版本则是OceanBase面向实时OLAP 场景发布的首个 GA 版本,对分析处理(OLAP)场景进行了大幅性能优化,在海量数据分析场景中能够显著缩短响应时间并提升吞吐能力。

"4.3.3版本在向量融合查询的关键能力上取得显著突破,并引入向量检索能力,支持向量数据累心和向量引擎,实现SQL+AI一体化,可极大简化AI应用的技术栈,通过向量多模一体化能力全面帮助企业高效构建AI应用。此外,4.3.3版本对OLAP场景进行大幅性能优化,实现满足OLTP 和 OLAP 工业负载的物理资源强隔离,在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场景中保持高性能与稳定性。"OceanBase CTO 杨传辉介绍道。

综合观察,数据库是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工程化要求高、投资回报慢。近年来,中国数据库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涌现出上百家数据库公司,但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却屈指可数。OceanBase作为中国数据库公司的代表,并没有走捷径,而是坚持自主研发,翻越头部金融核心系统、云数据库等一座座高峰,推动中国数据库产业在未来行稳致远。

相关推荐
weixin_307779131 小时前
AWS Lambda解压缩S3 ZIP文件流程
python·算法·云计算·aws
在云上(oncloudai)3 天前
AWS KMS VS AWS Cloud HSM VS AWS Secret Manager?
云计算·aws
大斯斯4 天前
AWS 亚马逊云预警通知接入钉钉告警(微信同样适用)
aws
大斯斯4 天前
AWS 通过 CloudWatch 实现应用日志告警
aws
Serverless社区4 天前
Function AI 助力用户自主开发 MCP 服务,一键上云高效部署
阿里云·云原生·serverless
TG_yunshuguoji4 天前
阿里云国际DDoS高防:添加网站配置指南
运维·后端·阿里云
不是二师兄的八戒4 天前
阿里云KMS完全指南:从零开始的密钥管理实践
数据库·阿里云·云计算
懒散猴4 天前
【无标题】centos 配置阿里云的yum源
linux·阿里云·centos
战族狼魂4 天前
Excel 连接阿里云 RDS MySQL
mysql·阿里云·云计算·excel
久绊A4 天前
云计算分类与主流产品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