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ightforward Layer-wise Pruning for More Efficient Visual Adaptation

对于模型中冗余的参数,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结构化剪枝方法减少参数容量。例如,基于幅度值和基于梯度的剪枝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在传统训练上通用性,本文关注的PETL迁移有两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1. 显著增加了模型存储负担。由于不同的下游数据,剪枝方法设置的剪枝率不同,导致不同数据集的不同网络结构,这导致这些不同结构大的存储空间。
  2. 模型精度的损失。剪枝冗余参数从网络中的预训练参数,这不与下游数据集直接相关。可训练参数需要适应剪枝的新结构,实验中表明这阻碍了模型精度恢复。

本文方法

这里首先介绍广泛使用的维度约简算法,t-SNE和聚类算法标准,轮廓系数索引(silhouette coefficient index)。给定d维度的输入特征集合 X = { x 1 , x 2 , ... , x n } X=\{x_{1},x_{2},\ldots,x_{n}\} X={x1,x2,...,xn},t-SNE计算s维度嵌入集合,定义为 Y={y_{1},y_{2},\\ldots,y_{n},满足 s ≪ d s\ll d s≪d。t-SNE计算 x i x_{i} xi 与 x j x_{j} xj 之间相似度的公式为以下的联合概率 p i j = p i ∣ j + p j ∣ i 2 n p_{ij}=\frac{p_{i|j}+p_{j|i}}{2n} pij=2npi∣j+pj∣i

其中

p i ∣ j = exp ⁡ ( − ∣ ∣ x i − x j ∣ ∣ 2 / 2 σ i 2 ) ∑ k ≠ i exp ⁡ ( − ∣ ∣ x i − x k ∣ ∣ 2 / 2 σ i 2 ) p_{i|j}=\frac{\exp(-||x_{i}-x_{j}||^{2}/2\sigma_{i}^{2})}{\sum_{k\neq i}\exp(-||x_{i}-x_{k}||^{2}/2\sigma_{i}^{2})} pi∣j=∑k=iexp(−∣∣xi−xk∣∣2/2σi2)exp(−∣∣xi−xj∣∣2/2σi2)

基于上述 X X X 和 Y Y Y 的联合分布 P P P 和 Q Q Q,t-SNE通过梯度下降优化 P P P 和 Q Q Q 之间KL散度。

轮廓系数索引

给定聚类结果集合 X = { x 1 , x 2 , ... , x n } X=\{x_{1},x_{2},\ldots,x_{n}\} X={x1,x2,...,xn},对于每一点 x i x_{i} xi,定义 a i a_{i} ai 是在这疑惧类剩下点和 x i x_{i} xi 平均距离。 b ( i ) b(i) b(i) 是在最近聚类的所有点到 x i x_{i} xi 平均距离。定义轮廓系数索引为

s ˉ = 1 n ∑ i = 1 n b ( i ) − a ( i ) max ⁡ ( a ( i , b ( i ) \bar{s}=\frac{1}{n}\sum_{i=1}^{n}\frac{b(i)-a(i)}{\max(a(i,b(i)} sˉ=n1i=1∑nmax(a(i,b(i)b(i)−a(i)

基于特征视角的逐层剪枝

先前研究已经显示较低的层捕捉一般特征,较高的层关注于特定特征。基于此理解和PETL冻结预训练网络参数的限制,本文提出了一个假设:当存在下游数据分布和预训练数据分布显著差异时,由PETL迁移的较深的层将包含大量的冗余参数。本文目标是动态识别并剪枝这些冗余参数。后续关键评价指标需要满足:

  • 维持PETL迁移模型相同存储参数数量
  • 不需要额外训练预测冗余参数

不增加存储参数数量

考虑一个PETL迁移的N层ViT模型,定义每层预训练参数为 W P i W_{P}^{i} WPi,定义每层新引入的参数为 W A i , j W_{A}^{i,j} WAi,j,头参数为 W H j W_{H}^{j} WHj,由SLS预测的剪枝层索引为 I n d e x j Index_{j} Indexj。对于层级别的剪枝方法,在K个下游数据集的存储的参数量 S S S 为
S = ∑ j = 1 K ∑ i = 1 I n d e x j ( W P i + W A i , j ) + ∑ j = 1 K W H j S=\sum_{j=1}^{K}\sum_{i=1}^{Index_{j}}(W_{P}^{i}+W_{A}^{i,j})+\sum_{j=1}^{K}W_{H}^{j} S=j=1∑Ki=1∑Indexj(WPi+WAi,j)+j=1∑KWHj

显然剪枝层数量不会超过网络层的范围。

S ≤ ∑ j = 1 K ∑ i = 1 N ( W P i + W A i , j ) + ∑ j = 1 K W H j = K ∑ i = 1 N W P i + ∑ j = 1 N ∑ i = 1 N W A i , j + ∑ j = 1 K W H j S\leq \sum_{j=1}^{K}\sum_{i=1}^{N}(W_{P}^{i}+W_{A}^{i,j})+\sum_{j=1}^{K}W_{H}^{j}=K\sum_{i=1}^{N}W_{P}^{i}+\sum_{j=1}^{N}\sum_{i=1}^{N}W_{A}^{i,j}+\sum_{j=1}^{K}W_{H}^{j} S≤j=1∑Ki=1∑N(WPi+WAi,j)+j=1∑KWHj=Ki=1∑NWPi+j=1∑Ni=1∑NWAi,j+j=1∑KWHj

对于存储的参数,每一层的参数 W P i W_{P}^{i} WPi 是可以再次使用的,因此满足:
S ≤ ∑ i = 1 N W P i + ∑ j = 1 N ∑ i = 1 N W A i , j + ∑ j = 1 K W H j S\leq \sum_{i=1}^{N}W_{P}^{i}+\sum_{j=1}^{N}\sum_{i=1}^{N}W_{A}^{i,j}+\sum_{j=1}^{K}W_{H}^{j} S≤i=1∑NWPi+j=1∑Ni=1∑NWAi,j+j=1∑KWHj

基于从每层的中间特征做剪枝决策

本文提出使用约简维度特征的聚类度评估层特征。该方法没有引入额外的监督训练。

给定输入 X X X,ViT模型将其通过补丁嵌入曾嵌入d维度潜在空间获得 e 0 e_{0} e0。 e 0 e_{0} e0 与CLS令牌连接作为模型输入。ViT模型backbone前向过程可以描述为:
[ x i , e i ] = L i ( [ x i − 1 , e i − 1 ] ) [x_{i},e_{i}]=L_{i}([x_{i-1},e_{i-1}]) [xi,ei]=Li([xi−1,ei−1])

本文提出特征评估模块(FEM)评估从层 L i L_{i} Li 的特征。FEM从层 L i L_{i} Li 的输出获得CLS令牌 x i x_{i} xi 表示当前特征。之后使用t-SNE算法约简 x i x_{i} xi 为 x i ′ x_{i}^{\prime} xi′。通过结合当前输入的标签,获得 p p p 类别的聚类结果。之后获得对应 C C C 的 a ( i ) a(i) a(i), b ( i ) b(i) b(i),最后是当前层的特征评估 S C _ i n d e x i SC\index{i} SC_indexi。

对于N层的模型,定义 α \alpha α 是控制SLS剪枝度的超参数。在当前数据集的对于剪枝层的阈值 T T T 定义为:

T = α × S C _ I n d e x N T=\alpha\times SC\Index{N} T=α×SC_IndexN

在模型剪枝过程中,从最高层往下。当第i层特征的评估 S C _ I n d e x i SC\Index{i} SC_Indexi 小于T,停止遍历并剪枝从i+2到N的层。核心思想是当第 i层评估与最终层特征评估差距小于一个特定阈值,分类头不再能有效区分当前特征。

相关推荐
hunter20620610 分钟前
用opencv生成视频流,然后用rtsp进行拉流显示
人工智能·python·opencv
Daphnis_z12 分钟前
大模型应用编排工具Dify之常用编排组件
人工智能·chatgpt·prompt
yuanbenshidiaos1 小时前
【大数据】机器学习----------强化学习机器学习阶段尾声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好评笔记6 小时前
AIGC视频生成模型:Stability AI的SVD(Stable Video Diffusion)模型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面试·aigc
算家云6 小时前
TangoFlux 本地部署实用教程:开启无限音频创意脑洞
人工智能·aigc·模型搭建·算家云、·应用社区·tangoflux
叫我:松哥8 小时前
基于Python django的音乐用户偏好分析及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工智能·后端·python·mysql·数据分析·django
熊文豪9 小时前
深入解析人工智能中的协同过滤算法及其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
人工智能·算法
Vol火山9 小时前
AI引领工业制造智能化革命:机器视觉与时序数据预测的双重驱动
人工智能·制造
tuan_zhang10 小时前
第17章 安全培训筑牢梦想根基
人工智能·安全·工业软件·太空探索·战略欺骗·算法攻坚
Antonio91510 小时前
【opencv】第10章 角点检测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