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实现希尔排序:原理剖析与代码详解》

目录

一、引言

二、希尔排序原理

三、代码分析

[1. 代码整体结构](#1. 代码整体结构)

[2. main方法](#2. main方法)

[3. sort方法(希尔排序核心逻辑)](#3. sort方法(希尔排序核心逻辑))

四、测试结果


一、引言

在排序算法的大家族中,希尔排序是一种改进的插入排序算法,它通过将原始数据分成多个子序列进行预排序,然后逐渐缩小子序列的间隔,最终对整个序列进行常规的插入排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序的效率。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深入解析一段用 Java 实现希尔排序的代码,帮助大家透彻理解希尔排序的原理以及代码的具体实现细节。

二、希尔排序原理

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基于插入排序,但它引入了一个间隔序列(也称为增量序列)的概念,使得排序过程不再是逐个元素地进行比较和插入,而是先对相隔一定间隔的元素进行比较和插入操作,随着排序的进行,间隔逐渐缩小,直到最后间隔为 1,此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普通的插入排序。

具体来说,希尔排序的步骤如下:

  1.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间隔序列,常见的如希尔本人提出的序列(n/2, n/4, n/8, ..., 1,其中n为数组长度)。在每一轮排序中,根据当前的间隔将数组分成多个子序列。
  2. 对于每个子序列,按照插入排序的方式进行排序,即比较子序列中相邻元素(这里的相邻是指间隔为当前所选间隔的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进行交换。
  3. 完成一轮排序后,缩小间隔,再次按照上述步骤对新的子序列进行排序,直到间隔缩小到 1,此时整个数组就完成了排序。

三、代码分析

1. 代码整体结构

以下是我们要详细分析的 Java 希尔排序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package 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Shee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5, 7, 4, 2, 0, 3, 1, 6};
        sort(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
        for (int grp = arr.length / 2; grp > 0; grp = grp / 2) {
            for (int i = grp; i < arr.length; i++) {
                //arr[j]arr[ j+grp]比较
                for (int j = i - grp; j >= 0; j = j - grp)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else {
                        break;
                    }
                }
            }
        }
    }
}

2. main方法

main 方法中,首先定义了一个整数数组 arr,并初始化其值为 {5, 7, 4, 2, 0, 3, 1, 6}。这就是我们要进行排序的原始数组。

int[] arr = {5, 7, 4, 2, 0, 3, 1, 6};

然后调用了 sort 方法,并将数组 arr 作为参数传递给它,目的是对这个数组进行排序操作。

sort(arr);

最后,在排序完成后,使用 Arrays.toString 方法将排序后的数组以字符串的形式输出到控制台,以便直观地查看排序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3. sort方法(希尔排序核心逻辑)

sort 方法实现了希尔排序的核心逻辑,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其内部的操作。

  • 外层循环(控制间隔变化)

    通过 for (int grp = arr.length / 2; grp > 0; grp = grp / 2) 这个外层循环,控制着间隔的变化。初始时,间隔 grp 被设置为数组长度的一半,然后在每一轮循环后,间隔会减半,直到间隔变为 1。这样就实现了按照逐渐缩小的间隔对数组进行多次预排序的过程。

  • 中层循环(遍历子序列)

    对于每一个确定的间隔 grp,通过 for (int i = grp; i < arr.length; i++) 这个中层循环,从间隔位置开始遍历整个数组。也就是说,对于每一轮间隔为 grp 的排序,我们要对以 grp 为间隔划分出来的各个子序列进行排序操作。

  • 内层循环(子序列内排序)

    在中层循环遍历到每个位置 i 时,通过内层循环 for (int j = i - grp; j >= 0; j = j - grp) 对当前子序列中的元素进行排序。这里的内层循环实现了类似于插入排序的操作,只不过比较的是间隔为 grp 的相邻元素。如果发现 arr[j] > arr[j + 1](这里要注意,因为是按照间隔 grp 来比较元素,所以 arr[j + 1] 实际上是与 arr[j] 间隔为 grp 的下一个元素),就通过一个临时变量 temp 来进行交换操作,使得子序列中的元素按照插入排序的方式逐渐有序。如果发现当前元素与其间隔为 grp 的下一个元素顺序正确(即 arr[j] <= arr[j + 1]),则通过 break 语句跳出内层循环,不再继续比较该子序列中更前面的元素。

java 复制代码
for (int j = i - grp; j >= 0; j = j - grp)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else {
        break;
    }
}

四、测试结果

当我们运行上述代码时,对于给定的初始数组 {5, 7, 4, 2, 0, 3, 1, 6},经过希尔排序后,控制台会输出排序后的数组,其结果应该是 {0, 1, 2, 3, 4, 5, 6, 7}

相关推荐
Dream_Snowar几秒前
速通Python 第四节——函数
开发语言·python·算法
星河梦瑾2 分钟前
SpringBoot相关漏洞学习资料
java·经验分享·spring boot·安全
黄名富6 分钟前
Redis 附加功能(二)— 自动过期、流水线与事务及Lua脚本
java·数据库·redis·lua
love静思冥想7 分钟前
JMeter 使用详解
java·jmeter
言、雲10 分钟前
从tryLock()源码来出发,解析Redisson的重试机制和看门狗机制
java·开发语言·数据库
Altair澳汰尔13 分钟前
数据分析和AI丨知识图谱,AI革命中数据集成和模型构建的关键推动者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知识图谱
TT哇17 分钟前
【数据结构练习题】链表与LinkedList
java·数据结构·链表
A懿轩A38 分钟前
C/C++ 数据结构与算法【栈和队列】 栈+队列详细解析【日常学习,考研必备】带图+详细代码
c语言·数据结构·c++·学习·考研·算法·栈和队列
Python机器学习AI42 分钟前
分类模型的预测概率解读:3D概率分布可视化的直观呈现
算法·机器学习·分类
Yvemil71 小时前
《开启微服务之旅:Spring Boot 从入门到实践》(三)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