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目录

[1. 冒泡排序原理](#1. 冒泡排序原理)

[2. Java 代码实现](#2. Java 代码实现)

[3. 时间复杂度分析](#3. 时间复杂度分析)

[4. 空间复杂度分析](#4. 空间复杂度分析)

[5. 实际例子](#5. 实际例子)

[6. 冒泡排序的优势和劣势](#6. 冒泡排序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劣势


1. 冒泡排序原理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多次遍历待排序的数组,每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交换它们的位置。这个过程会使得每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浮"到数组的末尾。具体步骤如下:

  1. 遍历数组: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2. 比较和交换: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3. 重复步骤: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数组完全排序。
2. Java 代码实现

下面是冒泡排序的 Java 实现: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 冒泡排序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boolean swapped;
        
        // 外层循环控制遍历次数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swapped = false;
            // 内层循环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元素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swapped = true;
                }
            }
            // 如果在这一轮遍历中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有序,提前结束
            if (!swapped) {
                break;
            }
        }
    }

    // 主方法,用于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System.out.println("Original array:");
        printArray(arr);

        bubbleSort(arr);

        System.out.println("Sorted array:");
        printArray(arr);
    }

    // 辅助方法,用于打印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
        for (int num : arr) {
            System.out.print(num + " ");
        }
        System.out.println();
    }
}
3. 时间复杂度分析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如下:

  • 最佳情况:如果数组已经是有序的,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O(n),因为只需要一次遍历就能确认数组已经排序。
  • 最坏情况:如果数组是逆序的,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O(n2),因为需要进行 n×(n−1)n×(n−1) 次比较和交换。
  • 平均情况: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O(n2)。
4. 空间复杂度分析

冒泡排序的空间复杂度为 O(1)O(1),因为它是一个原地排序算法,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

5. 实际例子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冒泡排序的过程:

假设有一个数组 [64, 34, 25, 12, 22, 11, 90],冒泡排序的过程如下:

  1. 第一轮遍历

    • 比较 64 和 34,交换位置:[34, 64, 25, 12, 22, 11, 90]
    • 比较 64 和 25,交换位置:[34, 25, 64, 12, 22, 11, 90]
    • 比较 64 和 12,交换位置:[34, 25, 12, 64, 22, 11, 90]
    • 比较 64 和 22,交换位置:[34, 25, 12, 22, 64, 11, 90]
    • 比较 64 和 11,交换位置:[34, 25, 12, 22, 11, 64, 90]
    • 比较 64 和 90,不交换位置:[34, 25, 12, 22, 11, 64, 90]
  2. 第二轮遍历

    • 比较 34 和 25,交换位置:[25, 34, 12, 22, 11, 64, 90]
    • 比较 34 和 12,交换位置:[25, 12, 34, 22, 11, 64, 90]
    • 比较 34 和 22,交换位置:[25, 12, 22, 34, 11, 64, 90]
    • 比较 34 和 11,交换位置:[25, 12, 22, 11, 34, 64, 90]
    • 比较 34 和 64,不交换位置:[25, 12, 22, 11, 34, 64, 90]
  3. 第三轮遍历

    • 比较 25 和 12,交换位置:[12, 25, 22, 11, 34, 64, 90]
    • 比较 25 和 22,交换位置:[12, 22, 25, 11, 34, 64, 90]
    • 比较 25 和 11,交换位置:[12, 22, 11, 25, 34, 64, 90]
    • 比较 25 和 34,不交换位置:[12, 22, 11, 25, 34, 64, 90]
  4. 第四轮遍历

    • 比较 12 和 22,不交换位置:[12, 22, 11, 25, 34, 64, 90]
    • 比较 22 和 11,交换位置:[12, 11, 22, 25, 34, 64, 90]
    • 比较 22 和 25,不交换位置:[12, 11, 22, 25, 34, 64, 90]
  5. 第五轮遍历

    • 比较 12 和 11,交换位置:[11, 12, 22, 25, 34, 64, 90]
    • 比较 12 和 22,不交换位置:[11, 12, 22, 25, 34, 64, 90]
  6. 第六轮遍历

    • 比较 11 和 12,不交换位置:[11, 12, 22, 25, 34, 64, 90]

最终,数组 [64, 34, 25, 12, 22, 11, 90] 被排序为 [11, 12, 22, 25, 34, 64, 90]

6. 冒泡排序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 简单易懂:冒泡排序的逻辑简单,容易理解和实现。
  • 适应性:对于部分有序的数组,冒泡排序可以提前结束,效率较高。
劣势
  • 时间复杂度高:在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 O(n2),不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
  • 效率较低:相比于其他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冒泡排序的效率较低。
相关推荐
luoqice几秒前
linux下找到指定目录下最新日期log文件
linux·算法
努力努力再努力wz11 分钟前
【c++深入系列】:万字详解模版(下)
java·c++·redis
楽码18 分钟前
底层技术SwissTable的实现对比
数据结构·后端·算法
fffcccc111226 分钟前
初级背包问题,层层剖析为什么这样做。最好需要自己推演一遍。
算法
瓦特what?1 小时前
关于C++的#include的超超超详细讲解
java·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
楽码2 小时前
自动修复GoVet:语言实现对比
后端·算法·编程语言
是乐谷2 小时前
阿里云杭州 AI 产品法务岗位信息分享(2025 年 8 月)
java·人工智能·阿里云·面试·职场和发展·机器人·云计算
杰克尼2 小时前
415. 字符串相加
算法
Java水解2 小时前
Java中的四种引用类型详解: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
java·后端
lifallen2 小时前
JCTools 无锁并发队列基础:ConcurrentCircularArrayQueue
java·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