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k8s集群,利用开源的GitLab、Jenkins和Harbor实现CI/CD和DevOps的过程回顾

使用自己部署的Kubernetes集群,结合GitLab、Jenkins和Harbor实现CI/CD和DevOps的过程大致如下:

1.代码管理(GitLab):

  • 开发者在GitLab上创建代码仓库,编写代码并提交变更。

  • 每次代码提交都会触发GitLab的Webhook,这是一个HTTP回调,用于通知其他系统代码库中的变化。

2.持续集成(Jenkins):

  • Jenkins监听来自GitLab的Webhook,一旦检测到代码提交,自动触发一个新的构建任务。

  • Jenkins拉取最新的代码,利用代码中的jenkinsfile,执行构建过程,比如编译代码、运行自动化测试等。

  • 如果构建和测试通过,Jenkins会将构建产物(如Docker镜像)推送到Harbor。

3.镜像仓库(Harbor):

  • Harbor作为私有的Docker镜像仓库,存储Jenkins构建的Docker镜像。

  • 开发者可以在这里管理镜像的版本,确保镜像的安全和合规性。

4.持续部署(Kubernetes):

  • Jenkins在构建成功后,可以配置为自动将Docker镜像部署到Kubernetes集群。

  • Jenkins使用代码中的Kubernetes的Deployment配置文件,通过kubectl命令或者直接与Kubernetes API通信来部署应用。

  • Kubernetes根据Deployment定义的Pod副本数,自动创建和管理Pod,确保应用的高可用性。

5.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Kubernetes Service):

  • Kubernetes Service为Pod提供一个统一的访问接口,可以是ClusterIP、NodePort、LoadBalancer或ExternalName。

  • 通过Service,外部请求可以被转发到后端的任意一个Pod上,而不需要关心Pod的具体位置。

6.自动化测试和监控:

  • 在CI/CD流程中,可以集成自动化测试和监控工具,以确保部署的应用性能和稳定性。

  • 这些工具可以与Jenkins集成,自动执行性能测试、安全扫描等任务,并在发现问题时发出警报。

7.日志管理和分析:

  • 可以集成日志管理工具,如ELK Stac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或Prometheus和Grafana,来收集和分析应用日志和监控数据。

8.反馈循环:

  • 通过监控和日志分析得到的应用性能数据,可以反馈给开发团队,以便他们优化代码和改进产品。

整个流程是一个自动化的循环,从代码提交开始,到应用部署结束,每个步骤都可以通过自动化工具紧密集成,以提高开发效率和应用质量。这种集成的CI/CD和DevOps实践,使得开发、测试、部署和监控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

相关推荐
不想写bug呀1 小时前
多线程案例——单例模式
java·开发语言·单例模式
心平愈三千疾2 小时前
通俗理解JVM细节-面试篇
java·jvm·数据库·面试
我不会写代码njdjnssj2 小时前
网络编程 TCP UDP
java·开发语言·jvm
第1缕阳光2 小时前
Java垃圾回收机制和三色标记算法
java·jvm
funnyZpC2 小时前
好用的文档工具👉smart-doc
java
一只叫煤球的猫2 小时前
🔥 同事混用@Transactional和TransactionTemplate被我怼了,三种事务管理到底怎么选?
java·spring boot·后端
李少兄9 天前
解决OSS存储桶未创建导致的XML错误
xml·开发语言·python
阿蒙Amon9 天前
《C#图解教程 第5版》深度推荐
开发语言·c#
学Linux的语莫9 天前
python基础语法
开发语言·python
暖馒9 天前
C#委托与事件的区别
开发语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