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与桥接模式,装饰器模式及代理模式相似点与不同点

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在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涉及到对类的功能或接口的修改、增强或转换。然而,它们在动机和目的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以下是对这些模式相似点和不同点的清晰说明:

相似点

  1. 结构上的灵活性:这四种设计模式都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修改或扩展类的功能,而无需直接修改类的源代码。
  2. 保护原有代码:它们允许开发者在不破坏现有代码结构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功能或修改行为。
  3. 促进代码复用:通过这些模式,可以更好地复用现有的类和功能,减少重复代码的开发。

不同点

  1. 动机与目的

    • 适配器模式:主要目的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种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无法一起工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它侧重于接口的转换和适配。
    • 桥接模式:旨在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变化。它侧重于抽象与实现的解耦,以便灵活应对业务变化。
    • 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以增加功能。与生成子类相比,装饰器模式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方式来扩展对象的功能。它侧重于功能的动态增强。
    • 代理模式:为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中介作用,可以保护目标对象并控制对其的访问。它侧重于访问的控制和管理。
  2. 实现方式

    • 适配器模式:通常通过创建一个适配器类来实现,该类包含一个源接口和一个目标接口,将客户端请求转换为源接口可以理解的命令。
    • 桥接模式:涉及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通过抽象关联而不是继承来连接它们。这允许抽象和实现独立变化。
    • 装饰器模式:通过创建一个包装对象(即装饰器)来包裹真实对象,从而动态地添加功能。装饰器与真实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以确保行为的一致性。
    • 代理模式:代理对象与真实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并充当客户端与真实对象之间的中介。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访问真实对象的功能。
  3. 应用场景

    • 适配器模式:常用于已有类的接口与客户端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如电源适配器和USB转接头等实际应用例子。
    • 桥接模式:适用于需要独立变化抽象和实现的情况,如不同支付渠道和支付方式的组合等。
    • 装饰器模式:适用于在不改变原有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动态添加功能,如咖啡店中不同咖啡的配料组合等。
    • 代理模式:常用于控制对对象的访问、实现远程访问、延迟加载等功能,如网络连接的代理服务器等。
相关推荐
攻城狮7号3 分钟前
【第四节】C++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Builder(建造者)模式
c++·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Nita.7 分钟前
设计模式|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详解
观察者模式·设计模式·c#
找了一圈尾巴11 小时前
设计模式-组合模式、模板模式
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float_六七13 小时前
Java——单例类设计模式
java·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老菜鸟的每一天13 小时前
创建型模式-Prototype 模式(原型模式)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码熔burning14 小时前
(五)趣学设计模式 之 建造者模式!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黑不溜秋的1 天前
C++ 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c++·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付聪12101 天前
策略模式介绍和代码示例
设计模式
ThereIsNoCode1 天前
「软件设计模式」状态模式(State)
设计模式·状态模式
菜鸟一枚在这1 天前
深入理解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java·设计模式·代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