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和微服务的区别是什么?
分布式是把一个集中式系统拆分成多个系统,每一个系统单独对外提供部分功能,整个分布式系统整体对外提供一整套服务。对于访问分布式系统的用户来说,感知上就像访问一台计算机一样。
而分布式架构的具体实现有很多种,这其中包括了C/S架构、P2P架构、SOA架构、微服务架构、Serverless架构等
所以,微服务架构是分布式架构的一种。
C/S架构
C/S架构,就是Client/Server (C/S)架构,在这种架构中,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网络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以获取服务或数据。服务器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的结果。这种架构常见于Web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等。
P2P架构
P2P,是Peer-To-Peer 的简称,翻译成"对等网络"或者"点对点网络"。P2P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需要由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服务和内容)获取者(Client)。
P2P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在网络中的每个结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每个结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结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用其他结点提供的服务。
Serverless架构
Serverless,即无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逻辑交给云服务提供商管理的架构形式。
应用程序以函数的形式运行,通过事件驱动的方式触发。无服务架构将基础设施管理的责任交给云平台,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无服务架构适用于快速开发、弹性扩展和按需计费的场景。例如阿里云,腾讯云等
微服务系统拆分有怎样的策略
微服务的拆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必须要考虑的有业务领域、团队组织结构、技术架构、部署架构等多个方面。
首先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按照业务功能进行拆分了。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单独拆分出来作为一个微服务。比如用户服务、订单服务、物流服务等,每一个服务作为微服务部署,单独对外提供自己的能力。
第二点,不可忽视的就是微服务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按照康威定律来说,应用架构和组织架构应该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有的时候微服务的拆分也需要按照组织架构进行拆分,这样更加容易的进行微服务的开发与维护,能够做到最小成本沟通和最快速度的迭代。比如有些公司做了中台,那么就可能有单独的一些中台相关的微服务,如交易服务、店铺服务等。
第三,按照应用类型进行拆分。有一些应用主要处理在线业务,而有些系统专门处理离线业务,那么就可以把他们拆分开,让在线业务和离线业务分离,避免互相影响。
还有,按照技术架构拆分。比如不同的技术栈、使用不同的中间件体系,不同的开发语言等等。这些拆分开有利于独立维护。
微服务的循环依赖是什么
微服务之间的循环依赖是指在微服务架构中,两个或多个服务相互依赖对方的情况。这里的依赖其实就是互相调用。两个微服务互相调用,A调用B,B又反向调用A,或者A调用B,B调用C,C调用A,这都是循环依赖。
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的避免循环依赖,因为循环依赖会导致以下这些问题:
1、流量放大:因为系统之间存在循环依赖,那么就会导致本来下单系统可能只有100 QPS,但是因为存在循环依赖,就会导致这个QPS被放大,因为100个请求调用到订单服务,订单服务就有100个请求调到库存服务,而库存服务又有100个请求再调到订单服务。就导致订单服务有200的QPS了。无形中被放大了流量。
2、性能问题:因为存在循环依赖,那么服务之间需要等待彼此的响应,就会无形中拖长请求的RT,让接口性能变的更慢。
3、互相影响:如果一个服务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通过循环依赖影响到另一个服务。而一个服务中的错误可能通过依赖链传播到其他服务,增加了系统出现级联故障的风险。
4、发布困难:每当一个服务需要更新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他依赖了谁以及谁依赖了他。一般是被依赖的应用先发布。但是因为系统间存在循环依赖,那么在上一个新的功能的时候需要发布时,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谁先发的问题,而谁先发都会有问题。
那么如何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循环依赖吗?
首先,遇到循环依赖的问题,第一件事就是考虑设计的不合理性,一般来说系统会有自己的明确的职责,并且一张架构图中,一个系统一定是有属于他自己的位置的,一个系统又在上游,又在下游,那一定是设计的不合理,所以需要考虑做重新设计。
其次,像前面我们提到的例子,库存需要通知订单更新状态,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服务调用改成消息通信,通过异步消息来解耦调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这样就可以避免互相影响。
另外,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引入一个共享库,当出现循环依赖时候,可以考虑将共享部分抽取出来作为一个共享库,然后由各个相关服务共同引用这个库。通过在循环依赖的两个微服务中引用共享库,而不是直接调用对方的接口来操作数据。
什么是CAP理论
CAP理论(CAP Theorem),又称为布鲁尔定理(Brewer's Theorem),是由计算机科学家Eric Brewer在2000年提出的一个关于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理论。CAP理论指出,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不可能同时完全满足以下三个特性:
-
一致性(Consistency):所有节点在同一时间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即每次读操作都能读到最新的写操作结果。
-
可用性(Availability):每个请求都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非错误的响应,即系统始终可用。
-
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系统能够继续运行,即使任意数量的消息在网络分区(Partition)中丢失或延迟。
CAP理论的核心是,在分布式系统中,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特性,而无法同时满足三个特性。
CAP理论的三大特性
-
一致性(C):
-
数据在所有节点上是一致的。
-
每次读操作都能读到最新的写操作结果。
-
类似于单节点数据库的ACID特性中的一致性。
-
-
可用性(A):
-
系统始终可用,所有的请求都能得到响应。
-
即使部分节点出现故障,系统仍能继续提供服务。
-
-
分区容错性(P):
-
系统能够容忍网络分区故障。
-
即使网络中存在分区,系统仍能继续运行并提供服务。
-
但是在实际的分布式事务设计中,常见的策略包括:
-
基于CP的设计:
-
使用两阶段提交(2PC)或三阶段提交(3PC)协议来确保数据一致性。
-
适用于对一致性要求高的场景,但在网络分区时可能会降低系统的可用性。
-
-
基于AP的设计:
-
使用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模型,允许数据在短时间内不一致,但最终会达到一致状态。
-
适用于对可用性要求高的场景,例如电商网站的购物车系统。
-
-
混合设计:
-
根据业务需求,对不同部分的数据采用不同的策略。
-
例如,核心交易数据采用CP设计,而非核心数据(如用户评论)采用AP设计。
-
分布式事务有哪些常见的实现方式
1.Saga模式
Saga模式将长事务拆分为一系列短事务,每个短事务完成后触发下一个事务,失败时执行补偿操作:
-
顺序执行:每个子事务顺序执行,如果其中某个子事务失败,执行相应的补偿事务。
-
并行执行:多个子事务可以并行执行,所有子事务成功后事务才算成功,如果某个子事务失败,执行相应的补偿事务。
Saga模式的优点是避免了长时间锁定资源,缺点是需要设计每个子事务的补偿逻辑。
2.两阶段提交协议(2PC,Two-Phase Commit)
两阶段提交协议是最经典的分布式事务协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
准备阶段(Prepare Phase):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准备请求,参与者执行事务并记录日志,但不提交。参与者将执行结果(准备成功或失败)返回给协调者。
-
提交阶段(Commit Phase):如果所有参与者都准备成功,协调者发送提交请求,参与者提交事务;如果有任何参与者准备失败,协调者发送回滚请求,所有参与者回滚事务。
2PC的优点是实现简单,缺点是存在单点故障问题,且在网络分区或节点故障时可能会导致参与者长时间锁定资源。
3.三阶段提交协议(3PC,Three-Phase Commit)
三阶段提交协议是对两阶段提交协议的改进,增加了一个"预提交"阶段,减少了系统阻塞时间:
-
准备阶段(Prepare Phase):与2PC相同,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准备请求。
-
预提交阶段(Pre-Commit Phase):协调者发送预提交请求,参与者收到后可以立即回复并等待最终决定。
-
提交阶段(Commit Phase):协调者根据所有参与者的回应,决定提交或回滚。
3PC的优点是减少了阻塞时间,但实现较为复杂。
4.基于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
一些现代数据库(如Google Spanner、CockroachDB等)提供了内置的分布式事务支持:
-
分布式锁:利用数据库的分布式锁机制,确保多个节点之间的事务一致性。
-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实现高效的事务处理。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开发简单,缺点是依赖于特定数据库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