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的zset底层实现

文章目录

Redis中的zset底层实现

一、引言

Redis的有序集合(zset)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数据结构,它不仅能够存储元素,还能够为每个元素关联一个分数(score),并根据这个分数进行排序。在Redis中,zset的底层实现有两种:ziplist(压缩列表)和skiplist(跳跃表)。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实现方式,并提供代码示例。

二、zset的底层实现

1、ziplist编码

当zset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会使用ziplist作为底层存储结构:

  1. 有序集合保存的元素数量小于128个。
  2. 有序集合保存的所有元素的长度小于64字节。

在ziplist编码的zset中,每个集合元素使用两个紧挨在一起的压缩列表节点来保存,第一个节点保存元素的成员,第二个节点保存元素的分值。压缩列表内的集合元素按分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1.1、代码示例
java 复制代码
// 向zset添加元素,当元素数量和长度符合ziplist条件时,会使用ziplist编码
jedis.zadd("myZset", 1, "element1");

2、skiplist编码

当zset不满足ziplist编码的条件时,Redis会使用skiplist作为底层存储结构。Skiplist是一种基于多级索引的有序链表,它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护多个级别的指针来提高查找效率。

Redis中的zset结构体由zskiplist和dict组成,zskiplist结构体中包含有zskiplistNode和zskiplistLevel,以此组成了一个双向链表结构。每个zskiplistNode包含元素值和分数,而zskiplistLevel则保存每一层的指针和跨度。

2.1、代码示例
java 复制代码
// 向zset添加元素,当元素数量或长度超过ziplist条件时,会使用skiplist编码
jedis.zadd("myZset", 1, "element1", 2, "element2", 3, "element3");

三、总结

Redis的zset底层实现通过ziplist和skiplist两种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Ziplist适用于元素数量较少且长度较短的情况,而skiplist则适用于元素数量较多或长度较长的情况。这两种实现方式使得Redis的zset既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检索元素,又能够快速地进行范围查询和排序操作。通过理解这些底层实现,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Redis的zset来解决实际问题。


版权声明:本博客内容为原创,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信息。

参考文章

相关推荐
RestCloud10 小时前
SQL Server到Hive:批处理ETL性能提升30%的实战经验
数据库·api
RestCloud10 小时前
为什么说零代码 ETL 是未来趋势?
数据库·api
ClouGence12 小时前
CloudCanal + Paimon + SelectDB 从 0 到 1 构建实时湖仓
数据库
DemonAvenger19 小时前
NoSQL与MySQL混合架构设计:从入门到实战的最佳实践
数据库·mysql·性能优化
AAA修煤气灶刘哥1 天前
别让Redis「歪脖子」!一次搞定数据倾斜与请求倾斜的捉妖记
redis·分布式·后端
AAA修煤气灶刘哥1 天前
后端人速藏!数据库PD建模避坑指南
数据库·后端·mysql
RestCloud1 天前
揭秘 CDC 技术:让数据库同步快人一步
数据库·api
得物技术2 天前
MySQL单表为何别超2000万行?揭秘B+树与16KB页的生死博弈|得物技术
数据库·后端·mysql
christine-rr2 天前
linux常用命令(4)——压缩命令
linux·服务器·redis
可涵不会debug2 天前
【IoTDB】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工业大数据场景下的技术突围
数据库·时序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