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基础22 反馈放大电路

目录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什么是反馈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3、正反馈与负反馈

4、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5、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二、负反馈四种组态

1、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3、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4、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5、总结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什么是反馈

将电路输出电量(电压或电流)的 一 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用一定的方式送回到输入回路,以影响输入、输出电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 反馈体现了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反作用。

  • 图a所示电路中,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间不存在反馈网络(通常情况下电源连线或地线都不会引入反馈),因而该电路中不存在反馈,为开环状态。
  • 图b所示电路中,运放 A 构成基本放大电路,电阻R1和R2构成了反馈通路,因而该电路中存在反馈 。
  • 图c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它的交流通路(即将电容 Cb1、 Cb2 视为对交流短路,电源+VCC凡视为交流的"地")可知,发射极电阻Re和负载电阻RL既在输入回路中,又在输出回路中,它们构成了反馈通路,因而该电路中存在着反馈 。
  • 图d为两级放大电路,其中每 一级都有 一条反馈通路,第一级为电压跟随器,它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由导线连接,形成反馈通路;第二级为反相放大电路,它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由电阻R5构成反馈通路 。 此外,从第二级的输出到第一级的输入也有一条反馈通路,由R2构成。通常称每级各自存在的反馈为局部(或本级)反馈,称跨级的反馈为级间反馈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在放大电路中既含有直流分量 ,也含有交流分量,因而,必然有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之分 。

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中的反馈为直流反馈。直流反馈影响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如静态工作点。

存在于交流通路中的反馈为交流反馈。交流反馈影响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如增益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和带宽等 。

3、正反馈与负反馈

反馈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共同作用后,对净输入信号的影响有两种效果:一种是使净输入信号量比没有引入反馈时减小了,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另一种是使净输入信号量比没有引入反馈时增加了,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在放大电路中 一般引入负反馈。判断反馈极性的基本方法是瞬时变化极性法,简称瞬时极性法。

4、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是串联还是并联反馈由反馈网络的输出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输入端口的连接方式来判定。

  • 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分别接至基本放大电路的不同输入端时,引入的是串联反馈;
  • 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接至基本放大电路的同一个输入端时,引入的是并联反馈

5、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由反馈网络的输入端口在放大电路输出端口的取样对象来决定 。

  • 判断电压与电流反馈的常用方法是"输出短路法",即假设输出电压 Vo= 0 ,或令负载电阻RL=0,然后看反馈信号是否还存在,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了(即 xf=0) ,则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电压反馈;
  • 若反馈信号还存在(即 xf≠0) ,则说明反馈信号不是与输出电压Vo成比例,而是与输出电流Io成比例,是电流反馈 。

电压负反馈的重要特点是能够稳定输出电压 。电流负反馈的重要特点是能够稳定输出电流 。

二、负反馈四种组态

1、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串联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出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口串联连接。而电压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入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口并联连接。典型电路:同相放大器。

电压反馈系数(xf/xo)即,Fv=Vf/Vo=R1/(R1+Rf)

2、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并联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出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口并联连接。而电压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入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口并联连接。典型电路:反相放大器。

互导反馈系数(xf/xo)即,Fg=If/Vo=-Vo/Rf/Vo=-1/Rf

3、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串联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出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口串联连接。而电流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入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口串联连接。

互阻反馈系数(xf/xo)即,Fr=Vf/Io=Io*Rf/Io=Rf

4、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并联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出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口并联连接。而电流反馈时,反馈网络的输入端口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口串联连接。

电流反馈系数(xf/xo)即,Fi=If/Io=R1/(R1+Rf)

5、总结

相关推荐
AiFlutter37 分钟前
低代码平台开发手机USB-HID调试助手
单片机·游戏·计算机外设
Mirelladis2 小时前
实验:串口通信
单片机·51单片机
RaLi和夕2 小时前
单片机学习笔记9.数码管
汇编·笔记·单片机·嵌入式硬件·学习
userkang2 小时前
消失的前后端,崛起的智能体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ai·硬件工程
普普通通的一名码农3 小时前
ESP32-S3 入门学习笔记(四):LED实验
笔记·单片机·学习
教练、我想打篮球3 小时前
03 基于 STM32 的温度控制系统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电鱼智能的电小鱼3 小时前
EFISH-SBC-RK3588 —— 厘米级定位 × 旗舰算力 × 工业级可靠‌
linux·人工智能·嵌入式硬件·边缘计算
ltqshs4 小时前
STM32标准库和HAL库SPI发送数据的区别-即SPI_I2S_SendData()和HAL_SPI_Transmit()互换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程序员JerrySUN4 小时前
驱动开发硬核特训 · Day 22(上篇): 电源管理体系完整梳理:I2C、Regulator、PMIC与Power-Domain框架
linux·驱动开发·嵌入式硬件
xyd陈宇阳5 小时前
STM32(M4)入门:定时器延时与系统滴答(价值 3w + 的嵌入式开发指南)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