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2)-插值和卷积

前言

仅记录学习过程,有问题欢迎讨论

看看年前可以学到哪。

频率:

灰度值变化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再平面上的梯度幅值:

幅值:

是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瞬时出现的最大绝对值,也是一个正弦波,波峰到波谷的距离的一半。

图像的取样和量化:

  • 取样:就是要用多少点来描述一幅图像,取样结果质量的高低就是用图像的分辨率来衡量的
  • 量化:是指要使用多大范围的数值来表示图像采样之后的一个点。
  • 数字化坐标值称为取样,数字化幅度值称为量化

上采样与下采样:

  • 缩小图像(或称为下采样或降采样)的主要目的:
    • 1、使得图像符合显示区域的大小;
    • 2、生成对应图像的缩略图。
  • 放大图像(或称为上采样或图像插值)的主要目的是放大原图像,从而可以显示在更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上。

插值方法:

  • 最邻近插值:和哪个像素点近就插入其附近,等比例插入像素点的位置

  • 双线性插值(常用):在两个方向上做线性插值(通过4个像素点等比例算出新的像素点位置,几何中心重合!)

  • 双线性差值法的计算比最邻近插值法复杂,计算量较大,但没有灰度不连续的缺点,图像看起来更光滑。

直方图

反映了图像中的灰度分布规律(0-255)。它描述每个灰度级具有的像素个数,但不包含这些像素在图像中的位置信息。

图像直方图不关心像素所处的空间位置,因此不受图像旋转和平移变化的影响,可以作为图像的特征。直方图均衡化就是用一定的算法使直方图大致平和的方法(过亮过暗,套用公式计算新的映射像素点位置)

卷积:

  • 就是特征提取,在CNN是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得来的,有平滑效果,对位相乘再相加然后移动;
  • 可以通过padding来计算边缘值,防止信息丢失

  • 可以有多个卷积核,提取不同的特征;

  • 卷积核的数量就是输出的通道数,卷积核的通道数就是输入的通道数 (对于输入的每一个通道,都需要有对应的卷积核通道来进行计算,可以参考下图)

卷积-3种填充模式

  1. full:卷积核相交图像开始计算,卷积结果尺寸小于原图像
  2. valid:卷积核边缘与图像边缘对齐,卷积结果尺寸小于原图像
  3. same:卷积结果尺寸等于原图像(常用,步长s=1)

插值和直方图的实现

py 复制代码
"""
1.实现最邻近插值
2,实现双线性插值
3,证明几何中心对称系数
4.实现图像均衡化

"""
import cv2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 1.实现最邻近插值
def nearest_interpolation(img, dst_h, dst_w):
    src_h, src_w, _ = img.shape
    t_x = dst_w / src_w
    t_y = dst_h / src_h
    dst_img = np.zeros((dst_h, dst_w, 3), dtype=np.uint8)
    for i in range(dst_h):
        for j in range(dst_w):
            x = int(j / t_x)
            y = int(i / t_y)
            dst_img[i, j] = img[y, x]
    return dst_img


# 2.实现双线性插值
def bilinear_interpolation(img, dst_h, dst_w):
    src_h, src_w, _ = img.shape
    t_x = dst_w / src_w
    t_y = dst_h / src_h
    dst_img = np.zeros((dst_h, dst_w, 3), dtype=np.uint8)
    for i in range(dst_h):
        for j in range(dst_w):
            x = j / t_x
            y = i / t_y
            x1 = int(x)
            y1 = int(y)
            x2 = min(x1 + 1, src_w - 1)  # 防止超过原图的宽 所以有这个min的行为
            y2 = min(y1 + 1, src_h - 1)
            # 公式
            dst_img[i, j] = (1 - (x - x1)) * (1 - (y - y1)) * img[y1, x1] + (1 - (x - x1)) * (y - y1) * img[y2, x1] + (
                        x - x1) * (1 - (y - y1)) * img[y1, x2] + (x - x1) * (y - y1) * img[y2, x2]
    return dst_img


# 3,证明几何中心对称系数为1/2
"""
设中点坐标为a = (x1+x2)/2, b = (y1+y2)/2
对x有 2a = (x1+x2) ,则 x2 = 2a - x1
对y有 2b = (y1+y2) ,则 y2 = 2b - y1
所以对称点坐标为 (2a - x1, 2b - y1)
因为中点,有 x2-x1 = 2(a-x1) ,得出x2和x1的差值是x1到a距离的两倍,并且方向是相反的
又因为是关于O中心对称,在x坐标系中,坐标系的变化系数就是1/2,
同理在y坐标系中,坐标系的变化系数也是1/2。

"""


# 4.实现图像均衡化
def equalization(img):
    # 灰度化
    # grey_img = cv2.cvtColor(img,cv2.COLOR_BGR2GRAY)
    # 多个通道每个通道都需要均衡化 然后合并
    b, g, r = cv2.split(img)
    eqb_img = cv2.equalizeHist(b)
    eqg_img = cv2.equalizeHist(g)
    eqr_img = cv2.equalizeHist(r)
    eqz_img = cv2.merge((eqb_img, eqg_img, eqr_img))
    return eqz_img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g = cv2.imread("test.png")
    """
    1.实现最邻近插值
    near_img = nearest_interpolation(img,300, 300)
    cv2.imshow("near_img",near_img)
    cv2.waitKey(0)
    """
    """
    2.实现双线性插值
    near_img = bilinear_interpolation(img, 300, 300)
    cv2.imshow("bili_img", near_img)
    cv2.waitKey(0)
    """
    # 4.实现图像均衡化
    dst_img = equalization(img)
    cv2.imshow("dst_img", dst_img)
    cv2.waitKey(0)
相关推荐
Coovally AI模型快速验证26 分钟前
农田扫描提速37%!基于检测置信度的无人机“智能抽查”路径规划,Coovally一键加速模型落地
深度学习·算法·yolo·计算机视觉·transformer·无人机
媒体人8881 小时前
GEO 优化专家孟庆涛:技术破壁者重构 AI 时代搜索逻辑
大数据·人工智能
小菜AI科技1 小时前
Windsurf 评测:这款 人工智能 IDE 是你需要的颠覆性工具吗?
人工智能
RaymondZhao341 小时前
【全面推导】策略梯度算法:公式、偏差方差与进化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chatgpt
yzx9910132 小时前
小程序开发APP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yolo
AKAMAI2 小时前
通过自动化本地计算磁盘与块存储卷加密保护数据安全
人工智能·云计算
飞翔的佩奇2 小时前
【完整源码+数据集+部署教程】二维码与查找模式检测系统源码和数据集:改进yolo11-CSwinTransformer
python·yolo·计算机视觉·数据集·yolo11·二维码与查找模式检测
无规则ai2 小时前
动手学深度学习(pytorch版):第四章节—多层感知机(5)权重衰减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
zskj_zhyl3 小时前
家庭健康能量站:微高压氧舱结合艾灸机器人,智享双重养生SPA
人工智能·科技·安全·机器人
朗迪锋3 小时前
数字孪生 :提高制造生产力的智能方法
大数据·人工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