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理解容器中namespace和cgroups的原理

一旦"程序"被执行起来,它就从磁盘上的二进制文件,变成了计算机内存中的数据、寄存器里的值、堆栈中的指令、被打开的文件,以及各种设备的状态信息的一个集合。像这样一个程序运行起来后的计算机执行环境的总和,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进程。

容器技术的核心功能,就是通过约束和修改进程的动态表现,从而为其创造出一个"边界"。

对于Docker等大多数Linux容器来说,Cgroups技术是用来制造约束的主要手段,而Namespace技术则是用来修改进程视图的主要方法。

除了我们刚刚用到的PID Namespace,Linux操作系统还提供了Mount、UTS、IPC、Network和User这些Namespace,用来对各种不同的进程上下文进行"障眼法"操作。

"敏捷"和"高性能"是容器相较于虚拟机最大的优势,也是它能够在PaaS这种更细粒度的资源管理平台上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不过,有利就有弊,基于Linux Namespace的隔离机制相比于虚拟化技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隔离得不彻底。

其次,在Linux内核中,有很多资源和对象是不能被Namespace化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时间。


众所周知,Linux下的/proc目录存储的是记录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这些文件,查看系统以及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的信息,比如CPU使用情况、内存占用率等,这些文件也是top指令查看系统信息的主要数据来源。

但是,你如果在容器里执行top指令,就会发现,它显示的信息居然是宿主机的CPU和内存数据,而不是当前容器的数据。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proc文件系统并不知道用户通过Cgroups给这个容器做了什么样的资源限制,即:/proc文件系统不了解Cgroups限制的存在。

相关推荐
努力的小T7 小时前
使用 Docker 部署 Apache Spark 集群教程
linux·运维·服务器·docker·容器·spark·云计算
shaodong11237 小时前
鸿蒙系统-同应用跨设备数据同步(分布式功能)
分布式·华为·harmonyos
东风微鸣9 小时前
TTRSS 迁移实战
docker·云原生·kubernetes·可观察性
xiao-xiang10 小时前
kafka-保姆级配置说明(producer)
分布式·kafka
转身後 默落11 小时前
04.Docker 镜像命令
docker·容器·eureka
IT_张三11 小时前
Docker+Kubernetes_第一章_Docker入门
java·docker·kubernetes
黄名富11 小时前
Spring Cloud — 深入了解Eureka、Ribbon及Feign
分布式·spring·spring cloud·微服务·eureka·ribbon
小丑西瓜66612 小时前
分布式简单理解
linux·redis·分布式·架构·架构演变
企鹅侠客12 小时前
kube-proxy怎么修改ipvs规则?
云原生·kubernetes·kubelet
优人ovo12 小时前
详解分布式ID实践
分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