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分类-强化学习-Deep Q-Network (DQN)

Deep Q-Network (DQN) 是 Q-Learning 的扩展版本,通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逼近 Q 函数,解决了 Q-Learning 在高维状态空间上的适用性问题。DQN 是深度强化学习的里程碑之一,其突破性地在 Atari 游戏上表现出了超过人类玩家的水平。


DQN 的核心思想

DQN 使用一个神经网络 来逼近状态-动作值函数 。通过不断地更新网络参数 θ\thetaθ,使其逼近真实的

其主要改进在于解决了传统 Q-Learning 中 不稳定性发散性 的问题。


DQN 的改进与关键技术

  1. 经验回放(Experience Replay)

    • 将智能体的交互数据存储到一个 回放缓冲区(Replay Buffer)中。
    • 随机采样小批量数据进行训练,以减少样本之间的相关性,提高数据利用率。
  2. 目标网络(Target Network)

    • 引入一个与主网络结构相同但参数固定的 目标网络
    • 每隔一定步数,将主网络的参数 θ\thetaθ 同步到目标网络上,减缓更新的频繁波动。
  3. 奖励剪辑(Reward Clipping)

    • 将奖励值裁剪到 ,防止过大值影响梯度更新的稳定性。

DQN 的工作流程

  1. 初始化

    • 初始化主网络 和目标网络
    • 初始化经验回放缓冲区 D。
  2. 采样交互数据

    • 当前状态 sss 下,按照 -贪婪策略选择动作 a:

      • 以 ϵ 的概率随机探索。
      • 以 1−ϵ 的概率选择最大 的动作。
    • 执行动作 a,观察即时奖励 R 和下一状态 s′。

    • 将 (s, a, R, s') 存入经验回放缓冲区 D。

  3. 更新网络参数

    • 从 D 中随机采样一个小批量 (s, a, R, s')。

    • 计算目标值(TD 目标):

    • 计算均方误差(MSE)损失:

      [(y−Qθ(s,a))2]

    • 使用梯度下降更新主网络参数 θ。

  4. 同步目标网络

    • 每隔固定步数,将主网络的参数 θ 同步到目标网络 θ′。
  5. 迭代训练

    •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收敛。

伪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Initialize Q-network with random weights θ
Initialize target network Q_target with weights θ_target = θ
Initialize replay buffer D

for episode in range(max_episodes):
    Initialize state s
    for t in range(max_steps_per_episode):
        # ε-greedy action selection
        if random.random() < ε:
            a = random_action()
        else:
            a = argmax(Q(s, a; θ))

        # Execute action and observe next state and reward
        s', R, done = environment.step(a)

        # Store transition in replay buffer
        D.append((s, a, R, s'))

        # Sample random minibatch from replay buffer
        minibatch = random.sample(D, batch_size)

        # Compute target value
        y = R + γ * max(Q_target(s', a'; θ_target)) if not done else R

        # Compute loss and update Q-network
        loss = (y - Q(s, a; θ))^2
        Perform gradient descent on θ to minimize loss

        # Update target network
        if t % target_update_freq == 0:
            θ_target ← θ

        if done:
            break

优缺点

优点
  1. 高效处理高维状态空间:使用神经网络学习 Q(s, a),适用于图像等复杂输入。
  2. 数据利用率高:经验回放缓冲区减少了样本相关性,提高了数据效率。
  3. 稳定性增强:目标网络缓解了更新发散问题。
缺点
  1. 不适用于连续动作空间:DQN 假设动作空间是离散的。
  2. 样本效率低于新方法:如基于策略的算法和 Actor-Critic 方法。
  3. 容易过拟合到训练环境:需要精心设计探索策略。

改进版本

  1. Double DQN

    • 解决 DQN 中 max⁡ 运算导致的 值过高估计 问题。

    • 目标值:

  2. Dueling DQN

    • 将 Q 网络拆分为 状态价值函数 V(s)优势函数 A(s, a)

      Q(s, a) = V(s) + A(s, a)

  3.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 通过为经验分配优先级,增加对高 TD 误差样本的采样频率。
  4. Rainbow DQN

    • 集成了多种改进,包括 Double DQN、Dueling DQN、Prioritized Replay、Noisy Networks 等。

应用场景

  1. Atari 游戏

    • 使用原始图像像素作为输入,DQN 在许多 Atari 游戏中实现了超越人类玩家的表现。
  2. 自动驾驶

    • 处理离散决策问题,如车道选择。
  3. 动态资源分配

    • 云计算中的任务分配和调度。
  4. 推荐系统

    • 优化用户交互中的点击率。
相关推荐
mit6.82436 分钟前
[AI React Web] 包与依赖管理 | `axios`库 | `framer-motion`库
前端·人工智能·react.js
小阿鑫1 小时前
不要太信任Cursor,这位网友被删库了。。。
人工智能·aigc·cursor·部署mcp
说私域1 小时前
基于定制开发开源 AI 智能名片 S2B2C 商城小程序的热点与人工下发策略研究
人工智能·小程序
Moshow郑锴2 小时前
机器学习相关算法:回溯算法 贪心算法 回归算法(线性回归) 算法超参数 多项式时间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算法·机器学习·回归
GoGeekBaird2 小时前
GoHumanLoopHub开源上线,开启Agent人际协作新方式
人工智能·后端·github
Jinkxs2 小时前
测试工程师的AI转型指南:从工具使用到测试策略重构
人工智能·重构
别惹CC3 小时前
Spring AI 进阶之路01:三步将 AI 整合进 Spring Boot
人工智能·spring boot·spring
stbomei5 小时前
当 AI 开始 “理解” 情感:情感计算技术正在改写人机交互规则
人工智能·人机交互
Moshow郑锴10 小时前
人工智能中的(特征选择)数据过滤方法和包裹方法
人工智能
TY-202510 小时前
【CV 目标检测】Fast RCNN模型①——与R-CNN区别
人工智能·目标检测·目标跟踪·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