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slice()和splice()的用法与区别

  1. 定义和功能

    • slice()方法
      • slice()方法用于从一个数组(或字符串)中提取指定范围的元素(或字符),它不会改变原始数组(或字符串),而是返回一个新的数组(或字符串)。
      • 语法为array.slice(start, end)(对于数组)或string.slice(start, end)(对于字符串)。其中start是开始提取的索引(包含),end是结束提取的索引(不包含)。如果省略end参数,则提取从start到数组(或字符串)末尾的所有元素(或字符)。
    • splice()方法
      • splice()方法主要用于修改数组。它可以删除数组中的元素、插入新元素或者同时进行删除和插入操作。这个方法会直接改变原始数组。
      • 语法为array.splice(start, deleteCount, item1, item2,...)。其中start是开始修改的索引,deleteCount是要删除的元素个数,item1, item2,...是要插入的新元素。
  2. 返回值

    • slice()方法

      • 返回一个包含提取元素(或字符)的新数组(或新字符串)。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let newArr = arr.slice(1, 3);
        console.log(newArr); // [2, 3]
        console.log(arr);   // [1, 2, 3, 4, 5](原始数组不变)

        对于字符串也类似: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str = "Hello World";
        let newStr = str.slice(0, 5);
        console.log(newStr); // "Hello"
        console.log(str);    // "Hello World"(原始字符串不变)
    • splice()方法

      • 返回一个包含被删除元素的数组。如果没有删除元素,则返回一个空数组。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let removedItems = arr.splice(1, 2);
        console.log(removedItems); // [2, 3]
        console.log(arr);           // [1, 4, 5](原始数组已改变)
  3. 参数使用的区别

    • slice()方法

      • 它的参数主要是用于指定提取的范围。参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正数表示从前往后的索引,负数表示从后往前的索引。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 从倒数第二个元素开始提取到末尾
        let newArr = arr.slice(-2);
        console.log(newArr); // [4, 5]
    • splice()方法

      • 参数比较灵活。start参数指定操作的起始位置,deleteCount用于指定要删除的元素个数。如果deleteCount为 0,则表示不删除元素,只插入新元素。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 在索引为2的位置插入两个元素
        arr.splice(2, 0, 6, 7);
        console.log(arr); // [1, 2, 6, 7, 3, 4, 5]
  4. 应用场景

    • slice()方法
      • 当需要从一个数组或字符串中获取部分数据,而不改变原始数据时,就可以使用slice()。例如,在处理数据视图或者复制数据子集时很有用。在函数式编程中,也经常用于获取数据副本,以避免副作用。
    • splice()方法
      • 当需要对数组进行实际的修改,如删除元素、插入元素或者重新排列元素顺序时,使用splice()。比如在实现一个数据列表的增删操作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更新数组的内容。
相关推荐
羚羊角uou9 分钟前
【Linux】线程池
java·开发语言
菜鸟‍14 分钟前
【前端学习】仿Deepseek官网AI聊天网站React
前端·学习·react.js
Fcy64831 分钟前
C++ vector容器的解析和使用
开发语言·c++·vector
小光学长35 分钟前
基于Vue的保护动物信息管理系统r7zl6b88 (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前端·数据库·vue.js
无限进步_41 分钟前
C语言文件操作全面解析: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
c语言·开发语言·c++·后端·visual studio
_OP_CHEN44 分钟前
C++基础:(十五)queue的深度解析和模拟实现
开发语言·c++·stl·bfs·queue·容器适配器·queue模拟实现
huangql5201 小时前
截图功能技术详解:从原理到实现的完整指南
前端·html5
起床气2331 小时前
C++海战棋开发日记(序)
开发语言·c++
APItesterCris1 小时前
TypeScript 与淘宝 API:构建类型安全的商品数据查询前端 / Node.js 服务
开发语言·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