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slice()和splice()的用法与区别

  1. 定义和功能

    • slice()方法
      • slice()方法用于从一个数组(或字符串)中提取指定范围的元素(或字符),它不会改变原始数组(或字符串),而是返回一个新的数组(或字符串)。
      • 语法为array.slice(start, end)(对于数组)或string.slice(start, end)(对于字符串)。其中start是开始提取的索引(包含),end是结束提取的索引(不包含)。如果省略end参数,则提取从start到数组(或字符串)末尾的所有元素(或字符)。
    • splice()方法
      • splice()方法主要用于修改数组。它可以删除数组中的元素、插入新元素或者同时进行删除和插入操作。这个方法会直接改变原始数组。
      • 语法为array.splice(start, deleteCount, item1, item2,...)。其中start是开始修改的索引,deleteCount是要删除的元素个数,item1, item2,...是要插入的新元素。
  2. 返回值

    • slice()方法

      • 返回一个包含提取元素(或字符)的新数组(或新字符串)。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let newArr = arr.slice(1, 3);
        console.log(newArr); // [2, 3]
        console.log(arr);   // [1, 2, 3, 4, 5](原始数组不变)

        对于字符串也类似: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str = "Hello World";
        let newStr = str.slice(0, 5);
        console.log(newStr); // "Hello"
        console.log(str);    // "Hello World"(原始字符串不变)
    • splice()方法

      • 返回一个包含被删除元素的数组。如果没有删除元素,则返回一个空数组。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let removedItems = arr.splice(1, 2);
        console.log(removedItems); // [2, 3]
        console.log(arr);           // [1, 4, 5](原始数组已改变)
  3. 参数使用的区别

    • slice()方法

      • 它的参数主要是用于指定提取的范围。参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正数表示从前往后的索引,负数表示从后往前的索引。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 从倒数第二个元素开始提取到末尾
        let newArr = arr.slice(-2);
        console.log(newArr); // [4, 5]
    • splice()方法

      • 参数比较灵活。start参数指定操作的起始位置,deleteCount用于指定要删除的元素个数。如果deleteCount为 0,则表示不删除元素,只插入新元素。例如:

        收起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arr = [1, 2, 3, 4, 5];
        // 在索引为2的位置插入两个元素
        arr.splice(2, 0, 6, 7);
        console.log(arr); // [1, 2, 6, 7, 3, 4, 5]
  4. 应用场景

    • slice()方法
      • 当需要从一个数组或字符串中获取部分数据,而不改变原始数据时,就可以使用slice()。例如,在处理数据视图或者复制数据子集时很有用。在函数式编程中,也经常用于获取数据副本,以避免副作用。
    • splice()方法
      • 当需要对数组进行实际的修改,如删除元素、插入元素或者重新排列元素顺序时,使用splice()。比如在实现一个数据列表的增删操作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更新数组的内容。
相关推荐
悟能不能悟2 小时前
java的java.sql.Date和java.util.Date的区别,应该怎么使用
java·开发语言
循环过三天2 小时前
3.4、Python-集合
开发语言·笔记·python·学习·算法
_院长大人_3 小时前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MATLAB代码顾问3 小时前
MATLAB实现决策树数值预测
开发语言·决策树·matlab
devincob5 小时前
js原生、vue导出、react导出、axios ( post请求方式)跨平台导出下载四种方式的demo
javascript·vue.js·react.js
编程社区管理员5 小时前
React 发送短信验证码和验证码校验功能组件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葡萄城技术团队5 小时前
迎接下一代 React 框架:Next.js 16 核心能力解读
javascript·spring·react.js
全马必破三5 小时前
React“组件即函数”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三思而后行,慎承诺5 小时前
React 底层原理
前端·react.js·前端框架
座山雕~5 小时前
html 和css基础常用的标签和样式
前端·c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