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DP】力扣3122. 使矩阵满足条件的最少操作次数

给你一个大小为 m x n 的二维矩形 grid 。每次 操作 中,你可以将 任一 格子的值修改为 任意 非负整数。完成所有操作后,你需要确保每个格子 grid[i][j] 的值满足:

如果下面相邻格子存在的话,它们的值相等,也就是 grid[i][j] == grid[i + 1][j](如果存在)。

如果右边相邻格子存在的话,它们的值不相等,也就是 grid[i][j] != grid[i][j + 1](如果存在)。

请你返回需要的 最少 操作数目。

示例 1:

输入:grid = [[1,0,2],[1,0,2]]

输出:0

解释:

矩阵中所有格子已经满足要求。

示例 2:

输入:grid = [[1,1,1],[0,0,0]]

输出:3

解释:

将矩阵变成 [[1,0,1],[1,0,1]] ,它满足所有要求,需要 3 次操作:

将 grid[1][0] 变为 1 。

将 grid[0][1] 变为 0 。

将 grid[1][2] 变为 1 。

示例 3:

输入:grid = [[1],[2],[3]]

输出:2

解释:

这个矩阵只有一列,我们可以通过 2 次操作将所有格子里的值变为 1 。

提示:

1 <= n, m <= 1000

0 <= grid[i][j] <= 9

二维DP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imumOperations(vector<vector<int>>& grid) {
        int m = grid.size(), n = grid[0].size();
        vector<vector<int>> dp(n, vector<int>(10, 1e9));

        //初始化第一列
        for(int k = 0; k <= 9; k++){
            int cost = 0;
            for(int i = 0; i < m; i++){
                cost += (grid[i][0] != k);
            }
            dp[0][k] = cost;
        }

        for(int j = 1; j < n; j++){
            vector<int> new_dp(10, 1e9);
            for(int k = 0; k <= 9; k++){    //当前列的值为k
                int cost = 0;
                for(int i = 0; i < m; i++){
                    cost += (grid[i][j] != k);
                }

                for(int u = 0; u <= 9; u++){    //上一列的值为u
                    if(u != k){
                        new_dp[k] = min(new_dp[k], dp[j-1][u] + cost);
                    }
                }
            }
            dp[j] = move(new_dp);
        }

        int ans = 1e9;
        for(int k = 0; k <= 9; k++){
            ans = min(ans, dp[n-1][k]);
        }
        return ans;
    }
};

这道题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二维的数组dp[j][v]的含义是第j列第一个格子为v时的最小代价。

首先我们要初始化第一列的值,我们假设第一列的值可能是0~9之间任何一个值k,然后grid第一列中不等于k则要修改成k,所以有多少个不等于k的值就要操作多少次,记录到cost中,最后dp[0][k] = cost。

接下来到代码核心部分,先遍历每一列j,然后我们定义一个数组new_dp[k]来表示该列的值为k的最小操作次数是多少。我们先记录cost也就是如果第j列值为k的话第j列要操作几次,然后我们再假设上一列的值u,只有当上一列的值u不等于当前列的值k的时候,当前列才能从上一列进行状态转移而来,对应方程new_dp[k] = min(new_dp[k], dp[j-1][u] + cost);。最后new_dp[k]会根据上一列的不同u来计算出最小的new_dp[k],最后我们只需要将new_dp的值对应到dp[j]中即可。

最后我们定义一个变量ans来记录前n-1列(从0开始索引)并且最后一列不同数时的总最小操作次数,最后返回ans即可。

相关推荐
小白菜又菜2 小时前
Leetcode 3370. Smallest Number With All Set Bits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星谷罗殇3 小时前
(七)TRPO 算法 & PPO 算法
算法·机器学习
知识搬运工人4 小时前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核心运算是卷积或者矩阵乘,请问transformer模型架构主要的计算
矩阵·cnn·transformer
国服第二切图仔4 小时前
Rust开发之使用Trait对象实现多态
开发语言·算法·rust
电鱼智能的电小鱼5 小时前
基于电鱼 ARM 工控机的井下AI故障诊断方案——让煤矿远程监控更智能、更精准
网络·arm开发·人工智能·算法·边缘计算
s砚山s5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刷题——二叉树篇(一)
c++·算法·leetcode
贝塔实验室8 小时前
LDPC 码的构造方法
算法·fpga开发·硬件工程·动态规划·信息与通信·信号处理·基带工程
Greedy Alg8 小时前
LeetCode 287. 寻找重复数
算法
2501_938791228 小时前
逻辑回归与KNN在低维与高维数据上的分类性能差异研究
算法·分类·逻辑回归
南方的狮子先生8 小时前
【深度学习】60 分钟 PyTorch 极速入门:从 Tensor 到 CIFAR-10 分类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算法·分类·1024程序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