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DP】力扣3122. 使矩阵满足条件的最少操作次数

给你一个大小为 m x n 的二维矩形 grid 。每次 操作 中,你可以将 任一 格子的值修改为 任意 非负整数。完成所有操作后,你需要确保每个格子 grid[i][j] 的值满足:

如果下面相邻格子存在的话,它们的值相等,也就是 grid[i][j] == grid[i + 1][j](如果存在)。

如果右边相邻格子存在的话,它们的值不相等,也就是 grid[i][j] != grid[i][j + 1](如果存在)。

请你返回需要的 最少 操作数目。

示例 1:

输入:grid = [[1,0,2],[1,0,2]]

输出:0

解释:

矩阵中所有格子已经满足要求。

示例 2:

输入:grid = [[1,1,1],[0,0,0]]

输出:3

解释:

将矩阵变成 [[1,0,1],[1,0,1]] ,它满足所有要求,需要 3 次操作:

将 grid[1][0] 变为 1 。

将 grid[0][1] 变为 0 。

将 grid[1][2] 变为 1 。

示例 3:

输入:grid = [[1],[2],[3]]

输出:2

解释:

这个矩阵只有一列,我们可以通过 2 次操作将所有格子里的值变为 1 。

提示:

1 <= n, m <= 1000

0 <= grid[i][j] <= 9

二维DP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imumOperations(vector<vector<int>>& grid) {
        int m = grid.size(), n = grid[0].size();
        vector<vector<int>> dp(n, vector<int>(10, 1e9));

        //初始化第一列
        for(int k = 0; k <= 9; k++){
            int cost = 0;
            for(int i = 0; i < m; i++){
                cost += (grid[i][0] != k);
            }
            dp[0][k] = cost;
        }

        for(int j = 1; j < n; j++){
            vector<int> new_dp(10, 1e9);
            for(int k = 0; k <= 9; k++){    //当前列的值为k
                int cost = 0;
                for(int i = 0; i < m; i++){
                    cost += (grid[i][j] != k);
                }

                for(int u = 0; u <= 9; u++){    //上一列的值为u
                    if(u != k){
                        new_dp[k] = min(new_dp[k], dp[j-1][u] + cost);
                    }
                }
            }
            dp[j] = move(new_dp);
        }

        int ans = 1e9;
        for(int k = 0; k <= 9; k++){
            ans = min(ans, dp[n-1][k]);
        }
        return ans;
    }
};

这道题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二维的数组dp[j][v]的含义是第j列第一个格子为v时的最小代价。

首先我们要初始化第一列的值,我们假设第一列的值可能是0~9之间任何一个值k,然后grid第一列中不等于k则要修改成k,所以有多少个不等于k的值就要操作多少次,记录到cost中,最后dp[0][k] = cost。

接下来到代码核心部分,先遍历每一列j,然后我们定义一个数组new_dp[k]来表示该列的值为k的最小操作次数是多少。我们先记录cost也就是如果第j列值为k的话第j列要操作几次,然后我们再假设上一列的值u,只有当上一列的值u不等于当前列的值k的时候,当前列才能从上一列进行状态转移而来,对应方程new_dp[k] = min(new_dp[k], dp[j-1][u] + cost);。最后new_dp[k]会根据上一列的不同u来计算出最小的new_dp[k],最后我们只需要将new_dp的值对应到dp[j]中即可。

最后我们定义一个变量ans来记录前n-1列(从0开始索引)并且最后一列不同数时的总最小操作次数,最后返回ans即可。

相关推荐
小龙报7 分钟前
《算法通关指南数据结构和算法篇(2)--- 链表专题》
c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链表·学习方法·visual studio
艾莉丝努力练剑28 分钟前
【优选算法必刷100题】第031~32题(前缀和算法):连续数组、矩阵区域和
大数据·人工智能·线性代数·算法·矩阵·二维前缀和
醉颜凉29 分钟前
环形房屋如何 “安全劫舍”?动态规划解题逻辑与技巧
c语言·算法·动态规划
大雨淅淅32 分钟前
一文搞懂动态规划:从入门到精通
算法·动态规划
Beginner x_u33 分钟前
线性代数 必背公式总结&&线代计算技巧总结_分块矩阵大总结_秩一矩阵大总结
线性代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计算技巧
不去幼儿园35 分钟前
【启发式算法】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详细介绍(Python)
人工智能·python·算法·机器学习·启发式算法
随意起个昵称36 分钟前
【二分】洛谷P2920,P2985做题小记
c++·算法
没书读了42 分钟前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前记忆清单
线性代数·算法
Hcoco_me1 小时前
大模型面试题5:矩阵(M*M)特征值分解的步骤
算法·机器学习·矩阵
非著名架构师2 小时前
极端天气下的供应链韧性:制造企业如何构建气象风险防御体系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制造·疾风气象大模型·风光功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