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24,秋枫春樱夏海与钱

也许一切都有个期限。

人生的前 7 年是童年,接着是 17 年的学生生涯(1 年复读)。在大学四年里,除了应付本身的学习外,一半的时间鼓捣音乐,一半的时间在炒股,对结束学生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进入工作以后,来到今年,也17年了。

上班和上学真的很像的。上学时,小学中学大学一路打怪升级,上班时,小厂中厂再到大厂,也是一路打拼。每天两点一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因父亲是国企员工,自小对大厂的集体生活就有恐惧感。然而经过奋斗再进入大厂,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时,才发现大厂的生活更适合大众。

但是,经过前面几年的折腾,已经消耗过多的精力,进大厂之后缺乏了向前进的动力。在小厂里,你 3-5 年就可以成为小领导。在大厂里,3 年才刚刚对公司各方面有一些了解,才能协调资源去完成一个小项目。大厂里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处理本身工作之外的事情。

在大厂时间一天天流逝,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于是,凑巧也是 17 年,终于迎来了结束的一天。

因为给自己打了个 C,喜获炒鱿鱼一份,也正式离开了大部分人走的轨道。

大学的时候无所事事,那四年的确是个人最舒服的时间。现在也无所事事了,挺好。

旅行

没事就找点事吧。除了省内走走逛逛之外,也出省游了。

春天,到武汉赏樱花;秋天,到南京赏枫林。夏天则走了一趟海南环岛游。春夏之间,还去了宁波,与深圳同样的海滨城市。

中国的城市化的确很好,在任何城市生活都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各处的风景、人文又略有不同。

武汉,赏的是代表着中日友好的樱花,也是它的悠久历史。平原一望无际,楼都比山高,黄鹤楼与长江大桥夹在高楼间,并不显突兀。这里有春秋战国的遗物,有 800 年的楚国文化历史,也有与深圳一样新的光谷。

南京,除了心心念念的红枫林,还有六朝古都的风韵。枫叶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看了,再去看看博物馆。作为在文化荒漠长大的广东人,博物馆看到第三天,脑里存储的历史知识已经用完。最后亦不能忘,要去中山陵园瞻仰近代伟人。

宁波像矮版的深圳,高楼大厦少了些,但是不缺发达的城市商业,不缺鲜甜可口的海鲜,也不缺舒适慵懒的海边。这里还有中国最大的私人藏书阁,这里也是徐霞客旅行的起点。

至于海南,熟悉又陌生。的确远离了大陆,除了冼夫人、苏东坡的痕迹外,没有太多先人的故事。在这里躺平也是一个选择。多少明白了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去海南的原因。

我心中是没游遍全国的计划的。作为一个中年人,开始向内求,其实不太需要外界刺激来放松自己,或者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明年会不会继续出发?当然是看钱行事。

钱的问题才是主要的问题,尤其对一个失去了工资收入的人。

投资上,今年预判失败,提早清仓了纳斯达克指数 ETF,然后在 9 月底,参与了大 A 股的闪电牛市,但是没有全身而退。在股市上只能说小盈利。离职后,更是忘了"财不入急门",跑去炒期货,最后在期货上亏了不少。

赢利比最高的反而是虚拟货币。这笔资金来源于参与了新发行的币。卖出后,交易了几笔,账户翻了倍。然而只有可怜的80刀。

所以整体下来,是亏损了。

终于发觉,自己作为 20 年老股民,一直没有很好地对待自己的投资。回想起来,自己有四点没有做好的:

  1. 在自己收入最好的时候,没有存到钱,没养成好的储蓄习惯。
  2. 买房时机还可以,但是没有尽早还房贷。
  3. 大部分钱都用于买房,只用很少的钱参与投资。
  4. 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却没有完善自己的风格,并不断地执行让雪球滚起来。

如果有时光机,我一定回去对自己说,"存钱,存钱,存钱!"

技术

今年,对规范、标准有了进一步了解。

在前端里,react 之前在高阶函数、服务端组件中的探索,成就了无头 UI,成就了shacn/ui;shacn/ui 丰富的下游组件、模板成就了 AI 编程工具 v0.dev。目前 v0.dev 还在继续接入 next.js 的模板。

另外,如果用了 RESTful 写的接口,使用 AI 编码可能 1 句话就解决了,如果不是,则需要对增删改查接口,每个都写不同的对话。

可以明确的是,越是标准、规范的技术/项目,越是容易接入 AI。

规范、标准是逐渐形成的,某些技术变成标准的时候,它后续的发展,比其他的技术都要顺利、要迅猛。

像现在国内的手机厂商,都在适配 iPhone 生态一样,即使 iPhone 是封闭的生态,但是其本身有非常丰富的开放的接口,这些接口就是 iPhone 定的标准,一直在稳定逐步推进,一步步地把用户锁在自己的生态中,你不加入永远就分不到蛋糕。(当然,小米也搭建了类似的生态,但影响力仅限国内)

我们在争论标准的时候,从未想过标准背后是什么,从未想过执行标准之后会带来的巨大好处。

国内 SAAS 还在垮台中,他们服务的一家家小公司,甚至是大公司,还在为一个流程要经过谁的审批争得死去活来。外国公司已经完成了阶段的飞跃,他们的数据早已为接入 AI 做好了准备。此时,国内还有些公司想着跳过信息化,直接进入 AI 时代......

说回 AI,如果 2023 是 AI 编程元年,今年就已经有初步成型的产品了,类似于 cursor 之类的编程 IDE。

用了 AI 编程再也回不去了,至少我是这样的。每月的 cursor 的费用并不低,但是它给我带来的收益是远大于此。从写demo,到逐步完成更复杂的内容,我把更多的事情交给了 AI。

总之,拥抱 AI, 依然是这几年的正确选择!

结束语

年底听了李楠在《脑放电波》的访谈,把近几十年关于去中心化的思潮与变革联系起来了。

世界的割裂正在进行,也许回不去那种互助互爱的地球村了,但也回不到联合国与大国控制的世界了。

在去中心化的所有技术都已经突破,成为现实。人们也开始接受虚拟货币,愿意把其变成一份份真的钱在社会上流通。社交媒体上,数字游民满世界的跑,宣扬着这一切的到来。

未来世界,也许真的如其所说,会由一个个的社区组成。你可以成为一个超级个体,社区根据你在链上的贡献给你奖励对应的数字货币,你通过数字货币获取自己所需的商品。

这一切不是不可能。

也许,未来已来!

新的一年继续努力吧,至少,继续为自己努力吧!

相关推荐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小时前
CockroachDB权威指南——CockroachDB SQL
数据库·分布式·架构
算AI1 小时前
人工智能+牙科: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人工智能·算法
LaoZhangAI1 小时前
Claude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详解:AI与外部世界交互的革命性突破【2025最新指南】
前端
LaoZhangAI1 小时前
2025最全Cursor MCP实用指南:15个高效工具彻底提升AI编程体验【实战攻略】
前端
Kagerou2 小时前
vue3基础知识(结合TypeScript)
前端
数据智能老司机2 小时前
CockroachDB权威指南——开始使用
数据库·分布式·架构
市民中心的蟋蟀2 小时前
第五章 使用Context和订阅来共享组件状态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逆袭的小黄鸭2 小时前
JavaScript 闭包:强大特性背后的概念、应用与内存考量
前端·javascript·面试
carterwu2 小时前
各个大厂是怎么实现组件库和相应扩展的?基础组件、区块、页面
前端
Face2 小时前
promise 规范应用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