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拷贝技术

传统I/O

传统I/O的工作方式是,数据读取和写入是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来回复制,而内核空间的数据是通过操作系统层面的I/O接口从磁盘读取或写入。

涉及到下面两个函数:

read(file, tmp_buf, len);

write(socket, tmp_buf, len);

  • 需要4次数据拷贝,2次CPU ,2次DMA。
  • 发生4次上下文切换,因为发生2次系统调用,一次是read,一次是write

零拷贝

  • 通过DMA将磁盘上的数据拷贝到内核缓存区中
  • 缓冲区描述符和数据长度传到socket缓冲区中,这样网卡的SG-DMA控制器就可以直接将内核缓存的数据拷贝到网卡的缓存区中。此过程不需要将数据从操作系统的内核缓存区拷贝到socket缓存区中,减少了一次数据拷贝

此过程只进行了两次数据拷贝,2次上下文切换

零拷贝:没有在内存层面去拷贝数据,也就是全程没有通过CPU来搬运数据。

  • 相比传统方式,少了2次系统调用,再加上网卡支持SG-DMA技术的话,数据拷贝只需要两次,且都不需要CPU,只需要DMA
  • Kafka消息队列I/O的吞吐量高的原因,也是由于零拷贝技术。
相关推荐
counsellor4 分钟前
CentOS 7安装hyperscan
linux·centos·hyperscan
电星托马斯6 分钟前
Linux系统CentOS 6.3安装图文详解
linux·运维·服务器·程序人生·centos
啞謎专家9 分钟前
CentOS中挂载新盘LVM指南:轻松扩展存储空间,解决磁盘容量不足问题
linux·运维·服务器
s_little_monster21 分钟前
【Linux】进程信号的捕捉处理
linux·运维·服务器·经验分享·笔记·学习·学习方法
一大Cpp32 分钟前
Ubuntu与本地用户交流是两种小方法
linux·运维·ubuntu
小王不会写code36 分钟前
CentOS 7 镜像源失效解决方案(2025年)
linux·运维·centos
zyplanke39 分钟前
CentOS Linux升级内核kernel方法
linux·运维·centos
go_bai1 小时前
Linux环境基础开发工具——(2)vim
linux·开发语言·经验分享·笔记·vim·学习方法
这儿有一堆花3 小时前
Kali Linux 2025.1a:主题焕新与树莓派支持的深度解析
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