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是根据哔哩哔哩网站上"正点原子【第四期】手把手教你学Linux系列课程之 Linux驱动开发篇"视频的学习笔记,该课程配套开发板为正点原子alpha/mini Linux开发板。在这里会记录下正点原子 I.MX6ULL 开发板的配套视频教程所作的实验和学习笔记内容。本文大量引用了正点原子教学视频和链接中的内容。
引用:
正点原子IMX6U仓库 (GuangzhouXingyi) - Gitee.com
正点原子【第四期】手把手教你学 Linux之驱动开发篇_哔哩哔哩_bilibili
《【正点原子】I.MX6U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指南V1.5.2.pdf》
正点原子资料下载中心 --- 正点原子资料下载中心 1.0.0 文档
正点原子imx6ull-mini-Linux驱动之Linux I2C 驱动实验(21)-CSDN博客
uboot移植(4)--在NXP官方uboot适配ALPHA开发板网络_uboot sr8201f-CSDN博客

正文:
本文是 "正点原子【第四期】手把手教你学 Linux之驱动开发篇-1.1 Linux驱动开发与裸机开发的区别"。本节将参考正点原子的视频教程和配套的正点原子开发指南文档进行学习。
0. 概述
前面 3 篇,我们学习 Ubuntu 操作系统、学习 ARM 裸机、学习系统移植,其目的就是为了本篇做准备。本篇应该是大家最期待的内容了,毕竟大部分学习者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习 Linux驱动开发。本篇我们将会详细讲解 Linux 中的三大类驱动:字符设备驱动、块设备驱动和网络设备驱动。其中字符设备驱动是占用篇幅最大的一类驱动,因为字符设备最多,从最简单的点灯到 I2C、 SPI、音频等都属于字符设备驱动的类型。块设备和网络设备驱动要比字符设备驱动复杂,就是因为其复杂所以半导体厂商一般都给我们编写好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可以使用的。所谓的块设备驱动就是存储器设备的驱动,比如 EMMC、 NAND、 SD 卡和 U 盘等存储设备,因为这些存储设备的特点是以存储块为基础,因此叫做块设备。网络设备驱动就更好理解了,就是网络驱动,不管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都属于网络设备驱动的范畴。一个设备可以属于多种设备驱动类型,比如 USB WIFI,其使用 USB 接口,所以属于字符设备,但是其又能上网,所以也属于网络设备驱动。本篇我们就围绕着三大设备驱动类型展开,尽可能详细的讲解每种设备驱动的开发方式。
本书使用的 Linux 内核版本为 4.1.15,其支持设备树(Device tree),所以本篇所有例程均采用设备树。设备树将是本篇的重点!从设备树的基本原理到设备树驱动的开发方式,从最简单的点灯到复杂的网络驱动开发,本篇均有详细的讲解,是学习设备树的不二之选。
1.字符设备驱动开发
本章我们从 Linux 驱动开发中最基础的字符设备驱动开始,重点学习 Linux 下字符设备驱动开发框架。本章会以一个虚拟的设备为例,讲解如何进行字符设备驱动开发,以及如何编写测试 APP 来测试驱动工作是否正常,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1 字符设备驱动简介
字符设备是 Linux 驱动中最基本的一类设备驱动,字符设备就是一个一个字节,按照字节流进行读写操作的设备,读写数据是分先后顺序的。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点灯、按键、 IIC、 SPI,LCD 等等都是字符设备,这些设备的驱动就叫做字符设备驱动。
在详细的学习字符设备驱动架构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Linux 下的应用程序是如何调用驱动程序的, Linux 应用程序对驱动程序的调用如图 40.1.1 所示:

在 Linux 中一切皆为文件,驱动加载成功以后会在"/dev"目录下生成一个相应的文件,应用程序通过对这个名为"/dev/xxx" (xxx 是具体的驱动文件名字)的文件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实现对硬件的操作。比如现在有个叫做/dev/led 的驱动文件,此文件是 led 灯的驱动文件。应用程序使用 open 函数来打开文件/dev/led,使用完成以后使用 close 函数关闭/dev/led 这个文件。 open和 close 就是打开和关闭 led 驱动的函数,如果要点亮或关闭 led,那么就使用 write 函数来操作,也就是向此驱动写入数据,这个数据就是要关闭还是要打开 led 的控制参数。如果要获取led 灯的状态,就用 read 函数从驱动中读取相应的状态。
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空间,而 Linux 驱动属于内核的一部分,因此驱动运行于内核空间。当我们在用户空间想要实现对内核的操作,比如使用 open 函数打开/dev/led 这个驱动,因为用户空间不能直接对内核进行操作,因此必须使用一个叫做"系统调用"的方法来实现从用户空间"陷入" 到内核空间,这样才能实现对底层驱动的操作。 open、 close、 write 和 read 等这些函数是由 C 库提供的,在 Linux 系统中,系统调用作为 C 库的一部分。当我们调用 open 函数的时候流程如图 40.1.2 所示:

其中关于 C 库以及如何通过系统调用"陷入" 到内核空间这个我们不用去管,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应用程序和具体的驱动,应用程序使用到的函数在具体驱动程序中都有与之对应的函数,比如应用程序中调用了 open 这个函数,那么在驱动程序中也得有一个名为 open 的函数。每一个系统调用,在驱动中都有与之对应的一个驱动函数,在 Linux 内核文件 include/linux/fs.h 中有个叫做 file_operations 的结构体,此结构体就是 Linux 内核驱动操作函数集合,内容如下所示


简单介绍一下 file_operation 结构体中比较重要的、常用的函数:
第 1589 行, owner 拥有该结构体的模块的指针,一般设置为 THIS_MODULE。
第 1590 行, llseek 函数用于修改文件当前的读写位置。
第 1591 行, read 函数用于读取设备文件。
第 1592 行, write 函数用于向设备文件写入(发送)数据。
第 1596 行, poll 是个轮询函数,用于查询设备是否可以进行非阻塞的读写。
第 1597 行, unlocked_ioctl 函数提供对于设备的控制功能,与应用程序中的 ioctl 函数对应。
第 1598 行, compat_ioctl 函数与 unlocked_ioctl 函数功能一样,区别在于在 64 位系统上,32 位的应用程序调用将会使用此函数。在 32 位的系统上运行 32 位的应用程序调用的是unlocked_ioctl。
第 1599 行, mmap 函数用于将设备的内存映射到进程空间中(也就是用户空间),一般帧缓冲设备会使用此函数,比如 LCD 驱动的显存,将帧缓冲(LCD 显存)映射到用户空间中以后应用程序就可以直接操作显存了,这样就不用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来回复制。
第 1601 行, open 函数用于打开设备文件。
第 1603 行, release 函数用于释放(关闭)设备文件,与应用程序中的 close 函数对应。
第 1604 行, fasync 函数用于刷新待处理的数据,用于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刷新到磁盘中。
第 1605 行, aio_fsync 函数与 fasync 函数的功能类似,只是 aio_fsync 是异步刷新待处理的数据。
在字符设备驱动开发中最常用的就是上面这些函数,关于其他的函数大家可以查阅相关文档。我们在字符设备驱动开发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实现上面这些函数,不一定全部都要实现,但是像 open、 release、 write、 read 等都是需要实现的,当然了,具体需要实现哪些函数还是要看具体的驱动要求。
1.2 字符设备驱动开发步骤
上一小节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字符设备驱动,那么字符设备驱动开发都有哪些步骤呢?我们在学习裸机或者 STM32 的时候关于驱动的开发就是初始化相应的外设寄存器,在 Linux 驱动开发中肯定也是要初始化相应的外设寄存器,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只是在 Linux 驱动开发中我们需要按照其规定的框架来编写驱动,所以说学 Linux 驱动开发重点是学习其驱动框架。
1.2.1 驱动模块的加载和卸载
Linux 驱动有两种运行方式,第一种就是将驱动编译进 Linux 内核中,这样当 Linux 内核启动的时候就会自动运行驱动程序。第二种就是将驱动编译成模块(Linux 下模块扩展名为.ko),在Linux 内核启动以后使用"insmod"命令加载驱动模块。在调试驱动的时候一般都选择将其编译为模块,这样我们修改驱动以后只需要编译一下驱动代码即可,不需要编译整个 Linux 代码。而且在调试的时候只需要加载或者卸载驱动模块即可,不需要重启整个系统。总之,将驱动编译为模块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开发,当驱动开发完成,确定没有问题以后就可以将驱动编译进Linux 内核中,当然也可以不编译进 Linux 内核中,具体看自己的需求。
模块有加载和卸载两种操作,我们在编写驱动的时候需要注册这两种操作函数,模块的加载和卸载注册函数如下.
bash
module_init(xxx_init); //注册模块加载函数
module_exit(xxx_exit); //注册模块卸载函数
module_init 函数用来向 Linux 内核注册一个模块加载函数,参数 xxx_init 就是需要注册的具体函数,当使用"insmod"命令加载驱动的时候, xxx_init 这个函数就会被调用。
module_exit()函数用来向 Linux 内核注册一个模块卸载函数,参数 xxx_exit 就是需要注册的具体函数,当使用"rmmod"命令卸载具体驱动的时候 xxx_exit 函数就会被调用。
字符设备驱动模块加载和卸载模板如下所示

第 2 行,定义了个名为 xxx_init 的驱动入口函数,并且使用了"__init"来修饰。
第 9 行,定义了个名为 xxx_exit 的驱动出口函数,并且使用了"__exit"来修饰。
第 15 行,调用函数 module_init 来声明 xxx_init 为驱动入口函数,当加载驱动的时候 xxx_init函数就会被调用。
第16行,调用函数module_exit来声明xxx_exit为驱动出口函数,当卸载驱动的时候xxx_exit函数就会被调用。
驱动编译完成以后扩展名为.ko,有两种命令可以加载驱动模块: insmod和modprobe, insmod是最简单的模块加载命令,此命令用于加载指定的.ko 模块,比如加载 drv.ko 这个驱动模块,命令如下:
insmod drv.ko
insmod 命令不能解决模块的依赖关系,比如 drv.ko 依赖 first.ko 这个模块,就必须先使用insmod 命令加载 first.ko 这个模块,然后再加载 drv.ko 这个模块。但是 modprobe 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modprobe 会分析模块的依赖关系,然后会将所有的依赖模块都加载到内核中,因此modprobe 命令相比 insmod 要智能一些。 modprobe 命令主要智能在提供了模块的依赖性分析、错误检查、错误报告等功能,推荐使用 modprobe 命令来加载驱动。 modprobe 命令默认会去 /lib/modules/<kernel-version> 目录中查找模块,比如本书使用的 Linux kernel 的版本号为 4.1.15,因此 modprobe 命令默认会到/lib/modules/4.1.15 这个目录中查找相应的驱动模块,一般自己制作的根文件系统中是不会有这个目录的,所以需要自己手动创建。
驱动模块的卸载使用命令"rmmod"即可,比如要卸载 drv.ko,使用如下命令即可:
rmmod drv.ko
也可以使用"modprobe -r"命令卸载驱动,比如要卸载 drv.ko,命令如下:
modprobe -r drv.ko
使用 modprobe 命令可以卸载掉驱动模块所依赖的其他模块,前提是这些依赖模块已经没有被其他模块所使用,否则就不能使用 modprobe 来卸载驱动模块。所以对于模块的卸载,还是推荐使用 rmmod 命令。
1.2.2 字符设备注册与注销
对于字符设备驱动而言,当驱动模块加载成功以后需要注册字符设备,同样,卸载驱动模块的时候也需要注销掉字符设备。字符设备的注册和注销函数原型如下所示:
static inline int 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 const char *name,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static inline void un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 const char *name)
register_chrdev 函数用于注册字符设备,此函数一共有三个参数,这三个参数的含义如下:
major: 主设备号, Linux 下每个设备都有一个设备号,设备号分为主设备号和次设备号两部分,关于设备号后面会详细讲解。
name:设备名字,指向一串字符串。
fops: 结构体 file_operations 类型指针,指向设备的操作函数集合变量。
unregister_chrdev 函数用户注销字符设备,此函数有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含义如下:
major: 要注销的设备对应的主设备号。
name: 要注销的设备对应的设备名。
一般字符设备的注册在驱动模块的入口函数 xxx_init 中进行,字符设备的注销在驱动模块的出口函数 xxx_exit 中进行。在示例代码 40.2.2.1 中字符设备的注册和注销,内容如下所示:


第 1 行,定义了一个 file_operations 结构体变量 test_fops, test_fops 就是设备的操作函数集合,只是此时我们还没有初始化 test_fops 中的 open、 release 等这些成员变量,所以这个操作函数集合还是空的。
第 10 行,调用函数 register_chrdev 注册字符设备,主设备号为 200,设备名字为"chrtest",设备操作函数集合就是第 1 行定义的 test_fops。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选择没有被使用的主设备号,输入命令"cat /proc/devices"可以查看当前已经被使用掉的设备号,如图 40.2.2.1 所示(限于篇幅原因,只展示一部分):

在图 40.2.2.1 中可以列出当前系统中所有的字符设备和块设备,其中第 1 列就是设备对应的主设备号。 200 这个主设备号在我的开发板中并没有被使用,所以我这里就用了 200 这个主设备号。
第 21 行,调用函数 unregister_chrdev 注销主设备号为 200 的这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