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和VUE3的区别

  1. 数据响应式的实现不同

vue2中的数据响应式是根据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的,使用这个方法每次只能对一个对象中的一个数据进行数据劫持,若需要将对象中的所有属性都设置为响应式的,则需要递归遍历实现深层次的监听,以此对对象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劫持,在性能方面表现很差。

vue3中的数据响应式是根据proxy代理实现的,proxy的监听可以针对一整个对象,无需递归遍历,性能更好。

注:数据劫持主要通过上述监听方法中的get和set属性进行实现的

若对象中的某个属性被访问了,会在get方法中进行劫持,在get属性中,将依赖该属性的元素进行收集,统一存放到一个数组中。

当属性值发生改变了,会被set方法进行劫持,在该方法中通知所有依赖该属性的元素进行更新

从而实现数据响应式

  1. 生命周期命名不同

V3中将beforeCreat和created合并成一个setup钩子

  1. 语法API

V2使用的是选项式API,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写法的局限性很大,需要按照他提供的写法进行书写,由于它的数据和逻辑分散在各个选项中,当组件的逻辑变得复杂时,很难进行维护和理解

V3使用的是组合式API,写法更加灵活,更偏向原生的写法。而且它可以将相同功能的代码编写在一起,可读性和复用性更好

  1. 复用函数

V2中一般通过mixin实现某些功能的复用,会导致命名冲突,被覆盖。

V3可以通过自定义创建一个Hook函数实现功能复用,在需要进行使用的地方调用即可,也会不出现命名冲突的问题。

相关推荐
亭台烟雨中1 分钟前
【前端记事】关于electron的入门使用
前端·javascript·electron
泯泷15 分钟前
「译」解析 JavaScript 中的循环依赖
前端·javascript·架构
球求了18 分钟前
C++:继承机制详解
开发语言·c++·学习
抹茶san18 分钟前
前端实战:从 0 开始搭建 pnpm 单一仓库(1)
前端·架构
张槊哲40 分钟前
函数的定义与使用(python)
开发语言·python
Senar1 小时前
Web端选择本地文件的几种方式
前端·javascript·html
北辰浮光1 小时前
[Mybatis-plus]
java·开发语言·mybatis
烛阴1 小时前
UV Coordinates & Uniforms -- OpenGL UV坐标和Uniform变量
前端·web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