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大模型中的SFT,SFT过程需要大量标记的prompt和response吗?

想象你在培训一个超级助理

假设你新买了一个智能管家机器人,它已经看过海量的书籍和资料**(这就是预训练过程)**。但是呢,它还不太懂得"做人的艺术"------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说话、怎么回应你的需求。

现在你要训练它成为一个得体的助理,这就是SFT要做的事情。

SFT其实就是在教机器人"做人"

训练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你:天气真好啊!
理想回复:是的呢!今天阳光明媚,特别适合出去散步。需要我帮您查查附近有什么适合散步的地方吗?
糟糕回复:根据气象数据显示,当前气温23.5度,湿度45%,风速3级...

通过这样的示例,我们在教机器人:不要像个气象站一样冰冷地报数据,要学会共情,给出温暖的回应,要懂得适时提供帮助。

那到底需要多少训练数据呢?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实际上,现在的研究发现:不需要想象中那么多数据。

就像教小孩子礼貌用语,你不需要给他展示10000个说"谢谢"的场景,只要有足够典型的例子,他就能举一反三,关键是这些例子要有代表性、高质量。

现在的研究表明,用大约1万-10万条高质量对话数据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些数据需要覆盖:基本的对话礼仪、常见任务的处理方式、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

但是也需要注意:少即是多

就像李小龙的名言:"我不怕会一万种踢法的人,我怕把一种踢法练一万次的人。"

在SFT中也是类似的道理,与其收集100万条质量一般的数据,不如精心准备10万条优质示例。质量 > 数量


有趣的是,现在研究发现,有时候模型在SFT后会表现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能力,就像你教小孩子说"谢谢",他可能自己悟出来还要说"不客气"一样~

觉得这个解释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关注,我是旷野,探索无尽技术!

相关推荐
2502_927161289 分钟前
DAY 42 Grad-CAM与Hook函数
人工智能
Hello123网站26 分钟前
Flowith-节点式GPT-4 驱动的AI生产力工具
人工智能·ai工具
yzx9910131 小时前
Yolov模型的演变
人工智能·算法·yolo
若天明2 小时前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微调 Fine-tune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ai·cnn
爱喝奶茶的企鹅2 小时前
Ethan独立开发新品速递 | 2025-08-19
人工智能
J_bean2 小时前
Spring AI Alibaba 项目接入兼容 OpenAI API 的大模型
人工智能·spring·大模型·openai·spring ai·ai alibaba
SelectDB2 小时前
Apache Doris 4.0 AI 能力揭秘(一):AI 函数之 LLM 函数介绍
数据库·人工智能·数据分析
倔强青铜三2 小时前
苦练Python第39天:海象操作符 := 的入门、实战与避坑指南
人工智能·python·面试
飞哥数智坊2 小时前
GPT-5 初战:我用 Windsurf,体验了“结对编程”式的AI开发
人工智能·windsurf
数据超市3 小时前
香港数据合集:建筑物、手机基站、POI、职住数据、用地类型
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数据挖掘·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