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大模型中的SFT,SFT过程需要大量标记的prompt和response吗?

想象你在培训一个超级助理

假设你新买了一个智能管家机器人,它已经看过海量的书籍和资料**(这就是预训练过程)**。但是呢,它还不太懂得"做人的艺术"------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说话、怎么回应你的需求。

现在你要训练它成为一个得体的助理,这就是SFT要做的事情。

SFT其实就是在教机器人"做人"

训练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你:天气真好啊!
理想回复:是的呢!今天阳光明媚,特别适合出去散步。需要我帮您查查附近有什么适合散步的地方吗?
糟糕回复:根据气象数据显示,当前气温23.5度,湿度45%,风速3级...

通过这样的示例,我们在教机器人:不要像个气象站一样冰冷地报数据,要学会共情,给出温暖的回应,要懂得适时提供帮助。

那到底需要多少训练数据呢?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实际上,现在的研究发现:不需要想象中那么多数据。

就像教小孩子礼貌用语,你不需要给他展示10000个说"谢谢"的场景,只要有足够典型的例子,他就能举一反三,关键是这些例子要有代表性、高质量。

现在的研究表明,用大约1万-10万条高质量对话数据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些数据需要覆盖:基本的对话礼仪、常见任务的处理方式、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

但是也需要注意:少即是多

就像李小龙的名言:"我不怕会一万种踢法的人,我怕把一种踢法练一万次的人。"

在SFT中也是类似的道理,与其收集100万条质量一般的数据,不如精心准备10万条优质示例。质量 > 数量


有趣的是,现在研究发现,有时候模型在SFT后会表现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能力,就像你教小孩子说"谢谢",他可能自己悟出来还要说"不客气"一样~

觉得这个解释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关注,我是旷野,探索无尽技术!

相关推荐
麻雀无能为力30 分钟前
CAU数据挖掘实验 表分析数据插件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中国农业大学
时序之心34 分钟前
时空数据挖掘五大革新方向详解篇!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论文·时间序列
.30-06Springfield1 小时前
人工智能概念之七:集成学习思想(Bagging、Boosting、Stacking)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集成学习
说私域2 小时前
基于开源AI智能名片链动2+1模式S2B2C商城小程序的超级文化符号构建路径研究
人工智能·小程序·开源
永洪科技2 小时前
永洪科技荣获商业智能品牌影响力奖,全力打造”AI+决策”引擎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bi
shangyingying_12 小时前
关于小波降噪、小波增强、小波去雾的原理区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书玮嘎3 小时前
【WIP】【VLA&VLM——InternVL系列】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猫头虎4 小时前
猫头虎 AI工具分享:一个网页抓取、结构化数据提取、网页爬取、浏览器自动化操作工具:Hyperbrowser MCP
运维·人工智能·gpt·开源·自动化·文心一言·ai编程
要努力啊啊啊4 小时前
YOLOv2 正负样本分配机制详解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yolo·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