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计算中的各个矩阵的维度都是如何一步步变化的?

在Transformer模型中,各个矩阵的维度变化是一个关键的过程,涉及到输入、编码器、解码器和输出等多个阶段。以下是详细的维度变化过程:

输入阶段

  • 输入序列 :假设输入序列的长度为seq_len,每个单词或标记通过词嵌入(word embedding)转换为一个固定维度的向量,维度为d_model。因此,输入矩阵的维度为(seq_len, d_model)
  • 位置编码 :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通常与词嵌入向量相加,以提供序列中每个单词的位置信息。位置编码的维度与词嵌入相同,即(seq_len, d_model)

编码器(Encoder)阶段

  • 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

    • 查询(Q)、键(K)、值(V)矩阵 :输入矩阵与权重矩阵相乘得到Q、K、V矩阵。假设每个头的维度为d_k(通常d_k = d_model / num_heads),则Q、K、V的维度为(seq_len, d_k)
    • 注意力计算 :Q与K的转置相乘,得到一个注意力得分矩阵,维度为(seq_len, seq_len)。经过softmax处理后,再与V相乘,得到输出矩阵,维度为(seq_len, d_k)
    • 多头拼接 :将所有头的输出拼接或平均,得到最终的输出矩阵,维度为(seq_len, d_model)
  • 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

    • 输入矩阵经过两个线性变换和非线性激活函数,最终输出的维度保持为(seq_len, d_model)

解码器(Decoder)阶段

  • 掩码多头注意力机制(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

    • 类似于编码器中的多头注意力机制,但使用了掩码来防止解码器在生成时"偷看"未来的信息。输出矩阵的维度为(seq_len, d_model)
  • 编码器-解码器注意力机制

    • 解码器的查询(Q)与编码器的键(K)和值(V)进行注意力计算,输出矩阵的维度为(seq_len, d_model)

输出阶段

  • 线性层和Softmax
    • 解码器的输出经过一个线性层,将维度从(seq_len, d_model)转换为(seq_len, vocab_size),其中vocab_size是词汇表的大小。
    • 最后通过Softmax层,得到每个单词的概率分布,用于预测下一个单词。

这些维度变化确保了Transformer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序列数据,并在各个层之间传递和转换信息。

相关推荐
鸿蒙布道师6 分钟前
AI原生手机:三大技术阵营的终极对决与未来展望
android·人工智能·ios·华为·智能手机·ai-native·hauwei
乱世刀疤12 分钟前
商业 |阿里云又丢出了核弹
人工智能·大模型
白开水就盒饭18 分钟前
自然语言处理-词性标注的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easyui
wanhengidc32 分钟前
AI服务器通常会运用在哪些场景当中?
运维·服务器·人工智能
仙人掌_lz1 小时前
从零开始理解FlashAttention:算法细节图解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算法·ai·flashattention
白杆杆红伞伞2 小时前
02_线性模型(回归线性模型)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回归
Johny_Zhao2 小时前
堆叠、MLAG、VPC、VSS 技术对比及架构建议
linux·网络·人工智能·python·网络安全·ai·信息安全·云计算·cisco·等保测评·huawei·系统运维
OJAC近屿智能2 小时前
英伟达发布Llama-Nemotron系列新模型,性能超越DeepSeek-R1
大数据·人工智能·ui·aigc·llama
开门儿大弟子2 小时前
opencv+opencv_contrib+cuda和VS2022编译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Lilith的AI学习日记2 小时前
大模型Prompt工程2.0:多Prompt协同完全指南——从原理到实战,高效解锁AI深层潜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pro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