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思维:分布式缓存_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手段(上)

文章目录

引言

分布式架构

缓存技术作为架构设计中重要的性能优化手段,在现代互联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缓存,我们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数据库负载,降低 IO 访问压力。然而,缓存的使用并非没有挑战。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缓存的基本概念、缓存的类型、如何优化缓存使用以及如何避免缓存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分布式缓存

一、缓存的特点

缓存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技术简单

    缓存技术相对简单,易于实现。它通常作为现有系统的附加组件引入,不会对已有架构产生太大的冲击。通过简单的调整即可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

  2. 性能提升显著

    缓存能够将热点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极大地加快数据访问速度。通过减少从磁盘或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的次数,缓存能有效提升系统响应性能。

  3. 应用场景广泛

    缓存不仅限于 Web 应用,也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例如,CPU 中有缓存,操作系统有文件缓存,数据库中也有查询缓存。各类应用系统的缓存层,可以帮助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缓存的关键指标-命中率

影响缓存特性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缓存的命中率。缓存的主要特点是一次写入多次读出,通过这种手段减少对数据库的使用,尽快从缓存中读取数据,提高性能。所以缓存是否有效,主要就是看它一次写进去的缓存能不能够多次去读出来响应业务的请求,这个判断指标就叫作缓存的命中率。

缓存命中率怎么算呢?查询得到正确缓存结果除以总的查询次数,得到的比值就是缓存命中率,比如说十次查询九次都能够得到缓存的正确结果,命中率就是 90%。

影响缓存命中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

  1. 缓存键集合大小

    缓存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键(key)。合理设计缓存键的集合范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缓存冲突,提升缓存命中率。

    比如说我们想缓存每个商品的在线商品信息,就需要使用商品 ID 作为缓存键。换句话说,缓存键空间是你的应用能够生成的所有键的数量。从统计数字上看,应用生成的唯一键越多,重用的机会越小。比如说根据 IP 地址缓存天气数据,可能需要 40 多亿个键。但是如果基于国家缓存天气数据,那么只需要几百个缓存键就够了,全世界也不过就几百个国家。
    所以要尽可能减少缓存键的数量,键的数量越少,缓存的效率越高。设计缓存的时候要关注缓存键是如何进行设计的,它的整个的集合范围,限定在一个既能够高效使用,又可以减少它的数量,这个时候缓存的性能是最好的。

  2. 缓存空间大小

    缓存存储的内存空间直接影响缓存对象的数量。空间越大,缓存命中率越高,但也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管理。

  3. 缓存的使用寿命(TTL)

    缓存对象的生存时间决定了缓存的有效性。缓存可以通过设置失效时间(TTL)来管理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超时失效的缓存可以释放空间以存储新的数据。


三、缓存的使用场景

并非所有的数据都适合缓存,使用缓存时应避免以下情况:

  1. 数据频繁修改

    对于修改频繁的数据,缓存的效果往往较差。频繁更新的缓存会导致过时的数据被频繁清除,影响系统性能。

  2. 没有热点数据

    如果数据访问量均匀分布,缺乏热点数据,缓存的命中率会降低,从而影响缓存的效益。

  3. 数据一致性问题

    缓存中的数据可能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如果业务对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使用缓存时需要特别小心,避免出现数据不同步的问题。

  4. 缓存雪崩

    当缓存系统崩溃时,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负载激增,从而引发缓存雪崩问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缓存需要设计冗余、故障恢复机制。


四、缓存的种类与应用

缓存有多种类型,根据缓存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代理缓存

    代理缓存位于客户端,代理客户端的请求。当多个客户端访问相同的内容时,代理缓存可以减少对原始数据源的请求,从而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2. 反向代理缓存

    反向代理缓存位于数据中心,它代理所有客户端请求。用户请求数据时,反向代理缓存首先检查是否已有缓存,如果没有再转发请求至后端应用服务器。反向代理缓存常见于大型网站中,通过分层代理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3. CDN 缓存

    CDN(内容分发网络)缓存用于将内容存储在离用户更近的节点。CDN通过分布式网络提供缓存服务,减少用户与源服务器之间的延迟。CDN 缓存通常用于静态资源的缓存,如图片、视频、网页等。

  4. 对象缓存

    对象缓存如 Redis 和 Memcached 是常见的分布式缓存解决方案。它们提供高速的内存缓存,可以存储对象、字符串、哈希表等数据结构。


五、缓存存储:哈希表实现

缓存数据通常存储在内存中,哈希表是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通过哈希函数,将数据的键(key)映射到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查找。哈希表能够确保在常数时间内进行数据存取,使得缓存的读写效率非常高。

首先,我们拿到 key、value 数据结构,在上图的例子中,key 是字符串 abc,value 是字符串 hello,我们先计算 key 的哈希值,比如字符串 abc 的 hashcode 算出来是 101 这样一个整型值。往下,计算哈希值 101 对应的 hash 表索引就要对 8 取模。此处 8 指什么?哈希表真正的物理存储是一个数组,我们建的哈希表长度是 8,如上图所示。101 对 8 取模余 5,这个 5 就是数组下标的索引值,我们就可以把 abc hello 这样一个 key、value 值存储在下标为 5 的数组记录中。这一步是最关键的,通常我们所谓的哈希算法也就是指这一步,即如何把一个哈希值转换成在数组中对应的位置。这个例子我们使用的是余数哈希,实践中最常用的也是余数哈希。

将来,当我们要进行数据读取的时候,只要给定 key abc,还是用这样一个算法过程,先求取它的 hash code 101,然后再对 8 取模。因为数组的长度不变,对 8 取模以后依然是余 5,那么我们到数字下标中去找 5 的这个位置,就可以找到前面存储进去的 abc 对应的 value 值。

通过哈希表可以使整个数据存储或检索效率时间复杂都是 O(1)。所以即使存储非常大的几百万上千万的数据量,通过哈希表也可以非常快地进行数据的查找和读写。通过这种手段缓存可以获得较快的读写访问特性,比数据库中的读写速度要快得多。


六、分布式缓存与一致性哈希

在分布式系统中,分布式缓存非常重要,它能够跨多个服务器存储数据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一致性哈希是解决分布式缓存中数据分布问题的常见算法,它能将数据均匀地分配到多个节点,避免了缓存热点和缓存不均的情况。


七、优化缓存性能

优化缓存性能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缓存键的设计

    缓存键的设计直接影响缓存的效率。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缓存键的数量,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缓存键,以提高缓存的命中率。

  2. 内存空间管理

    缓存的内存空间大小决定了能够存储的缓存对象数量。在有限的内存空间下,使用合适的缓存清除策略(如 LRU 算法)来管理缓存对象,确保最常用的数据保持在缓存中。

  3. 缓存失效与清理

    缓存的有效期(TTL)需要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定期清理失效的缓存对象,并使用适当的失效策略(如超时失效、清除失效等)以优化缓存性能。


总结

缓存作为一种优化手段,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减少数据库负载,降低 IO 压力。然而,缓存的使用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数据一致性问题、缓存雪崩等。理解不同类型的缓存及其应用场景、合理设计缓存系统的架构和管理缓存数据的生命周期,是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

在分布式系统中,分布式缓存和一致性哈希算法为大规模数据提供了高效存储和访问方案,使得缓存技术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运行。通过合理优化缓存,开发人员可以大幅度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的服务。

相关推荐
天涯海风27 分钟前
检索增强生成(RAG) 缓存增强生成(CAG) 生成中检索(RICHES) 知识库增强语言模型(KBLAM)
人工智能·缓存·语言模型
m0_595199853 小时前
Redis(以Django为例,含具体操作步骤)
数据库·redis·缓存
艾希逐月5 小时前
分布式唯一 ID 生成方案
分布式
齐木卡卡西在敲代码8 小时前
kafka的pull的依据
分布式·kafka
lllsure9 小时前
RabbitMQ 基础
分布式·rabbitmq
Wgllss9 小时前
Kotlin 享元设计模式详解 和对象池及在内存优化中的几种案例和应用场景
android·架构·android jetpack
DN金猿12 小时前
rabbitmq发送的延迟消息时间过长就立即消费了
分布式·rabbitmq
程序员不迷路13 小时前
微服务学习
微服务·架构
Sadsvit13 小时前
源码编译安装LAMP架构并部署WordPress(CentOS 7)
linux·运维·服务器·架构·cen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