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华教授论腹膜后肿瘤核磁共振检查意义

腹膜后器官很少受生理运动的影响,而MRI又可进行除横断面以外的冠状面、矢状面或其它任意切面检查,其图像清晰,故其特别适用于腹膜后肿瘤的术前检查。早期经验显示MRI可提供比CT更多的信息,不用造影剂术前即可判断腹膜后肿块的血管特征及血管受累程度。以前不能经CT轻易区分的肿瘤与正常组织,通过MRI可区分出来。MRI的多平面显示尚可提供CT所不能提供的分期信息,而 CT 的肿瘤检出率和显示肿瘤特性的能力均稍色于 MRI。Mahajan H 等认为,MRI 发现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83 %。与CT比较,MRI能显示肿瘤内血肿、积液、积脓、组织坏死和水肿等特性。冠状位扫描可显示下腔静脉位置及通畅性,

T1加权可较好地确定肿瘤与周围实质脏器关系,

T2加权最适用于显示腹膜后肿瘤邻近肌肉的侵犯情况,在确定肿瘤在腰大肌或腰方肌内的侵犯程度以及紧邻嵴孔的肿瘤方面尤有价值

。MRI图像上肿瘤的钙化使其在 T1、T2加权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

对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在发现肿瘤范围及其与肿瘤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时, MRI 亦优于CT。

ArrivcL等对17例腹膜后纤维化的 MRI 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是,恶性纤维化其软组织肿块沿脊柱延伸,与腰大肌重合,界限模糊,病变边界不清,但不侵及锥体,

T1加权像上病变信号强度类似或低于脂肪;

良性纤维化软组织块边缘清楚规则,不侵犯腰大肌,但边缘可分叶,围绕腹膜后血管,T1、T2加权像上,病变为均匀一致信号强度,与肌肉信号类似。

MRI能够确定肿瘤范围并判断神经血管束受累情况,并有助于粘液样脂肪肉瘤和非典型脂肪瘤与其它类型的脂肪肉瘤的鉴别,在 MRI图像上,肿瘤细胞的脂肪成分越多,T1图像的信号强度越低,

粘液样脂肪肉瘤和非典型脂肪瘤显示的独特的MRI改变是:

T1图像表现为弯曲和/或不规则的结节状肿块伴有不均匀的中等信号强度,以及混合性的高信号间隔;

T2图像则表现为肿块的大部分为中等信号强度,而间隔呈现较低信号。

其它类型的脂肪肉瘤(如多形性、反分化性),其T1和T2图像显示为更不均匀的低信号。

血管瘤及血管外皮细胞瘤显示为多血管性,MRI图像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血管影。

相关推荐
碳基学AI8 分钟前
北京大学DeepSeek内部研讨系列:AI在新媒体运营中的应用与挑战|122页PPT下载方法
大数据·人工智能·python·算法·ai·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
是店小二呀36 分钟前
Llama 4革命性发布与绿色AI前沿研究
人工智能·llama
2301_7997553437 分钟前
文件内容课堂总结
人工智能
杰克逊的日记39 分钟前
AI集群设计
人工智能·ai·gpu·ai集群·pytorach
技术程序猿华锋1 小时前
Zotero PDF Translate 翻译插件使用OpenAI API配置教程
人工智能·chatgpt·机器翻译
龙萱坤诺1 小时前
GPT-4o-image模型:开启AI图片编辑新时代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SeaTunnel1 小时前
【同步教程】基于Apache SeaTunnel从MySQL同步到MySQL——Demo方舟计划
大数据·人工智能·apache·etl
续亮~2 小时前
智能体代理模式(Agent Agentic Patterns)深度解析
人工智能·ai·代理模式
田辛 | 田豆芽2 小时前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多义词解析技术揭秘——以“项目“歧义消解为例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乌旭2 小时前
AI芯片混战:GPU vs TPU vs NPU的算力与能效博弈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ai·ai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