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简单内存结构及例子

Java虚拟机(JVM)内存结构是Java程序运行时内存分配和管理的方式。JVM内存结构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方法区(Method Area):

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以及即时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这部分内存在JVM启动时创建,并且其大小在JVM终止时销毁。
堆(Heap):

存储所有的对象实例和数组。

堆内存被划分为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和老年代(Old Generation)。

年轻代进一步划分为Eden Space(伊甸园)和Survivor Space(幸存者空间)。

老年代通常包含大对象和长期存活的对象。


堆内存结构的详细说明: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

年轻代是堆的一部分,用于存储新创建的对象。这些对象通常生命周期较短,因此年轻代的垃圾回收(GC)非常频繁。

年轻代通常分为三个区域:Eden Space(伊甸园)、【Survivor Space(幸存者空间)和To Space(过渡空间)---(也可说幸存者0区与幸存者1区)】。

新创建的对象首先存放在Eden Space。当Eden Space满时,会触发Minor GC(垃圾回收),存活下来的对象会被移动到Survivor Space。

在下一次Minor GC时,Survivor Space中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To Space,而To Space中的对象则会被移动到Survivor Space,Eden Space则被清空并用于新一轮的对象分配。
老年代(Old Generation):

老年代用于存储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即在年轻代中经过多次垃圾回收后仍然存活的对象。

老年代的垃圾回收不如年轻代频繁,因为老年代的对象通常较为稳定,垃圾回收的频率和范围较大,通常称为Major GC或Full GC。
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

永久代用于存储类加载器加载的类信息、常量池、静态变量等。

永久代的大小固定,且在JVM运行期间不会改变,垃圾回收不会回收永久代中的对象。


栈(Stack):

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栈,用于存储局部变量、操作数栈、方法调用和返回地址。

栈内存随着方法调用分配,随着方法执行结束而回收。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为JVM使用到本地方法接口(JNI)的本地方法调用提供空间。
程序计数器(PC Registers):

每个线程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用于存储指向下一个将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直接内存分配堆(Direct Memory):

JVM可以通过ByteBuffer.allocateDirect()方法直接在堆外内存分配内存,用于NIO操作,以减少内存拷贝。
内存结构举例

假设我们创建了一个Person类的对象并将其引用存储在一个名为personRef的引用变量中: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 构造函数、getter和setter等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name = "John Doe";
        String personRef = person.toString(); // 假设toString()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
}

在这个例子中:

Person类的.class文件被加载到方法区。

person对象被创建在堆内存中。

personRef字符串引用存储在栈内存中。

如果Person对象在方法执行过程中不再被引用,它将被标记为垃圾回收的候选,最终可能被垃圾收集器回收。

堆信息:

Person类的信息(类元数据)存储在永久代中。

person对象实例存储在堆的年轻代中。

person.name字符串常量存储在永久代中。

引用变量person存储在栈内存中。

对象和引用存储

对象:存储在堆内存中,包括实例变量和数组。

引用:存储在栈内存中,指向堆内存中的对象。

JVM内存管理是自动的,开发者通常不需要手动管理对象的创建和销毁,但理解内存结构有助于优化程序性能和减少内存泄漏的风险。


方法区和永久代的区分

在Java虚拟机(JVM)中,方法区(Method Area)和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确实都存储类的信息、常量和静态变量,但它们在JVM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和用途。

方法区(Method Area)

方法区主要用于存储以下内容:

  1. 类信息:包括类的版本、访问修饰符、类名称、父类名称、接口等。
  2. 字段信息:类中定义的字段的名称、类型、修饰符等。
  3. 方法信息:类中定义的方法的名称、返回类型、参数类型、修饰符等。
  4. 常量池:存储编译期间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如字符串常量、final修饰的类字段等。
  5. 静态变量:类的静态变量(static变量)在方法区中分配内存。

方法区是JVM启动时创建的,其大小在启动时确定,并且在JVM终止时销毁。方法区中的内容在类加载时被加载,并且随着类的卸载而消失。

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

永久代主要用于存储以下内容:

  1. 类信息:类的元数据,如类的全限定名、类的直接父类、类的接口等。
  2. 常量池:存储字符串字面量、数字常量等,这些常量在编译时确定,并在JVM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不变。
  3. 静态变量:类的静态变量(static变量)在永久代中分配内存,它们的生命周期与JVM相同。

永久代的大小是固定的,通常不会进行垃圾回收。永久代中的内容在整个JVM的生命周期中都存在,除非类被卸载。

区别

尽管方法区和永久代都存储类信息、常量和静态变量,但它们有以下主要区别:

  1. 生命周期:方法区的生命周期较短,随着类的卸载而消失;永久代的生命周期较长,与JVM的生命周期相同。
  2. 存储内容:方法区存储类的详细信息和运行时数据;永久代主要存储类元数据、常量池和静态变量。
  3. 垃圾回收:方法区的内容在类卸载时被回收;永久代的内容通常不参与垃圾回收。

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Java类: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CONSTANT = "Hello, 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Constant() {
       System.out.println(CONSTANT);
   }
}
  • MyClass.class文件被加载到方法区。
  • CONSTANT字符串常量存储在永久代的常量池中。
  • printConstant方法的信息存储在方法区。
  • MyClass类的静态变量(如果有)存储在永久代中。

理解这些内存区域的不同用途和特性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理解JVM的内存管理和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

相关推荐
编程、小哥哥7 分钟前
Java求职者面试:从Spring Boot到微服务的技术点解析
java·spring boot·redis·微服务·spring security·高并发·面试题
purrrew18 分钟前
【Java ee初阶】jvm(1)
java·jvm·java-ee
Javatutouhouduan29 分钟前
线上问题排查:JVM OOM问题如何排查和解决
java·jvm·数据库·后端·程序员·架构师·oom
小雅痞1 小时前
[Java][Leetcode middle] 12. 整数转罗马数字
java·linux·leetcode
多多*1 小时前
Spring之Bean的初始化 Bean的生命周期 全站式解析
java·开发语言·前端·数据库·后端·spring·servlet
悄悄地努力1 小时前
IDEA 新建 SpringBoot 项目时,没有高版本 SpringBoot 可选
java·spring boot·intellij-idea
救救孩子把2 小时前
Mac 环境下 JDK 版本切换全指南
java·开发语言·macos
路飞雪吖~2 小时前
【Linux】共享内存
java·linux·服务器
caihuayuan42 小时前
鸿蒙AI开发:10-多模态大模型与原子化服务的集成
java·大数据·sql·spring·课程设计
张哈大3 小时前
【 Redis | 实战篇 秒杀优化 】
java·数据库·redis·笔记·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