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全连接队列 内核层理解socket

TCP 全连接队列

理解 listen 的第二个参数

复制代码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backlog 参数表示 全连接队列(accept 队列)的最大长度
那什么是全连接队列呢?

三次握手 & accept() 处理流程

  1. 客户端发送 SYN ,服务器收到并放入半连接队列
  2. 服务器回 SYN+ACK ,客户端收到后发送 ACK
  3. 服务器收到 ACK,握手完成 ,连接进入全连接队列 等待 accept() 处理。
  4. 服务器调用 accept() 取出连接,建立 TCP 连接。
    也就是说我们访问服务器会由内核自动进行3次握手,完成后会连入全连接队列中 ,服务端再调用accept(),从队列中获取连接进行处理 。而listen的第二个参数就是全连接队列的最大连接长度 ,如果服务器来不及调用accept()处理连接,连接会堆积在**全连接队列。**超过最大连接长度,再进行连接就会三次握手失败。

所以全连接队列本质就是一种生产消费者模型backlog 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1.太短,可能丢失大量连接(客户端需要重试,增加网络负担)。

2.太长,一方面会让用户等待过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会占用大量内存

Linux 内核 TCP socket

先看一下从进程的文件描述符到 TCP socket的整体结构

1. 任务(task_struct)到文件描述符表

  • 进程的 task_struct 结构体包含 files_struct,用于管理进程的文件表。
  • files_struct 中有一个 fd_array[](文件描述符数组),存储着所有打开的文件(struct file 指针)。

2. 文件结构(struct file)

  • struct file 代表进程打开的一个文件,可能是普通文件、设备文件或者套接字(socket)。
  • 其中 private_data 用于存储 socket 相关信息。
  • 当文件描述符指向 socket 时,它的 private_data 指向 struct socket 结构体。

3. socket 结构(struct socket)

  • struct socket 代表一个高层的 socket 抽象,内部包含:

    • struct file *file:指向与 socket 关联的文件结构。
    • struct sock *sk:指向具体的 sock 结构体,代表底层协议相关的数据结构。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et {
          socket_state state;       // socket 当前状态,如 SS_CONNECTED
          short type;               // socket 类型,如 SOCK_STREAM(TCP)或 SOCK_DGRAM(UDP)
          unsigned long flags;      // socket 标志
          struct file *file;        // 关联的 struct file 结构体
          struct sock *sk;          // 关联的 struct sock 结构体(底层协议数据)
          const struct proto_ops *ops; // 指向 socket 操作函数
      };

4. sock 结构(struct sock)

  • struct sock 是底层 socket 内部的核心结构,存储协议无关的信息。
  • struct sock 可以指向不同的协议(如 TCP、UDP、RAW)扩展成更具体的协议结构。

5. TCP Socket结构

  • 从高层到底层,TCP socket 主要涉及以下结构:

    • struct sock(通用 socket 结构)
    • struct inet_sock(IP 层 socket)
    •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面向连接的 socket)
    • struct tcp_sock(TCP 连接的具体实现)

1 struct sock(核心 socket 结构)

struct sock 是 Linux 内核中最基础的 socket 结构,几乎所有的协议(TCP、UDP、RAW)都会用到它。它存储了 socket 相关的通用数据,例如:

复制代码
struct sock {
    struct socket *sk_socket;  // 关联的 socket 结构
    struct sock_common __sk_common; // 存放通用的网络信息,如 IP、端口等
    atomic_t sk_refcnt;  // 引用计数
    struct sk_buff_head sk_receive_queue; // 接收缓冲队列
    struct sk_buff_head sk_write_queue; // 发送缓冲队列
    struct proto *sk_prot; // 指向协议处理函数(TCP、UDP等)
};

关键字段解析

  • sk_socket:指向 struct socket,用于在高层 socket 结构和底层 sock 结构之间建立关联。
  • sk_receive_queue:存储接收到但尚未被应用层读取的数据包。
  • sk_write_queue:存储尚未发送的数据包。
  • sk_prot指向协议处理函数,例如 TCP 或 UDP 的操作集合。struct socket中type是TCP就调用TCP的函数

作用

  • struct sock 作为所有协议(TCP/UDP)的基类,包含通用 socket 操作。
  • struct socket 通过 sk 字段关联。
  • sk_prot 用于决定 socket 的具体协议操作,例如 tcp_prot(TCP 协议处理)。

2 struct inet_sock(IP 层 socket)

struct inet_sock 继承自 struct sock,用于 IPv4 相关的 socket 操作。这个结构体增加了 IP 层的字段,例如源 IP、目的 IP、端口号等。

复制代码
struct inet_sock {
    struct sock sk; // 继承 struct sock
    __be32 inet_saddr; // 本地 IP 地址
    __be32 inet_rcv_saddr; // 绑定的本地 IP 地址(可能是 0.0.0.0)
    __be16 inet_sport; // 本地端口(主机字节序)
    __be16 inet_dport; // 远程端口(主机字节序)
    __be32 inet_daddr; // 远程 IP 地址
    struct ip_options *inet_opt; // 额外的 IP 选项(如 IP 选路)
};

关键字段解析

  • inet_saddr:本地 IP 地址。
  • inet_daddr:目标 IP 地址。
  • inet_sport:本地端口号。
  • inet_dport:远程端口号。
  • inet_opt:可选的 IP 头部选项。

作用

  • 增加 IP 层信息,使得 struct sock 能够支持 IPv4 协议。
  • 存储 socket 关联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
  • 供 TCP 和 UDP 继承,并扩展额外功能。

3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面向连接的 socket)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 继承 struct inet_sock,用于 面向连接的协议(如 TCP)。它增加了 TCP 连接管理所需的数据,例如超时控制、连接状态等。

复制代码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 {
    struct inet_sock icsk_inet; // 继承 struct inet_sock
    struct request_sock_queue icsk_accept_queue; // 半连接队列
    struct list_head icsk_ack_list; // TCP Fast Open 相关
    struct timer_list icsk_retransmit_timer; // 重传定时器
    struct request_sock *icsk_accept_head; // 指向全连接队列的头部
};

关键字段解析

字段 作用
icsk_inet 继承 struct inet_sock,包含 IP 地址、端口信息
icsk_accept_queue 半连接队列 ,存放 SYN-RECEIVED 连接
icsk_ack_list TCP Fast Open 机制,加快 SYN 建立连接
icsk_retransmit_timer TCP 重传定时器 ,用于 SYN+ACK 超时重传
icsk_accept_head 全连接队列 ,存放 ESTABLISHED 连接,等待 accept()

作用

  • 维护 TCP 连接状态(如 SYN、ESTABLISHED)。
  • 控制 TCP 连接的超时机制。
  • 监听 socket 维护 accept() 所需的连接队列。

4 struct tcp_sock(TCP 连接的实现)

struct tcp_sock 继承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专门用于 TCP 连接,存储 TCP 专有的数据,例如 TCP 窗口大小、拥塞控制状态等。

复制代码
struct tcp_sock {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 inet_conn; // 继承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
    u32 snd_nxt; // 发送窗口的下一个序列号
    u32 rcv_nxt; // 接收窗口的下一个序列号
    u32 snd_una; // 发送窗口的最早未确认序列号
    u32 snd_wnd; // 发送窗口大小
    u32 rcv_wnd; // 接收窗口大小
    struct sk_buff *retransmit_skb_hint; // 指向要重传的数据
    struct tcp_congestion_ops *cong_control; // 拥塞控制算法
};

关键字段解析

  • snd_nxt:下一个要发送的 TCP 序列号。
  • rcv_nxt:期望接收的下一个 TCP 序列号。
  • snd_una:最早未被确认的 TCP 序列号(累计确认)。
  • snd_wnd / rcv_wnd:TCP 窗口大小,决定流量控制。
  • retransmit_skb_hint:指向当前需要重传的 TCP 报文。
  • cong_control:TCP 拥塞控制算法(如 Reno、CUBIC)。

作用

  • 维护 TCP 发送、接收窗口,实现流量控制。
  • 管理 TCP 拥塞控制机制,影响 TCP 传输速率。
  • 控制 TCP 数据包重传,保证可靠传输。
    结构体关系总结
  • struct sock(核心 socket 结构,通用于所有协议)。
  • struct inet_sock(增加 IP 地址、端口等)。
  •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增加 TCP 连接管理功能)。
  • struct tcp_sock(TCP 特有字段,如序列号、窗口大小等)

UDP Socket 结构层次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无连接的传输协议,与 TCP 相比,它没有连接管理、流量控制和可靠性机制 ,因此在 Linux 内核中的实现相对简单。UDP 的 socket 仍然依赖于 struct sock,但不需要像 TCP 那样扩展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struct tcp_sock

UDP 在内核中的数据结构层级如下:

  1. struct sock(核心 socket 结构)
  2. struct inet_sock(IP 层 socket,增加源/目标 IP、端口等信息)
  3. struct udp_sock(UDP 特有的数据结构)

TCP 需要 struct inet_connection_sockstruct tcp_sock 来处理连接管理,而 UDP 直接使用 struct inet_sock ,并在 struct udp_sock 中扩展少量的 UDP 相关字段。

listen()监听TCP连接创建tcp socket的内核过程

当服务器使用 listen() 监听 TCP 连接,并在 accept() 中接受新的连接时,Linux 内核会经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listen() 监听 TCP 端口
  2. 三次握手期间,创建 struct sock 并存入半连接队列,三次握手完成后连入全连接队列中
  3. accept() 取出 struct sock,创建 struct socket
  4. 创建 struct file 并存入 struct files_struct->fd_array[]
  5. listen():初始化监听 socket 并设置全连接队列

Linux 内核执行 tcp_listen_start(),配置 struct sock 进入监听状态。

listen() 作用

  • 设置 struct sock->sk_state = TCP_LISTEN
  • 初始化 icsk_accept_queue (半连接队列)和 icsk_accept_head(全连接队列)
  • 设置 backlog,决定全连接队列最大容量
    2. 客户端三次握手,创建 struct sock 并进入全连接队列

当客户端发起 TCP 连接时:

  1. 客户端发送 SYN

    • 服务器 TCP_LISTEN 状态,调用 tcp_v4_rcv() 处理 SYN
    • 服务器分配 struct request_sock,存入 半连接队列 (icsk_accept_queue)
  2. 服务器回复 SYN+ACK

    • 服务器仍然在 TCP_LISTEN 状态。
    • SYN+ACK 发送后,客户端需要回复 ACK
  3. 客户端发送 ACK,服务器进入 ESTABLISHED

    • tcp_v4_rcv() 处理 ACK
    • 服务器 创建 struct sock ,从半连接队列转移到 全连接队列 (icsk_accept_head) ,等待 accept() 处理。
      3. accept() 处理全连接队列,创建 struct socket

当服务器调用:accept()

  • accept() 取出全连接队列 icsk_accept_head 里的 struct sock
  • 创建 新的 struct socket 并关联 struct sock
  • accept() 创建 struct socket 后,还需要 struct file 结构,以便进程可以通过文件描述符访问它创建 struct file ,并存入 fd_array[](文件描述符表)。
    1.struct sock在三次握手过程中创建 并进入半连接队列

2.三次握手完成后 ,struct sock连接到全连接队列中,accpet()调用后创建对应的struct socket并用struct sock*sk关联,

3.再创建struct file 用private_data连接struct socket,struct socket中struct file*file再反指向file。

4.把file的指针 填入struct files_struct 中fd_array[]文件描述符表数组分配文件描述符fd。

5.再由accept()返回创建的fd

相关推荐
独行soc1 小时前
2025年常见渗透测试面试题-红队面试宝典下(题目+回答)
linux·运维·服务器·前端·面试·职场和发展·csrf
SlientICE1 小时前
TCP是什么?不需要!使用ESP32网络层直接通信!
网络·单片机·网络协议·tcp/ip
小丁爱养花1 小时前
驾驭 Linux 云: JavaWeb 项目安全部署
java·linux·运维·服务器·spring boot·后端·spring
sky.fly1 小时前
在思科模拟器show IP route 发现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没有设置最后的通道
网络协议·tcp/ip·gateway
小李超勇的..3 小时前
SOME/IP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EasyDSS3 小时前
WebRTC实时通话EasyRTC嵌入式音视频通信SDK,构建智慧医疗远程会诊高效方案
大数据·网络·网络协议·音视频
左灯右行的爱情4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基础概念
网络·计算机网络·php
脑子慢且灵4 小时前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
linux·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存储器·存储器多级结构
游戏开发爱好者84 小时前
Flutter 学习之旅 之 flutter 使用 shared_preferences 实现简单的数据本地化保存封装
websocket·网络协议·tcp/ip·http·网络安全·https·udp
群联云防护小杜4 小时前
隐藏源站IP与SD-WAN回源优化:高防架构的核心实践
网络·分布式·网络协议·tcp/ip·安全·架构·dd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