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湘和中国硬科技创新十年 | 媒体报道

李泽湘和中国硬科技创新十年 | 媒体报道

XbotPark机器人基地 2025年03月25日 12:01 广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观察报 ,作者钱玉娟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1年,以理性、建设性为基本价值观,服务于主流商业人群,是具有影响力的财经商业信息提供者和媒体平台。

伴随云鲸智能、海柔创新等新一批独角兽企业从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生长并走出来。年过60岁的李泽湘更为笃定,要继续寻找硬科技创新的"敢死队"。

作者:钱玉娟

封图:图虫创意


在东莞松山湖畔,正对着华为三丫坡,有一个占地近百亩的园区,这是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总部。

XbotPark机器人基地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联合高秉强、甘洁两位教授于2014年11月发起创立。区别于其他的创新孵化器,该基地培育、孵化的创业团队,百分百聚焦在硬科技领域。

走进基地,可以在错落的楼宇间看到篮球场、生活区,甚至在建的幼儿园,这里除了供创业者研发、生产,还一应俱全地解决着他们生活中的一些需求。

在基地主楼入口处,一面高墙上写着爱因斯坦的那句话------假如只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拯救世界,我会先花55分钟去定义问题,然后再用余下的5分钟去解决问题。其中,"定义问题""解决问题"八个字被放大,显得尤为醒目。

李泽湘说,XbotPark机器人基地要培养、训练学生去定义问题、寻找问题的能力。

那面高墙上还写有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在李泽湘的规划里,中国乃至全球,只要在硬科技领域有创新想法、敢于尝试的年轻人,都可以加入XbotPark机器人基地。他想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硬科技创新的摇篮,帮助年轻人一步步将兴趣转化为产品。

李泽湘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选中公派赴美留学,这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

接受过顶尖教育的李泽湘,于1992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任教期间,李泽湘创办了3126实验室(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自此,支持学生有方法、成体系地创业,成为李泽湘30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从3126实验室毕业的100多位学生中,有超1/3走上了创业之路,创办的科技公司超50家,为人熟知的像无人机巨头大疆创新、新能源船艇独角兽逸动科技,以及轻量机器人赛道的"小巨人"企业李群自动化等。

其实,在港科大开创"导师+学生"的天使投资模式前,李泽湘自己也选择拥抱产业创新。1999年,他发起创立的固高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2023年8月IPO。固高科技自主创新开发的产品被视为"机器的大脑",不仅在国内市占率高达50%,还远销海外。

李泽湘将大疆创新这样的企业视为榜样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李泽湘"成为硬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符号,越来越多的创新因子奔向他,涌入XbotPark机器人基地。

伴随云鲸智能、海柔创新等新一批独角兽企业从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生长并走出来。年过60岁的李泽湘更为笃定,要继续寻找硬科技创新的"敢死队"。

XbotPark目标硬科创

过去,李泽湘实验室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规划好了会去美国,要跑到华尔街、硅谷。

在孵化、投资大疆创新成功之后,十个学生中会有九个走上创业这条路。李泽湘感慨:"以前绞尽脑汁都没办法留住的学生们,一旦激发出他们的创业热情,再也不用担心他们往国外跑了。"

为培育更适合硬科技创新创业的土壤,李泽湘将自己在港科大的天使投资模式向外复制。从深圳到广州,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个地方的尝试都是以5年为周期地"折腾"。

真正产业化落地的契机源于2014年东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李泽湘向市政府提出了打造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设想,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响应和经费支持,由此开启了硬科技创新孵化的创业之路。

XbotPark机器人基地专注于发现、培育、投资勇于革新的早期硬科技创业者,志在培育世界级的硬科技企业,但彼时中国产业的风口并不在此。

2014年前后,O2O、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甚至P2P等模式备受投资机构青睐,包括李泽湘在内的三位基地创始人没有追逐短期风口,而是将目光投向长期的产业生态构建。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伴随智能手机产业的爆发,芯片性能显著提升,而价格和功耗都在降低,摩尔定律的生效为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硬科技产业提供了基础。

李泽湘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工作多年,他对该区域的制造业特点有个总结,"从代工到山寨,再到自主创新,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完整也最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体系"。

可是在创新站位上看大湾区,他并不乐观:中国企业在做C端(面向个人用户)产品时的颠覆性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如果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的创新企业,继续聚焦B端(面向企业用户),很难摆脱为苹果等海外品牌代工的命运,而零部件、设备、原材料的核心依然掌握在海外企业手里。

于是,李泽湘主张,走进XbotPark机器人创新基地的年轻人要聚焦C端硬件产品创新,"抓住C端产品量大的特点,一旦实现高要求的创新,带动的将会是我国芯片材料、核心部件、装备系统等新制造整个体系的发展"。

李泽湘既要求基地的创业团队做自主品牌,还不允许它们让别人贴牌,像首个进驻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创业团队云鲸智能,不仅将自己的扫地机器人品牌打向市场,一代产品面市后,它还拒绝了多家贴牌公司的诉求。

XbotPark机器人基地不仅成功孵化了云鲸智能,一位阿里巴巴集团高管来基地参观后发现,在天猫平台上很多的爆款产品是来自XbotPark体系中的年轻创业公司。

黄绵煌是初创企业第贰曲线科技的COO(首席运营官)。3月8日,第贰曲线科技开发的"厘刻"秒速洗碗机上线淘宝平台,迈向了量产。这支只有13人的初创团队忙得不可开交。

黄绵煌说,曾与他同屋的"沃物"智能足浴靴团队也几乎每天加班到深夜十点后。

这种在基地自发形成的沉浸式创业氛围,让来牟科技创始人高望书也不敢松懈下来。

高望书曾在2016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云鲸智能,后来独自去北京创业。

2022年,高望书决定成立来牟科技,做割草机器人,他选择回归基地,带领团队部分人员驻扎在XbotPark机器人基地总部开展研发工作,一部分人员则在公司注册地的XbotPark机器人基地(常州)办公。

过去10年,李泽湘让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创新模式以东莞松山湖为原点,辐射至宁波、常州、重庆、深圳等地。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带来了一只小巧灵活的桌面机器狗,名叫"哮天"。它能听懂人类指令,坐下、跳跃、转圈......不仅引发代表驻地的媒体关注,还一举成了"团宠"。

"哮天"这只四足机器狗由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这是一支孵化在XbotPark机器人基地(重庆)的科创团队,而重庆基地是XbotPark科创生态体系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布局,成立于2020年。

"地理位置并不会有太大局限。"高望书日常与宁波、常州以及深圳科创学院的团队交流频繁,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高效互通的组织。李泽湘通过指导各地的创业者提升学习能力,以及优化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让硬科技创新的种子散播出去,遍地开花。

"新工科"教育正开花结果

在过去30多年里,李泽湘通过工科教授、创业者、创业导师、投资人的多重身份实践,发现传统工科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的弊病,参考并学习海外MIT、欧林工学院的经验,在国内主张与高校合作,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项目制教学为载体,推行跨学科融合的"新工科"教育模式。

将"哮天"带去全国两会的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志杰,2020年任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时,曾听取李泽湘"在重庆大学搞一个教改班"的提议,给了重庆大学支持,设立了明月科创实验班,每年招收30名学生。

5年时间过去,李泽湘在重庆发起成立的智能硬件科创平台已有恒之未来这样的硬科技创业种子破土而出。在重庆大学的这块"试验田"里,首届明月班28名毕业生于2024年毕业,共5个团队获得50万元探索期投资;2个团队分别获得300万元天使轮投资;卓越班完成两届、累计300余名优秀毕业生的培养。

这个数字让李泽湘更加笃定,他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完全有条件在一个新的教育模式上闯出一条路来。

"1校+1地+1平台+1园区",李泽湘总结这是一个全新的端到端的区域科创经济创新模式,该模式结出的果实也成为李泽湘打破外界质疑的武器。

本·古里安大学是以色列一所极具创新文化的学校,校长是李泽湘的一位朋友。受XbotPark机器人基地(常州)的资源影响,常州大学的创业氛围高涨,李泽湘送了几位常州大学的学生创业者去本·古里安大学交换学习。

半年后,这位朋友又主动打电话,希望李泽湘多多举荐学生来。截至目前,常州大学这样一个地方院校,每年会有八九名学生可以去本·古里安大学学习,拓宽视野。

沙特的国王科技大学也在校长的带领下考察XbotPark机器人基地,"他们跟我讲,这里是硬科技创业的'麦加'。"李泽湘称。

让国内乃至海外高校坚定信心,和李泽湘一起踏上"新工科"教育以及硬科创生态发展的征途并不容易。"高校与产业中间有个难以跨越的死亡谷。"李泽湘立足国内分析了一个跨越死亡谷的办法:需要像王志杰这样代表地方政府的角色来积极地搭台,另外便是有更多像他这样既懂教育,又懂产业的老师。

李泽湘发现,一些在基地训练营中表现不错的学生,重返学校两三年后,思维又受到了束缚。这让李泽湘更迫切地希望"新工科"教育能更广泛地被认知、普及,影响甚至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寻找"敢死队"队长

当前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如火如荼,而在10年前,智能机器人产业还被冠以"新兴"词条时,李泽湘就已经是圈子里颇负盛名和影响力的科学家和创业导师。

2015年的一天,李泽湘的个人公众号收到了一封私信,一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90后希望加入XbotPark机器人基地,围绕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方向创业,并附上了简历。

这个主动叩响机会大门的年轻人就是张峻彬,初到基地,李泽湘曾带他两次前往美国,考察多家硅谷知名企业,之后还通过"拉郎配"帮他在基地找到了三个伙伴组成创业小团队,创立了云鲸智能。

要在C端硬件产品上创新,李泽湘认为高校学生以及全球热爱创新的年轻人才,是这一方向的主力军。"在东莞找打工仔、打工妹好找,要吸引想要扎进硬科技领域的创业人才不容易",基地团队需要去全国各地选拔人才。

在选人标准上,李泽湘有过试错经历。早期,他会看这个人是否来自国内Top10的学校,成绩是否位列年级前十,然而,他慢慢发现,这类人适合发论文或去大厂谋个高薪职位,却并不适合创业。

"我们现在的选人标准和原来不同。"李泽湘越发感受到,走上创业之路、对创新这件事有激情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热爱,并能从爱好中不断总结、探索,慢慢形成一种使命感。

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运营人员讲了一位民办高校出身的创业者的故事:没有光鲜背景的创业者,有想法在农业种植相关领域开展硬科技创业,但项目受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而暂停,团队解散。

在这位创业者要离开基地前,李泽湘邀请他来给其他团队分享踩坑的经验教训。听着这位创业者的复盘,李泽湘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团创业火苗没有熄灭,便询问起他的下一步规划,他还想再试一把。于是,李泽湘和基地选择支持他再创业。

现在,这位创业者已经在花卉育苗相关的硬科创领域扎根,项目年营收有几千万元,足够养活他的创业团队。

"创业,能成功的是极少数,失败反而是绝大多数。"在李泽湘看来,失败的教训之于创业者和基地而言,价值要大得多。而试错的过程也并不可怕,经验往往会更好地帮助下一次的尝试出发。

黄绵煌初来基地时,总想把每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一切准备充分后才迈出第一步。李泽湘有句口头禅"在能听见炮火声的地方打仗",这时刻鞭策着黄绵煌,让他创业三年后在思路上发生了极大转变:没有必要一直在某个地方犹豫怎样做得更好,先迈出去这一步再说,问题都是在逐步试错中被解决的。

前述基地运营人员告诉记者,营员在基地训练营期间,会接受3---6个星期的系统学习,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完成各自的方案设计。基地的导师也会观察他们如何与人合作、沟通。

李泽湘虽已年过60岁,还时常会在基地和年轻创业者们打篮球,他也会组织户外爬山、骑行,在运动中倾听年轻人的心声。就在接受记者采访前夕,李泽湘还和基地师生们一起在松山湖畔徒步。

坚持,似乎是李泽湘热爱运动的另一种影射,他曾一个人用时30多个小时,徒步走完了100多公里的麦理浩径,这让高望书佩服不已。

高望书早前在港科大读书时就发现,师从李泽湘的学生都要跨过爬山、徒步的门槛,"如果这个都坚持不下来,坚持创业就比较困难"。

一款颠覆性的智能硬件产品可能迭代数千次才出现在市场上,足见迭代是创新背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李泽湘将"迭代"等同为"试错"。

李泽湘说,现在他很大一部分精力会投入在带队去寻找那些满怀创新创业因子的"敢死队"和"敢死队队长"。

新科创模式的良性循环

XbotPark机器人基地运营人员给出一组数据,XbotPark体系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培育出云鲸智能、正浩科技、海柔创新、希迪智驾、逸动科技、卧安科技等140多家硬科技企业。其中,6家公司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头部公司估值超100亿美元。

这些都是成功的榜样,而李泽湘不忘强调,不能回避基地过往发生的一些失败案例。在基地举办的创业者交流会上,他会鼓励创业者常聚在一起多诉诉苦、比比惨,此举也得到了多位创业者的好评------失败的经验才是最值钱的。

基地孵化团队会有失败,也有重组,而李泽湘对这些团队了解透彻,会尽可能地给予有发展潜力的种子破土发芽的机会。

黄绵煌团队在开发秒速洗碗机期间,独特的产品定义一度让第贰曲线科技在早期融资阶段受到质疑。李泽湘将自己在海外市场考察的心得提供给了他们,并通过XbotPark机器人基地旗下的清水湾创业基金,予以他们资金支持,让这支工程师出身的创业团队稳住了阵脚,更耐心地聚焦在产品创新上。

不少投资人会凭借一张张PPT去判断项目的发展方向,他们中的大多数把对创业者的关心停留在"这个东西多快能赚回钱"上。李泽湘的做事理念和态度不同。

高望书形容自己在北京创业做扫地机时,是"没有港湾,在海上漂泊的几年",他想做一些需要长时间运作的技术创新,资本关注投入和产出的回报,没有人愿意让他去试错。

在大多数投资人选择押注快速见到收益的产品或创业方向时,李泽湘更关注创业团队在项目产品上的持续迭代。

"他不是一个生意人,也不是一个商人,本质上他是一个有产业报国情怀的老师。"一位风险投资人告诉记者,早期科技投资应该成为未来和现在的桥梁、科研和产业的桥梁,这本质上与李泽湘在做的事情一样:寻找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结合点。

上述风险投资人建议外界不要用普通的风险投资思路来看待李泽湘。"诚然,大疆创新、云鲸智能等公司的成功孵化,让越来越多的创新因子奔向李泽湘和XbotPark机器人基地,但李泽湘十年如一日地在为创业者提供着完整且全面的条件,持续鼓励并支持着硬科技创新创业,这才成就了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李泽湘的目标不是投出多少家上市公司或独角兽企业,而是在实践一个新科创模式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相关推荐
飞哥数智坊1 分钟前
终端里用 Claude Code 太难受?我把它接进 TRAE,真香!
人工智能·claude·trae
小王爱学人工智能35 分钟前
OpenCV的阈值处理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新智元1 小时前
刚刚,光刻机巨头 ASML 杀入 AI!豪掷 15 亿押注「欧版 OpenAI」,成最大股东
人工智能·openai
机器之心1 小时前
全球图生视频榜单第一,爱诗科技PixVerse V5如何改变一亿用户的视频创作
人工智能·openai
新智元1 小时前
2025年了,AI还看不懂时钟!90%人都能答对,顶尖AI全军覆没
人工智能·openai
湫兮之风1 小时前
OpenCV: Mat存储方式全解析-单通道、多通道内存布局详解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机器之心1 小时前
Claude不让我们用!国产平替能顶上吗?
人工智能·openai
程序员柳1 小时前
基于YOLOv8的车辆轨迹识别与目标检测研究分析软件源代码+详细文档
人工智能·yolo·目标检测
算家计算1 小时前
一站式高质量数字人动画框架——EchoMimic-V3本地部署教程: 13 亿参数实现统一多模态、多任务人体动画生成
人工智能·开源
API流转日记2 小时前
Gemini-2.5-Flash-Image-Preview 与 GPT-4o 图像生成能力技术差异解析
人工智能·gpt·ai·chatgpt·ai作画·google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