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配置文件解读
第一节 网络配置相关
(1) bind绑定连接IP
bash
默认情况bind=127.0.0.1只能接受本机的访问请求,不写的情况下,无限制接受任何ip地址的访问,生产环境肯定要写你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服务器是需要远程访问的,所以需要将其注释掉.如果开启了protected-mode,那么在没有设定bind ip且没有设密码的情况下,Redis只允许接受本机的响应
保存配置,停止服务,重启启动查看进程,不再限制是本机访问了。
javascript
这里完成之后,就可以在window上安装一个redis客户端,连接虚拟机上的redis服务了
(2) 端口号: 6379
(3)tcp-backlog 连接队列
bash
设置tcp的backlog,backlog其实是一个连接队列,backlog队列总和=未完成三次握手队列 + 已经完成三次握手队列。在高并发环境下你需要一个高backlog值来避免慢客户端连接问题。
注意Linux内核会将这个值减小到/proc/sys/net/core/somaxconn的值(128),所以需要确认增大/proc/sys/net/core/somaxconn和/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128)两个值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4)timeout连接超时
一个空闲的客户端维持多少秒会关闭,0表示关闭该功能。即永不关闭。
(5)tcp-keepalive 连接心跳检测
对访问客户端的一种心跳检测,每个n秒检测一次。
单位为秒,如果设置为0 则不会进行Keepalive检测,建议设置成60
第二节 GENREAL通用配置
(1)UNITS单位
arduino
配置大小单位,开头定义了一些基本的度量单位,只支持bytes,不支持bit,大小写不敏感
(2)INCLUDES包含
在当前配置文件中引入其他配置文件中的内容,一般都是引入一些公共配置
(3)daemonize 后台进程
bash
是否为后台进程,设置为yes ,守护进程,后台启动
(4)pidfile 进程ID文件
存放pid文件的位置,每个实例会产生一个不同的pid文件
(5)databases 16
bash
设定库的数量 默认16,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第三节 SECURITY安全配置
- 设置密码
访问密码的查看、设置和取消
在命令中设置密码,只是临时的。重启redis服务器,密码就还原了。
永久设置,需要再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
重新连接客户端测试
第四节 LIMIT限制
(1)maxclients 客户端最大连接数
- 设置redis同时可以与多少个客户端进行连接。
- 默认情况下为10000个客户端。
- 如果达到了此限制,redis则会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且向这些连接请求方发出"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以作回应。
(2)maxmemory 最大占用内存
- 建议必须设置,否则,将内存占满,造成服务器宕机
- 设置redis可以使用的内存量。一旦到达内存使用上限,redis将会试图移除内部数据,移除规则可以通过maxmemory-policy来指定。
- 如果redis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的数据,或者设置了"不允许移除",那么redis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比如SET、LPUSH等。
- 但是对于无内存申请的指令,仍然会正常响应,比如GET等。如果你的redis是主redis(说明你的redis有从redis),那么在设置内存使用上限时,需要在系统中留出一些内存空间给同步队列缓存,只有在你设置的是"不移除"的情况下,才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3)maxmemory-policy 置换策略
maxmemory-policy是 Redis 的配置选项之一,用于指定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的置换策略。当 Redis 的内存占用超过了
maxmemory的设置值时,Redis 会根据所配置的
maxmemory-policy` 策略来选择哪些键进行置换或删除以释放内存空间。
以下是常见的 maxmemory-policy
的取值和每个值的作用:
noeviction
(默认值):当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Redis 将拒绝新的写操作,直到有足够的内存空间可用。这是一种保护性策略,它确保不会删除任何键,但可能会导致写操作失败。allkeys-lru
:当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Redis 会优先选择最近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的键进行删除。这是一种常见的置换策略,适用于内存中存储的大量键具有不同的访问频率的情况。allkeys-lfu
:当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Redis 会优先选择最不经常使用(Least Frequently Used)的键进行删除。此策略假设不经常访问的键可能是不需要的,适用于需要主要关注对频繁访问键的保留的情况。allkeys-random
:当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Redis 会随机选择要删除的键。这种策略是一种简单的随机删除策略,可以用于不需要特定的键置换顺序的情况。volatile-lru
:当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Redis 会优先选择最近最少使用的带有过期时间的键进行删除。这种策略适用于特定键具有过期时间,并且对过期键进行清理的需求较高的情况。volatile-lfu
:当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Redis 会优先选择最不经常使用的带有过期时间的键进行删除。和volatile-lru
类似,但是根据访问频率来确定键的优先级。volatile-random
:当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Redis 会随机选择要删除的带有过期时间的键。
maxmemory-policy
可根据您的具体需求进行配置,选择适合您应用程序的置换策略。请注意,设置不当的策略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性能问题,因此建议根据具体场景进行测试和评估。
(4)maxmemory-samples
- 设置样本数量,LRU算法和最小TTL算法都并非是精确的算法,而是估算值,所以你可以设置样本的大小,redis默认会检查这么多个key并选择其中LRU的那个。
- 一般设置3到7的数字,数值越小样本越不准确,但性能消耗越小。
- 设置为 10,那么 Redis 将会增加额外的 CPU 开销以保证接近真正的 LRU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