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如何应对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

引言

前两天在沸点里发起了一个讨论,面对职业生涯的担忧,出现最多的问题是

  • 失业了怎么办
  • 失业了去做什么

还有不少类似的问题:比如技术更新太快了,担心自己跟不上怎么办;AI发展这么快,会不会取代程序员。

其实网上关于一些出路的话题数不胜数:

  • 比如有人靠短视频一夜爆红,赶紧入局抖音和小红书
  • 还是去做点闲鱼或者别的副业,争取赚到一点外快
  • 还是投身知识付费,打造个人IP

我感觉这并不是大家想要知道的东西,因为这都是别人的答案,但人生不存在标准答案

看起来大家在讨论"失业",但我认为背后的真正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面对不确定性的思考路径,先来看看我们为什么会有对职业生涯不确定性的焦虑。

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焦虑

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从清晰到模糊

五六年前,几乎没有人担心程序员失业。那时候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进大厂、升高P、做架构、拿高薪。

招聘平台上机会令人眼花缭乱,互联网发展依然轰轰烈烈。

只要有基础的开发经验,准备好八股文,就也可以进入一些不错的公司,然后踏上初级到资深的成长路径。

但时代变了。

随着行业增速放缓、招聘岗位减少、频繁的"人员优化",还有年龄门槛提高,当下开发人员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几个现实:

  • 岗位减少;
  • 人员要求变高;
  • 上升通道模糊;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行业发展接近饱和。根据2024年12月的数据,互联网渗透率达到78.6%,增速放缓,需求收缩成为必然。

而这种变化,不只存在于程序员行业,这也是各行各业年轻人职场的主旋律。

程序员价值似乎变得"可被替代"

曾经深厚的技术能力是程序员的护城河,但随着AI的发展,程序员与从未接触过开发的人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填平。

我想无论你的技术能力多强,遇见问题你也会去问一问Chat GPT,有时候你甚至都不用描述你遇见什么问题,一个报错的截图就能让AI去帮你分析。

更何况AI 写代码、Copilot 自动补全、层出不穷的AI开发工具诞生,现在网上的一个说法是,曾经你需要5w员才能找到的顶级程序员,你现在只需要20美金就可以雇佣到了。

越来越多公司希望用"少数精英 + 自动化工具"完成更多的工作,研发人员的公司普遍较高,因此在一些对技术要求没有这么高的公司,削减研发一定是趋势。

技术思维的局限

程序员通常习惯于用"逻辑闭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思考:输入→处理→输出,bug → debug → ok。

这种思维方式虽然在写代码时非常有用,但在面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世界时,反而容易带来两种误区:

  • 第一个是过度依赖"确定性"解决方案。 想找到"最优语言""最火框架""保底职业路径",但现实世界没有完美解。未来是多变量博弈的结果,不是单一函数求值。
  • 第二个是忽略非技术因素的重要性很多程序员明明技术很强,却因为沟通不畅、不了解业务、缺乏影响力而陷入职场瓶颈。成长不仅是把代码写好,更是理解"代码背后的世界"。

技术思维让我们成为优秀的"解题者",但如果不升级思维方式,我们很难成为真正的"破局者"。

高手怎么应对不确定性

拆解与应对不确定性

既然谈到不确定性,影响职业生涯是有非常多的变量影响的。

就拿程序员来说,我们能够掌控的变量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业经验、技术能力,当然也有一些是我们不能控制变量,比如新技术变革、行业发展态势、经济形势等。

这么多变量加在一起,就算是一个数学公式,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个公式是很复杂的,那么对应到我们的真实工作生活,其复杂性就更不必说。

核心在于,对于你能控制的变量,不妨有计划的一项项去改进,如果你做的某一件事情,对与你想改进的地方没有帮助,那么不妨先放放别做。

对于不可控制的变量,我们不要试图去控制或者预测它们,因为我们做不到。

多年前大学毕业后,我选择留在了老家工作,后来和去北京的大学室友聊天时,我发现了我们之间在技术、眼界、薪资上的巨大差距。

因为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发展速度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不能寄期望于城市未来的发展,但是我可以选择在哪里工作。

因此最终选择离职,准备了大量的八股文,最后去北京工作。

你或许也已经发现了一些传统开发岗位已经趋于饱和,但是在AI、机器人、芯片领域却存在着大量的人才需求,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学习这些完全陌生的知识。

也许你会说这些AI相关的岗位对于学历、经验有着很高的要求,普通程序员很难直接转向这个方向的研发。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工作中的工作尝试着用AI来做一遍,起码把事务类、重复类的工作先解决掉再说。

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会取舍,无论是换公司还是换城市,或者走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都要放弃一些什么。

战胜认知偏误

认知偏误有很多种,今天我想说一点,心理学家对此叫做"自利性偏差"。

自利性偏差有两点,第一是如果这件事情我没做好,那肯定是因为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意外的缘故;第二是如果我做这件事情成功了,那肯定是因为我水平高。

客观的讲,虽然不像一些80后吃到了所有互联网的红利,我算是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末班车。17-22年在北上广深找工作并不难,不但互联网快速发展,而且出现了如大数据、P2P、区块链技术,如果把控好这些风口,无论是职位还是薪资,都可以快速提升。

但是那时候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认识到这种薪资和职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整体经济、行业发展乃至于公司业绩带来的。

自利性偏差或许会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让你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进而更可能在某一个职位上躺平。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识别运气和技艺,你说过去过去怎么工作这么好找,每次跳槽都能涨薪,现在怎么不行了?那可能是你处于时代红利期,是非常幸运的。

真正的能力,是即使行业不景气、红利消退,也能有清晰的目标、稳定的输出和不断增长的竞争力。

认清运气,提升技艺,才能穿越周期。

拥抱和增加不确定性

普通人刻意避免不确定性,但是勇敢的人应该主动拥抱不确定性。

主动拥抱,而不是不惧怕不确定性。

我认识的一个前同事,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刷刷招聘软件,了解行业要求和发展趋势,也会时不时面试来测试自己的竞争力。

既然我们明知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与其等着被动离开,不如主动保持战斗力。

当然,我们也并不一定一直做程序员。

现在有一句话很火,叫做主业求稳定,副业求发展,尝试各种各样的副业,就是在主动拥抱不确定性。

除了一部分特别热爱技术的在做开源项目、独立产品外,其实更多的朋友副业做的是和技术不相干的事情。

如果从现在开始,利用时间学习一个编程以外的技能,比如写作、销售、演讲、获客等能力,拥抱陌生领域带来的不确定性, 我想就不会只纠结程序员的未来发展了。

无论是担心现有公司能否稳定,还是担心未来程序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目标思维转变为选项思维,通过拥抱不确定性,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说在最后

如果你正在焦虑当前的工作、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不妨换一个视角:

  • 放下寻找"唯一解"的执念;
  • 识别并增强自己可控的变量;
  • 主动为自己增加新的可能性。

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从来都不只是"技术",而是我们面对变化的反应力与创造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成为你面对不确定性的一点微光。

这是东东拿铁的第76篇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如果你喜欢这篇的内容,欢迎点赞、转发或留言。也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更多有关程序员成长、职业认知、AI时代破局的话题。

相关推荐
AI绘画哇哒哒14 小时前
实战:SQL统一访问200+数据源,构建企业级智能检索与RAG系统(下)
人工智能·sql·深度学习·学习·ai·程序员·大模型
AI大模型15 小时前
别再把RAG当记忆:这5个开源引擎让AI真正会记住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15 小时前
彻底搞懂大模型“预训练”和“微调”
程序员·llm·agent
Olaf_n15 小时前
SpringBoot自动装配
spring boot·后端·程序员
AI大模型16 小时前
Agent发展趋势?信通院发布“2025智能体十大关键词”
程序员·llm·agent
程序员鱼皮18 小时前
我用 AI 做了个小程序,治好了我的学习焦虑症!
程序员·ai编程·trae
SimonKing19 小时前
SpringBoot多模板引擎整合难题?一篇搞定JSP、Freemarker与Thymeleaf!
java·后端·程序员
大模型教程2 天前
全面对比主流大模型,了选对大模型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2 天前
谷歌官方出品建议人手一份!万人收藏的提示词工程指导白皮书(附中文版)!
程序员·llm·agent
AI大模型2 天前
狂揽 133K Star!优质开源AI项目-提示词指南/提示词工程
程序员·llm·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