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盘空间管理
磁盘路径:/dev/sdb(或vdb)
> 两种分区模式:MBR(最大支持2.2T,超过崩溃)、GPT
>
> 每个磁盘都需要一个分区表记录
MBR:分区表64字节,每个分区最少需要16字节记录内容,所有MBR最多划分4个主分区
> 分区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其中
>
> 主分区响应速度最快利于备份
>
> 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也不能直接存储数据
>
> 逻辑分区用于主分区不够用(要求划分4个以上的分区)时使用
>
> MBR的两种分区思路:1~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下划分众多逻辑分区)
| 主分区 | 主分区 | 主分区 | 扩展分区 |
| ------ | ------ | ------ | -------- |
| | | | 逻辑分区 |
| | | | 逻辑分区 |
| | | | ...... |
| | | | 逻辑分区 |
GPT:相比于前者突破了64字节的分区表限制,最多支持128个主分区,最大支持18EB(TB²)的硬盘
> 分区类型:只有主分区,GPT的分区思路全部都是主分区
lsblk 查看当前硬盘名称
fdisk [硬盘路径] 创建分区,eg:fdisk /dev/vdb
mkfs.[ext4/xfs等] [分区路径] 格式化命令,eg:mkfs.xfs /dev/vdc1
-f 强制格式化文件系统
blkid [分区路径] 查看文件系统类型,eg:blkid /dev/vdc1
df [-参数] [挂载点] 查看硬盘使用详细情况
-h
自动挂载
配置文件:/etc/fstab
> 设备路径或唯一标识(UUID):挂载点(绝对路径):设备文件系统类型:挂载参数:备份标记(0表示不备份):检测顺序(0不检测,1优先检测,2非优先检测)
>
> fstab文件中,若设备路径书写错误会导致无法开机,其他写错可以开机。无法开机的解决方法是等待linux开机显示最小安装字符界面,输入root密码(不显示)修改fstab文件,最后重启
mount -a 立即挂载fstab中书写的所有分区(只会检测分区,不包含交换空间)
强制刷新分配表:partprobe 若分区加载刷新后还是错误显示,reboot重启
二、交换空间(虚拟内存)
> 任意分卷、任意分区模式都可以作为交换空间,分区类型中除扩展分区以外都可以作为交换空间
格式化交换空间:mkswap [/分区路径]
查看组成交换空间的成员信息:swapon 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swapon [/分区路径] 启用交换空间
swapoff [/分区路径] 停用交换空间
-a 检测fstab中书写的所有交换空间并挂载(不用跟分区路径)
> free -h 查看交换空间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