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现代水利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控和评估大坝结构安全状况的技术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水库大坝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旨在确保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预防潜在风险。
系统构成
感知系统:安装在水库大坝关键部位的各类感知设备,包括GNSS接收机、流量计、水位传感器、渗流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器、用于监测水雨情、位移、沉降、渗流、应力、温度等参数。
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负责收集传感器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常用的传输方式有有线传输(如光纤、电缆)和无线传输(如 GPRS、4G/5G、卫星通信)。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生成报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大坝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和预测。
监控中心: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由计算机、服务器、显示屏等设备组成,工作人员可在此对大坝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计讯物联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内容
变形监测:包含大坝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裂缝等监测内容,用以判断大坝在水压力、自重等荷载作用下是否发生过大的变形,影响结构安全。
渗流监测:监测大坝的渗流压力、渗流量、渗透水的水质等,分析渗流是否异常,是否存在管涌、流土等渗透破坏的迹象。
应力应变监测:对大坝混凝土、坝基和坝肩的岩土体等的应力应变进行监测,掌握大坝结构内部的受力状态,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水雨情监测:主要监测水库的水位、水温、气温、降雨量等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大坝的安全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分析大坝安全状态的重要依据。
计讯物联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优势特点
全方位监控,守护水库大坝安全
包括大坝安全状态、环境气象等水雨情状况,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大坝的多项运行参数,包括位移、渗流、应力、温度等,以及水位、流量、降雨量等环境参数,实现对大坝安全的全面监测。
实时监控、智能分析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遥感技术等实时采集大坝的位移、渗流、应力、水位、气象等关键数据,构建动态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大坝状态的全时域可视化监控。

精准预测与科学决策
数字孪生平台可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坝体响应(如极端降雨、地震、超标准洪水),预测大坝的长期稳定性和极端事件下的安全阈值,为应急预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仿真优化调度方案(如蓄水、泄洪策略),平衡防洪、发电、生态等多目标需求。
增强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
结合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可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如裂缝扩展、渗漏异常、结构变形等),一旦监测到异常,会立即触发预警机制,为应急响应争取时间,降低溃坝等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避免或减少大坝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水资源优化与智慧调度
整合流域水文、气象、生态等多源数据,实现水库群的联合智能调度,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干旱或洪涝灾害影响。支持"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体系,增强流域综合管理能力。
远程监控、智能化监管
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监测系统将具备更强的远程监控能力,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查看大坝的监测数据和运行状态,同时实现数据的跨区域、跨部门共享,提高了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