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Python补充知识

1 函数
1.1 语法格式

创建函数/定义函数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函数名(形参列表):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

调用函数/使用函数

python 复制代码
函数名(实参列表)           // 不考虑返回值
返回值 = 函数名(实参列表)   // 考虑返回值

注意:

  • 函数定义并不会执行函数体内容,必须要调用才会执行,调用几次就执行几次
  • 函数必须先定义, 再使用
1.2 函数参数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 可以在 ( ) 中指定 "形式参数" (简称 形参),然后在调用的时候,由调用者把 "实际参数" (简称 实参) 传递进去。

这样就可以做到一份函数,针对不同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实例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calcSum(beg, end):
    sum = 0
    for i in range(beg, end + 1):
        sum += i
    print(sum)
    

sum(1, 100)
sum(300, 400)
sum(1, 1000)

上面的代码中, beg, end 就是函数的形参, 1, 100 / 300, 400 就是函数的实参。

在执行 sum(1, 100) 的时候, 就相当于 beg = 1, end = 100 , 然后在函数内部就可以针对 1- 100 进行运算。

在执行 sum(300, 400) 的时候, 就相当于 beg = 300, end = 400,然后在函数内部就可以针对 300-400 进行运算。

注意:

  • 一个函数可以有一个形参, 也可以有多个形参,也可以没有形参

  • 一个函数的形参有几个,那么传递实参的时候也得传几个,保证个数要匹配

  • 和 C++ / Java 不同,Python 是动态类型的编程语言,函数的形参不必指定参数类型,换句话说,一个函数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test(a):
        print(a)
    
    test(10)
    test('hello')
    test(True)
1.3 函数返回值

函数的参数可以视为是函数的 "输入",则函数的返回值,就可以视为是函数的 "输出" 。

此处的 "输入","输出" 是更广义的输入输出,不是单纯指通过控制台输入输出。

可以把函数想象成一个 "工厂"。工厂需要买入原材料,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

函数的参数就是原材料,函数的返回值就是生产出的产品。

代码示例:

python 复制代码
#代码1
def calcSum(beg, end):
    sum = 0
    for i in range(beg, end + 1):
        sum += i
    print(sum)
    
calcSum(1, 100)

#代码2
def calcSum(beg, end):
    sum = 0
    for i in range(beg, end + 1):
        sum += i
    return sum

result = calcSum(1, 100)
print(result)

这两个代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直接在函数内部进行了打印,后者则使用 return 语句把结果返回给函数调用者,再由调用者负责打印。

  • 一个函数中可以有多个 return 语句。

    python 复制代码
    # 判定是否是奇数
    
    def isOdd(num):
        if num % 2 == 0: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result = isOdd(10)
    print(result)
  • 执行到 return 语句,函数就会立即执行结束,回到调用位置。

    python 复制代码
    # 判定是否是奇数
    def isOdd(num):
        if num % 2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result = isOdd(10)
    print(result)

    如果 num 是偶数, 则进入 if 之后, 就会触发 return False , 也就不会继续执行 return True

  • 一个函数是可以一次返回多个返回值的。使用 , 来分割多个返回值。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getPoint():
        x = 10
        y = 20
        return x, y
    
    a, b = getPoint()
  • 如果只想关注其中的部分返回值,可以使用 _ 来忽略不想要的返回值。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getPoint():
        x = 10
        y = 20
        return x, y
    
    _, b = getPoint()

补充:

  • 在C语言中如果想在函数内部,改变全局变量的值可以直接修改。

    c 复制代码
    // 声明全局变量 x
    int x = 20;
    
    void test() {
        // 修改全局变量 x
        x = 10;
    
        // 打印函数内部的 x
        printf("函数内部 x = %d\n", x);
    }
    
    int main() {
        // 调用 test 函数
        test();
    
        // 打印函数外部的 x
        printf("函数外部 x = %d\n", x);
    
        return 0;
    }

    在Python中如果想在函数内部,修改全局变量的值,需要使用global关键字进行声明

    python 复制代码
    x = 20
    
    def test():
        global x
        x = 10
        print(f'函数内部 x = {x}')
    
    test()
    print(f'函数外部 x = {x}')

    如果此处没有 global , 则函数内部的 x = 10 就会被视为是创建一个局部变量 x, 这样就和全局 变量 x 不相关了

1.4 函数栈帧

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在 Python 中会使用一个特定的数据结构来表示,称为函数调用栈 。每次函数调用,都会在调用栈里新增一个元素,称为 栈帧

可以通过 PyCharm 调试器看到函数调用栈和栈帧。

在调试状态下,PyCharm 左下角一般就会显示出函数调用栈。

每个函数的局部变量, 都包含在自己的栈帧中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a():
    num1 = 10
    print("函数 a")

def b():
    num2 = 20
    a()
    print("函数 b")

def c():
    num3 = 30
    b()
    print("函数 c")

def d():
    num4 = 40
    c()
    print("函数 d")

d()
1.5 参数默认值

Python 中的函数,可以给形参指定默认值

带有默认值的参数,可以在调用的时候不传参

代码示例:计算两个数字的和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add(x, y, debug=False):
    if debug:
        print(f'调试信息: x={x}, y={y}')
    return x + y

print(add(10, 20))

print(add(10, 20, True))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30
调试信息:x=10, y=20
30

此处 debug=False 即为参数默认值。当不指定第三个参数的时候,默认 debug 的取值即为 False。

**注意:**带有默认值的参数需要放在没有默认值参数的后面。

1.7 关键字参数

在调用函数的时候,需要给函数指定实参。一般默认情况下是按照形参的顺序,来依次传递实参的。

但是也可以通过关键字参数,来调整这里的传参顺序,显式指定当前实参传递给哪个形参。

示例代码:

c 复制代码
def test(x, y):
    print(f'x = {x}')
    print(f'y = {y}')

test(x=10, y=20)
test(y=100, x=200)

运行结果:

c 复制代码
x = 10
y = 20
x = 200
y = 100

形如上述 test(x=10, y=20) 这样的操作,即为关键字参数。

2 列表和元组
2.1 列表和元组的定义

编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变量,来保存/表示数据。

如果代码中需要表示的数据个数比较少,直接创建多个变量即可。

python 复制代码
num1 = 10
num2 = 20
num3 = 30
......

但是有的时候,代码中需要表示的数据特别多,甚至也不知道要表示多少个数据。这个时候, 就需要用到列表。

列表是一种让程序员在代码中批量表示/保存数据的方式

就像去超市买辣条, 如果就只是买一两根辣条,那直接拿着辣条就走了。

但是如果一次买个十根八根的,这个时候用手拿就不好拿,超市老板就会给我们个袋子。这个袋子,就相当于列表。

元组和列表相比,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列表中放哪些元素可以修改调整,元组中放的元素是创建元组的时候就设定好的,不能修改调整。

列表就是买散装辣条,装好了袋子之后,随时可以把袋子打开,再往里多加辣条或者拿出去一些辣条。

元组就是买包装辣条,厂家生产好了辣条之后,一包就是固定的这么多,不能变动了。

2.2 创建列表
  • 创建列表主要有两种方式,[ ] 表示一个空的列表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 ]#创建空列表(list)赋值给alist
    
    #这也是创建一个空列表,并将其赋值给变量 alist。list() 是调用 list 类的构造函数来创建一个空列表,和 [] 的作用是一样的
    alist = list()
    
    #打印alist类型,最终打印<class.'list'>
    print(type(alist))
  • 如果需要往里面设置初始值, 可以直接写在 [ ] 当中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直接使用 print 来打印 list 中的元素内容
    print(alist)
  • 列表中存放的元素允许是不同的类型

    python 复制代码
    #因为 list 本身是 Python 中的内建函数, 不宜再使用 list 作为变量名, 因此命名为 alist
    alist = [1, 'hello', True]
    print(alist)
2.3 访问下标
  • 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操作符 [ ] 来获取到列表中的任意元素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alist[2])#打印3

    **注意:**下标是从 0 开始计数的,因此下标为 2 ,则对应着 3 这个元素。

  • 通过下标不光能读取元素内容,还能修改元素的值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alist[2] = 100
    print(alist)#打印1,2,100,4
  • 如果下标超出列表的有效范围,会抛出异常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alist[100])
    #运行报错
  • 因为下标是从 0 开始的,因此下标的有效范围是 [0, 列表长度 - 1]。使用 len 函数可以获取到列表的元素个数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len(alist))#打印4
  • 下标可以取负数。表示 "倒数第几个元素"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alist[3])#打印4
    print(alist[-1])#打印4

    alist[-1] 相当于 alist[len(alist) - 1]

2.3 切片操作

通过下标操作是一次取出里面第一个元素。

通过切片, 则是一次取出一组连续的元素,相当于得到一个 子列表

  • 使用 [ : ] 的方式进行切片操作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alist[1:3])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2,3]

alist[1:3] 中的 1:3 表示的是 [1, 3) 这样的由下标构成的前闭后开区间。

也就是从下标为 1 的元素开始(2),到下标为 3 的元素结束(4),但是不包含下标为 3 的元素。

所以最终结果只有 2, 3

  • 切片操作中可以省略前后边界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alist[1:])        # 省略后边界, 表示获取到列表末尾
    print(alist[:-1])       # 省略前边界, 表示从列表开头获取
    print(alist[:])         # 省略两个边界, 表示获取到整个列表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2,3,4]
    [1,2,3]
    [1,2,3,4]
  • 切片操作还可以指定 "步长" ,也就是 "每访问一个元素后,下标自增几步"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5, 6, 7, 8, 9, 10]
    print(alist[::1])
    print(alist[::2])
    print(alist[::3])
    print(alist[::5])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2,3,4,5,6,7,8,9,10]
    [1,3,5,7,9]
    [1,4,7,10]
    [1,6]
  • 切片操作指定的步长还可以是负数,此时是从后往前进行取元素。表示 "每访问一个元素之后,下标自减几步"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5, 6, 7, 8, 9, 10]
    print(alist[::-1])
    print(alist[::-2])
    print(alist[::-3])
    print(alist[::-5])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0,9,8,7,6,5,4,3,2,1]
    [10,8,6,4,2]
    [10,7,4,1]
    [10,5]
  • 如果切片中填写的数字越界了,不会有负面效果。只会尽可能的把满足条件的元素过去到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alist[100:200])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
2.4 遍历列表
  •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 for 循环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for elem in alist:
        print(elem)
  • 使用 for 按照范围生成下标,按下标访问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for i in range(0, len(alist)):
        print(alist[i])
  • 使用 while 循环,手动控制下标的变化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i = 0
    while i < len(alist):
        print(alist[i])
        i += 1
2.5 新增元素
  • 使用 append 方法, 向列表末尾插入一个元素(尾插)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alist.append('hello')
    print(alis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2,3,4,'hello']
  • 使用 insert 方法, 向任意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insert 第一个参数表示要插入元素的下标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alist.insert(1, 'hello')
    print(alis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hello',2,3,4]

    PS:什么是 "方法" (method)

    方法其实就是函数。只不过函数是独立存在的,而方法往往要依附于某个 "对象"。

    像上述代码 alist.append ,append 就是依附于 alist,相当于是 "针对 alist 这个列表,进行尾插操 作"。

2.4 查找元素
  • 使用 in 操作符, 判定元素是否在列表中存在。返回值是布尔类型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2 in alist)
    print(10 in alis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True
    False
  • 使用 index 方法, 查找元素在列表中的下标。返回值是一个整数。如果元素不存在,则会抛出异常。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print(alist.index(2))
    print(alist.index(10))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3
    异常
2.5 查找元素
  • 使用 pop 方法删除最末尾元素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alist.pop()
    print(alis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2,3]
  • pop 也能按照下标来删除元素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alist.pop(2)
    print(alis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2,4]
  • 使用 remove 方法, 按照值删除元素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alist.remove(2)
    print(alis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3,4]
2.6 连接元素
  • 使用 + 能够把两个列表拼接在一起

    此处的 + 结果会生成一个新的列表。而不会影响到旧列表的内容。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blist = [5, 6, 7]
    print(alist + blist)#打印[1,2,3,4,5,6,7]
  • 使用 extend 方法, 相当于把一个列表拼接到另一个列表的后面

    a.extend(b) , 是把 b 中的内容拼接到 a 的末尾. 不会修改 b, 但是会修改

    python 复制代码
    alist = [1, 2, 3, 4]
    blist = [5, 6, 7]
    
    alist.extend(blist)
    print(alist)#打印[1,2,3,4,5,6,7]
    print(blist)#打印[5,6,7]
2.7 关于元组

元组的功能和列表相比,基本是一致的。元组使用 ( ) 来表示

python 复制代码
atuple = ( )
atuple = tuple()

元组不能修改里面的元素,列表则可以修改里面的元素

因此,像读操作,比如访问下标,切片,遍历,in,index,+ 等,元组也是一样支持的。但是,像写操作,比如修改元素,新增元素,删除元素,extend 等,元组则不能支持。

另外,元组在 Python 中很多时候是默认的集合类型。例如,当一个函数返回多个值的时候

元组不能修改里面的元素, 列表则可以修改里面的元素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getPoint():
   return 10, 20

result = getPoint()
print(type(resul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class 'tuple'>#此处的 result 的类型, 其实是元组

问题来了,既然已经有了列表,为啥还需要有元组?

元组相比于列表来说,优势有两方面:

有一个列表,现在需要调用一个函数进行一些处理。但是你有不是特别确认这个函数是否会把你的列表数据弄乱。那么这时候传一个元组就安全很多。

马上要讲的字典,是一个键值对结构,要求字典的键必须是 "可hash对象" (字典本质上也 是一个hash表)。而一个可hash对象的前提就是不可变。因此元组可以作为字典的键,但是列表不行。

3 字典
3.1 字典介绍

字典是一种存储 键值对 的结构.

什么是键值对? 这是计算机/生活中一个非常广泛使用的概念。

把 键(key) 和 值(value) 进行一个一对一的映射,然后就可以根据键,快速找到值。

举个栗子,学校的每个同学, 都会有一个唯一的学号。

知道了学号,就能确定这个同学。

此处 "学号" 就是 "键"。这个 "同学" 就是 "值"

3.2 创建字典
  • 创建一个空的字典. 使用 { } 表示字典

    python 复制代码
    a = { }
    b = dict()
  • 也可以在创建的同时指定初始值

  • 键值对之间使用 ,分割,键和值之间使用:分割。 (冒号后面推荐加一个空格)

  • 使用 print 来打印字典内容

python 复制代码
#代码更美观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

print(studen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id':1, 'name': 'zhangsan'}
3.3 查找key
  • 使用 in 可以判定 key 是否在 字典 中存在。返回布尔值。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
    
    print('id' in student)
    print('score' in studen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True
    False
  • 使用 [ ] 通过类似于取下标的方式,获取到元素的值。只不过此处的 "下标" 是 key。 (可能是整数, 也可能是字符串等其他类型)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
    
    print(student['id'])
    print(student['name'])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1
    zhangsan
  • 如果 key 在字典中不存在, 则会抛出异常

3.4 增加/修改元素

使用 [ ] 可以根据 key 来新增/修改 value

  • 如果 key 不存在,对取下标操作赋值, 即为新增键值对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
    
    student['score'] = 90
    print(studen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id':1, 'name': 'zhangsan', 'score':90}
  • 如果 key 已经存在, 对取下标操作赋值, 即为修改键值对的值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score': 80
    
    }
    
    student['score'] = 90
    print(studen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id':1, 'name': 'zhangsan', 'score':90}
3.5 删除元素
  • 使用 pop 方法根据 key 删除对应的键值对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score': 80
    
    }
    
    student.pop('score')
    print(student)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id':1, 'name': 'zhangsan'}
3.6 遍历字典元素
  • 直接使用 for 循环能够获取到字典中的所有的 key, 进一步的就可以取出每个值了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score': 80
    
    }
    
    for key in student:
        print(key, student[key])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id 1
    name zhangsan
    score 80
3.7 取出所有key和value
  • 使用 keys 方法可以获取到字典中的所有的 key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score': 80
    
    }
    
    print(student.keys())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dict_keys(['id', 'name', 'score'])

    此处 dict_keys 是一个特殊的类型,专门用来表示字典的所有 key。大部分元组支持的操作对于 dict_keys 同样适用。

  • 使用 keys 方法可以获取到字典中的所有的 key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score': 80
    
    }
    
    print(student.values())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dict_values(['1', 'zhangsan', '80'])

    此处 dict_values 也是一个特殊的类型,和 dict_keys 类似。

  • 使用 items 方法可以获取到字典中所有的键值对

    python 复制代码
    student = {
        'id': 1,
        'name': 'zhangsan',
        'score': 80
    
    }
    
    print(student.items())

    运行结果:

    python 复制代码
    dict_items([('id', 1), ('name', 'zhangsan'), ('scorre',80)])

    此处 dict_items 也是一个特殊的类型,和 dict_keys 类似。

相关推荐
亿牛云爬虫专家41 分钟前
Kubernetes下的分布式采集系统设计与实战:趋势监测失效引发的架构进化
分布式·python·架构·kubernetes·爬虫代理·监测·采集
iCxhust2 小时前
c# U盘映像生成工具
开发语言·单片机·c#
yangzhi_emo3 小时前
ES6笔记2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
花花鱼3 小时前
android studio 设置让开发更加的方便,比如可以查看变量的类型,参数的名称等等
android·ide·android studio
emplace_back4 小时前
C# 集合表达式和展开运算符 (..) 详解
开发语言·windows·c#
jz_ddk4 小时前
[学习] C语言数学库函数背后的故事:`double erf(double x)`
c语言·开发语言·学习
萧曵 丶4 小时前
Rust 所有权系统:深入浅出指南
开发语言·后端·rust
xiaolang_8616_wjl4 小时前
c++文字游戏_闯关打怪2.0(开源)
开发语言·c++·开源
收破烂的小熊猫~4 小时前
《Java修仙传:从凡胎到码帝》第四章:设计模式破万法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