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Linux中的线程控制:多线程编程的实战技巧

个人主页:chian-ocean

文章专栏-Linux

前言:

POSIX线程(Pthreads) 是一种在 POSIX 标准下定义的线程库,它为多线程编程提供了统一的接口,主要用于 UNIX 和类 UNIX 系统(如 Linux、MacOS 和 BSD 等)。POSIX 线程(Pthreads)允许程序在多个处理器上并行运行,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尤其在多核处理器环境中。

监控线程的bash

cpp 复制代码
while :; do ps -aL | head -1 ; ps -aL | grep thread ; sleep 1;done

线程的控制

  • 与线程有关的函数构成了⼀个完整的系列,绝⼤多数函数的名字都是以pthread_打头的
  • 要使⽤这些函数库,要通过引⼊头⽂ pthread.h
  • 链接这些线程函数库时要使⽤编译器命令的"-lpthread"选项

线程的创建(pthread_create)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void *(*start_routine)(void *), void *arg);

参数解析:

  1. pthread_t *thread :指向 pthread_t 类型的变量,这个变量将存储新线程的 ID。
  2.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指向 pthread_attr_t 类型的指针,它包含了新线程的属性(如栈大小、调度策略等)。如果传入 NULL,则使用默认属性。
  3. void *(*start_routine)(void *) :这是一个指向线程执行函数的指针,该函数接收一个 void* 类型的参数,并返回 void* 类型的结果。
  4. void *arg :这是传递给 start_routine 函数的参数,允许你向线程传递数据。

示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pthread.h>    

using namespace std;    

// 线程函数
void* mythread(void* args)
{
    // 创建一个循环,子线程会打印 6 次
    for(int i = 0; i < 6; i++) 
    {
        sleep(1);                // 让线程睡眠 1 秒钟,模拟任务的执行
        cout << "Child Thread" << endl;  // 打印"Child Thread",表示子线程在运行
    }
    
    return nullptr;
}

// 主函数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 定义一个线程ID变量

    // 创建子线程,线程的执行函数是 mythread,其他参数为默认值
    pthread_create(&tid, nullptr, mythread, nullptr);

    // 主线程执行,循环 6 次
    for(int i = 0; i < 6; i++) 
    {
        cout << "Main Thread" << endl; // 打印"Main Thread",表示主线程在运行
        sleep(1);                // 让主线程睡眠 1 秒钟
    }

    // 等待子线程完成执行
    pthread_join(tid, nullptr);  // 阻塞等待 tid 线程执行完毕

    return 0;  // 程序正常退出
}
  • pthread_create() :用于创建一个新的线程,mythread 是新线程的执行函数。该函数接受参数 nullptr,表示没有传递任何参数给线程。
  • pthread_join(tid, nullptr) :等待线程 tid 执行完成,pthread_join 阻塞主线程,直到子线程执行完毕。

打印结果:

线程退出

pthread_join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
参数说明:
  • pthread_t thread:要等待结束的线程 ID。
  • void **retval :用于存储线程返回值的指针。如果不需要返回值,可以将其设置为 NULL
功能描述:
  • pthread_join() 函数使得调用该函数的线程(通常是主线程)阻塞,直到指定的线程(由 thread 参数指定)执行完毕。
  • 当线程结束后,系统会回收该线程的资源。如果 retval 不为 NULL,线程的返回值将被存储在 retval 指向的位置。
示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pthread.h>

using namespace std;

// 子线程的执行函数
void* mythread(void*args)
{
    // 循环6次,每次打印一次信息,并且每次暂停1秒
    for(int i = 0 ; i < 6 ;i++) 
    {
        sleep(1);  // 休眠1秒钟
        cout << "Child Thread is running ...." << endl;  // 输出子线程运行的提示
    }

    // 返回一个值100,并强制转换为 void* 类型
    return (void*)100;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 定义一个线程ID变量

    // 创建子线程,传入 mythread 函数作为线程执行的函数,参数为 nullptr
    pthread_create(&tid, nullptr, mythread, nullptr);

    // 主线程运行6次,每次输出一次信息,并且每次暂停1秒
    for(int i = 0 ; i < 6 ;i++) 
    {
        cout << "Main Thread is running .." << endl;  // 输出主线程运行的提示
        sleep(1);  // 休眠1秒钟
    }

    void* retval;  // 声明一个指向 void 的指针,用于接收子线程的返回值

    // 等待子线程结束,并将子线程的返回值存储到 retval 中
    pthread_join(tid, &retval);

    // 输出子线程的返回值,将其强制转换为整数类型并输出
    cout << (int64_t)retval << endl;  // 输出子线程的返回值,转换为整数

    return 0;
}
程序流程:
  1. 并发输出:主线程和子线程的输出交替进行,打印在终端上时会交替显示 "Main Thread is running ..." 和 "Child Thread is running ..."。
  2. 同步 :主线程通过 pthread_join() 等待子线程完成,并获取子线程的返回值。
  3. 线程返回值 :子线程通过 return (void*)100 返回一个 void* 类型的值,主线程通过 pthread_join() 捕获该返回值并输出。

打印:

pthread_exit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pthread.h>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参数说明
  • retval:这是一个指针,线程退出时可以返回的值。该值可以被其他线程通过 pthread_join 获取,用来传递线程的退出状态或其他信息。
  • 注意:retval 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指针,通常是一个线程退出的状态信息。
示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pthread.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ythread(void* args)  // 线程函数
{
    // 子线程执行的操作,循环输出 "Child Thread is running ...."
    for (int i = 0; i < 6; i++) 
    {
        sleep(1);  // 每次休眠1秒
        cout << "Child Thread is running ...." << endl;
    }

    // 输出结束前的信息
    cout << "Child  Pthread_exit" << endl;

    // 使用 pthread_exit 显式退出线程并返回一个状态码 100
    pthread_exit((void*)100);

    // 这一行代码不会被执行到,因为 pthread_exit 已经退出线程
    return (void*)100;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 声明一个线程标识符

    // 创建线程
    pthread_create(&tid, nullptr, mythread, nullptr);

    // 主线程执行的操作
    for (int i = 0; i < 6; i++) 
    {
        cout << "Main Thread is running .." << endl;
        sleep(1);  // 每次休眠1秒
    }

    // 主线程休眠,确保子线程有时间执行
    sleep(8);  // 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毕

    // 主线程结束前输出信息
    cout << "main return " << endl;

    return 0;  // 程序结束
}
程序流程
  • 程序运行时,子线程和主线程会交替输出 "Child Thread is running ..." 和 "Main Thread is running ..."。
  • 主线程执行完成它的循环后,调用 sleep(8) 来等待子线程的执行。此时,子线程已经执行完它的循环,并通过 pthread_exit 显式退出。
  • 由于没有在主线程中调用 pthread_join(),主线程并没有等待子线程完成,它只是通过 sleep(8) 暂停一段时间,确保子线程有足够的时间结束。

打印:

pthread_cancal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参数说明
  • pthread_t thread:目标线程的线程 ID(TID),即你希望取消的线程。
功能描述
  • pthread_cancel 用于向指定的线程发送取消请求。调用此函数后,目标线程会接收到取消请求,并在合适的时机响应取消请求。
返回值
  • 返回 0 表示成功,其他返回值表示失败,通常是因为无法取消线程(如线程已经结束等)。
示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pthread.h>
#include<vector>
#include<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 Hex函数,用于将整数转换为十六进制字符串
string Hex(int data)
{
    char buff[1034] = {0};

    // snprintf用于将整数data转换为十六进制字符串
    snprintf(buff,sizeof(buff),"0x%x",data);

    return buff;
}

// 线程函数,打印每个线程的整数值
void* mythread(void* args)
{
    // 将传入的参数指针转换为整型指针
    int* i = (int*)args;
    
    while(true) // 无限循环,模拟线程的持续运行
    {
        sleep(1);  // 每次休眠1秒
        cout << "thread: " << *i  << endl;  // 输出线程ID(即传递给线程的值)
    }

    return (void*)100;  // 返回一个指针类型的值,通常线程退出时返回状态
}

int main()
{
    // 定义一个 vector 来存储线程ID
    vector<pthread_t> th;

    // 创建4个线程
    for(int i = 0; i < 4; i++)
    {
        pthread_t tid;  // 定义一个线程ID变量
        // 创建线程,将线程ID、线程函数(mythread)以及传递给线程的参数(i的地址)传入
        pthread_create(&tid, nullptr, mythread, &i);
        // 将线程ID添加到线程容器中
        th.push_back(tid);
    }

    cout << "ready calcel" << endl;
    sleep(3);  // 休眠3秒,等待线程输出

    // 取消每个创建的线程
    for(int i = 0; i < th.size(); i++)
    {
        cout <<"calcel: thread "  << i <<endl;  // 输出正在取消的线程编号
        pthread_cancel(th[i]);  // 取消对应的线程
    }

    sleep(1);  // 稍等1秒,确保线程能够响应取消请求
    cout << "main return "<<endl;  // 输出主线程返回信息

    return 0;  // 程序结束
}
程序流程
  • ** 主线程创建子线程:**主线程使用 pthread_create() 创建 4 个子线程,每个子线程打印传递给它的整数值(即循环中的 i),并在每秒打印一次。

  • **线程输出:**每个线程在无限循环中每秒输出 thread: <value>,其中 <value> 是它收到的整数(传递给线程的 i)。

  • **主线程等待:**主线程在创建完线程后,休眠 3 秒,允许线程输出信息。

  • **取消线程:**主线程在 3 秒后调用 pthread_cancel() 来取消所有 4 个线程,每个线程被取消后,它会终止执行(线程的退出取决于它们在什么地方被取消)。

  • **程序结束:**主线程输出 "main return" 并结束,程序执行完毕。

打印:

线程分离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参数

  • thread:要设置为分离状态的线程 ID。

功能描述

  • 功能描述pthread_detach 用于将一个线程设置为 分离状态 。当线程被设置为分离状态后,线程在完成执行时会自动释放资源,而不需要其他线程显式地调用 pthread_join() 来清理线程资源。

示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clude<pthread.h>
#include<vector>
#include<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 Hex函数:将整数转换为十六进制字符串
string Hex(int data)
{
    char buff[1034] = {0};
    snprintf(buff, sizeof(buff), "0x%x", data);  // 将整数以十六进制格式转换成字符串
    return buff;
}

// 线程函数
void* mythread(void* args)
{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 将当前线程设置为分离状态
    int* i = (int*)args;  // 将传入的参数指针转换为整型指针
    int n = 3;
    
    // 循环打印线程编号(传递给线程的值),共打印3次
    while(n--)
    {
        sleep(1);  // 每次循环休眠1秒
        cout << "thread: " << *i << endl;  // 输出线程的编号
    }
    
    return (void*)100;  // 线程返回值
}

int main()
{
    vector<pthread_t> th;  // 用于存储线程ID的容器
    cout << "线程的创建" << endl;

    // 创建4个线程
    for(int i = 0; i < 4; i++)
    {
        pthread_t tid;
        pthread_create(&tid, nullptr, mythread, &i);  // 创建线程并传递 i 的地址作为参数
        th.push_back(tid);  // 将创建的线程ID加入到线程容器中
    }

    sleep(10);  // 主线程休眠10秒,确保所有子线程能运行完

    cout << "main return " << endl;
    return 0;  // 主程序结束
}

程序执行流程:

  1. 主线程通过 pthread_create 创建 4 个子线程,每个子线程都会执行 mythread 函数。
  2. 每个子线程会打印 3 次其编号(线程的参数),并在每次打印后休眠 1 秒。
  3. 主线程休眠 10 秒,以确保子线程有足够的时间打印信息。
  4. 每个子线程在完成执行后会自动退出并释放资源,因为它们是分离线程(调用了 pthread_detach)。
  5. 主线程输出 "main return" 并结束。

打印:

  • 以上的代码没有实现同步,可能会导致错乱打印。
相关推荐
BASIS-Jack7 分钟前
SAP IAS云产品简介
运维
周天天9 分钟前
linux 服务器一步部署jar包,并设置开机自启动和使用systemcl进行服务管理
运维·自动化运维
翻滚吧键盘19 分钟前
在 Debian 12 中恢复被删除的 smb.conf 配置文件
运维·数据库·debian
RenderNow20 分钟前
深耕ffmpeg系列之AVPacket
linux
BranH26 分钟前
Linux系统中的网络管理
linux·运维·服务器
工画师37 分钟前
Xray 部署记录
运维
珹洺41 分钟前
Jsp技术入门指南【九】详细讲解JSTL
java·linux·开发语言·前端·jsp
梁萌1 小时前
DevOps-文章目录
运维·devops
网络之路Blog1 小时前
【实战中提升自己】内网安全部署之dot1x部署 本地与集成AD域的主流方式(附带MAC认证)
服务器·安全·网络之路一天·华为华三数通基础·华为华三网络基础
极小狐2 小时前
极狐GitLab 账号限制有哪些?
运维·ssh·gitlab·github·极狐gi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