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区域边界路由器,连接两个不同区域的设备就称为ABR(不同厂商不同,定义很模糊)
AS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引入了外部路由,将不是自治系统外部的不是OSPF路由的条目变成OSPF路由条目的路由器就称为ASBR
IR:内部路由器,所有接口都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称为IR
OSPF 区域:
OSPF的区域划分是在路由器上,在OSPF中规定area id等于0的区域,是OSPF的骨干区域,area id非0的区域都属于OSPF的非骨干区域。

3 类 LSA :
区域间路由计算依赖 3 类LSA进行完成,3类LSA由ABR进行产生,在一个区域内部泛洪,当三类LSA传递到其他区域的时候,adv cost会重新进行计算。
R3\]display ospf lsdb summary 1.1.1.1 //查看3类LSA |----------------------------------------------------------------------------------------------------------------------------------------------------------------------------------------------------------------------------------------------------------------------------------------------------------------------------------------------------------------------------| | 3类LSA | |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3.3.3.3 Area: 0.0.0.0 Link State Database Type : Sum-Net LSA的类型,3类LSA固定取值为Sum-Net Ls id : 1.1.1.1 链路状态id,3类LSA中取值为区域间路由器的路由前缀 Adv rtr : 2.2.2.2 通告者,那台路由器产生的3类LSA,取值就是哪台路由器的RID Ls age : 205 Len : 28 Options : E seq# : 80000001 chksum : 0xb45 Net mask : 255.255.255.255 区域间路由的掩码信息 Tos 0 metric: 1 用于描述ABR到达目的网络的cost值 Priority : Medium | **ABR** **(区域边界路由器)** ABR在华为设备中的地址:连接了多个区域,并且有一个活动的接口(up的接口)处于骨干区域的路由器叫做ABR。 注释:在华为设备的实现中,当在OSPF进程下创建了多个区域,就会在产生的1类LSA中将ABR置位。 ABR自白:ABR会在自身的一类LSA中,表面自己是一台ABR。 ABR的行为: 1. 将直连区域内的1类和2类LSA,转换为3类LSA,传递到其他区域。 2. 将骨干区域内的3类LSA,转换成非骨干区域内的3类LSA。 在上图R5设备上查看R4产生的一类LSA时,会显示R4为ABR  同时在R4接口上的抓包中,1类LSA中的B置位为1  **区域间的路由计算:** 路由条目计算:通过3类LSA中携带的LS id 和Net mask计算出网络号和掩码信息。 cost计算:自身到达ABR的cost 加 ABR到达目的网络的cost得出。 下一跳计算:自身SPF树中,最短路径的下一跳,即为区域间路由的下一跳。 说区域间的路由计算,路由器会把3类LSA当作ABR上的一个叶子信息。 **域间路由环路的产生:**  区域间路由防环原则: 1. 为了防止OSPF区域间路由环路,定义出了ABR这种设备角色,并且定义区域间路由的转换,只能由ABR完成,而ABR是连接到骨干区域的,所以在OSPF区域设计要保证分骨干区域只与骨干区域相连。 2. ABR不会将非骨干区域的3类LAS传递到骨干区域 ABR在骨干区域存在邻居的时候不会计算非骨干的3类LSA 如果骨干区域不存在邻居将会计算非骨干区域的LSA,但是依然不会将非骨干的3类LSA传回骨干区域 3. 无论COST值如何,1、2类LSA优于3类LSA 水平分割原则: OSPF的水平分割实质上是基于OSPF的区域划分和第三类LSA即区域间路由传递。 OSPF的水平分割主要有四点: 1. 通过三类LSA,普通区域的内部路由可以传递到骨干区域,骨干区域的路由也可以传递到非骨干区域 2. 普通区域的路由不可以直接传递到其他非骨干区域 3. 普通区域从骨干区域学习到的路由哦不可以传递到其他区域(包含骨干区域) 4. 骨干区域从一个普通区域学习到的路由不可以直接传回到该普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