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对象
- 上级,对上。
- 同事,平级。
- 客户,对外。
把对方拉入他舒适和熟悉的沟通场景,并把我认为是场景中的一份子,然后成为一路人。这样可以自然而然的产生拉近距离的感觉,还会激发他人性中的善意。
和上级对焦
公司人员呈金字塔分布,领导和一线人员接触的信息、思考的视角不一样,所以领导说的话,在他脑子里和员工脑子里的可能是两种理解。
基本原则: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纠结事情孰对孰错。
挖掘信息在领导脑海里的理解
- 大方向上同意。复述领导的话,顺着老板的话往下说。
- 列举一些相关的案例。目的是把双方拉入都熟悉的场景里面,比如上个需求的案例,领导和员工都对需求有理解,这样就进入了熟悉的场景。
- 请领导根据列举的案例反馈。在列举完案例说说一句,老板您觉得呢?老板这时候就讲出了他的观点。
- 复述自己对领导观点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行动。面向未来,而不是过去追责。比如 B 项目出现了失误,那就说未来 C、D 项目不要出类似的问题。
- 在工作中做到,并跟老板定期反馈。询问是否有其他地方需要提点?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员工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委屈?
你说的对,但是在和领导没有建立基本的沟通机制和互相信任之前,和领导说一些你的想法,而且和领导想的不一样,没有说服力。你越说,就越像是狡辩。
所以需要通过上述 5 个步骤,先与领导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互信,这样再说出自己的想法,才有可信度。
帮助领导提升他的能力,这是向上管理的精髓。
双方互信足够高后,还在出现同样的问题,领导会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比如某个项目又有个邮件漏发了)
他再来找员工沟通,就会由责怪变为询问,因为他已经不太相信是你的问题,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由责怪为什么没发,变为询问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导致没发)
这时再说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说一些创新性、改革性的东西。(首先承认邮件没发是自己的问题,再说的确太忙了需要资源。)
打开通道;建立信任;讲不好听的话。顺序不要搞反了。
获得同事的支持(可能我经历得少,这种场景挺少见的)
具体场景
- 他有求于你
- 你有求于他
- 你们是竞争关系
把他拉入到他熟悉的场景中,让他认为你也在存在,营造一种他支持我 = 支持他自己的氛围。
基本原则:
- 大家是来打工挣钱的,只专注把事做好,不要扯人,尤其是不要让领导当判官,不要给领导找麻烦。
-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对他人的时间和精力保持尊重。
案例:
我正在处理重要且紧急的问题,同事请我帮忙看他的问题,怎么办?
- 真诚的说出别人的感受。
- 请对方共情。
- 真诚为对方,如果你是我你怎么做?
- 给出自己的意见,并承诺反馈时间。
平时结善缘,及时得善果。
案例:
如何和品牌部门同时打好关系?
- 平时找到认识机会,聊点对方熟悉的东西并夸夸,最后建立个关联。比如上次看到你们那氛围好好巴拉巴里...最后说句有时间去拜访下。
- 下次去的时候,带点坚果、糖果之类的小零食,自己也吃一袋,特意表明不是可以过来送吃的,然后就正常聊天,直到释放了当自己人信号,比如不那么客气。(重点做共情场景拉近、打开沟通通道、建立信任机制。)
- 再送点小零食牛肉干,在通道完全打开的时候,说出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