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daemon程序简单说就是Linux后台服务进程。
传统的、标准的创建方法:2次fork + setsid
详细步骤
-
进程1(父进程)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2,进程1退出。
1)这个步骤是为第二部做铺垫。
2)此时,进程1是进程组组长,调用setsid会失败,即无法创建新会话。
-
进程2,调用setsid,创建新会话session,目的是脱离进程1所在的session(通常是shell)。
1)新创建的进程2,不是组长,可以通过setsid创建新会话。进程2不是组长的原因,是因为继承了父进程进程1的pgid(进程1的pid),不是进程2自身pid。
2)目标是创建一个新session,脱离原来的session。
3)这样,原session的状态不会影响到daemon进程。
4)此时进程2是progress group和session的组长,可以获取终端(/dev/tty)。
如果拥有终端,就会收到终端生命周期的影响,可能收到SIGHUP信号。
要让daemon断绝一切杂念。
-
进程2再次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3,进程2退出。
1)进程2通过调用setsid成为进程组和session组长,通过fork由进程3继承了pgid和sid。
2)这样进程3就不是进程组和session的组长,不能调用setsid。
3)这样确保daemon进程无法获取/dev/tty。
4)结果是既脱离了session,也脱离的terminal,减少了外部事件的影响。
总结:
(1) 上述几个步骤的目的是让进程脱离原session和terminal终端。
(2) 第一个fork是为调用setsid做准备,创建新session,脱离原session。副作用:成为session和进程组长。
(3)第二次fork是为了消除第二部副作用,不再是组长,不能获得terminal终端。
调用setsid的说明:
- 进程组长不能调用:只能在不是进程组组长的进程中调用,进程组长通常是shell子进程,如果可以成功调用setsid,会导致session管理混乱。在组长进程中调用setsid返回-1, EPERM。
- 断开原会话和终端:调用setsid后,会断开进程和已有控制终端terminal的关联,断开和原有会话的关联。
- 创建新会话并成为组长:成功调用setsid后,创建新会话,调用进程成为会话组长和进程组长。
- 在容器中,可能需要CAP_SYS_ADMIN能力,才能调用setsid
- 调用setsid,进程中所有线程都会同步切换到新会话,需要确认逻辑正确性。
- 通常和fork一起使用,确保子进程不是进程组长
- 和systemd的管理方式冲突,如果使用systemd管理的后台服务进程,不用fork+setsid方式创建da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