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UDP

1、 与TCP的关键区别

特性 UDP TCP
连接方式 无连接 面向连接
可靠性 不可靠 可靠
数据顺序 不保证顺序 保证顺序
传输速度 更快 相对较慢
头部开销 8字节 20-60字节
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
适用场景 实时应用、广播/多播 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

2、UDP 报文结构

报文结构大致可以分为首部和载荷(需要传输的数据部分),首部又有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校验和几个部分,起大小都是 2 字节。

端口号:是一个无符号的整数,范围在 0~65535

UDP长度:这里的长度是表示的整个 UDP 的长度,所以一条 UDP 数据报的最大为 64 KB

校验和:验证 UDP 数据报在传输过程过程当中是否发生出错

3、理解 UDP 的 "不可靠"

应⽤层交给 UDP 多⻓的报⽂ , UDP 原样发送, 既不会拆分, 也不会合并;

⽤ UDP 传输100个字节的数据: • 如果发送端调⽤⼀次sendto, 发送100个字节, 那么接收端也必须调⽤对应的⼀次recvfrom, 接收100 个字节; ⽽不能循环调⽤10次recvfrom, 每次接收10个字节;

也就意味着 UDP 只管发送,不会管接没接受到。

4、UDP使⽤注意事项

我们注意到, UDP 协议⾸部中有⼀个16位的最⼤⻓度. 也就是说⼀个 UDP 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 64K(包含 UDP ⾸部). 然⽽64K在当今的互联⽹环境下, 是⼀个⾮常⼩的数字. 如果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超过64K, 就需要在应⽤层⼿动的分包, 多次发送, 并在接收端⼿动拼装;

5、为什么不扩容 UDP 长度

很多人有疑惑,既然两字节不够,把它改成 4 字节不就能解决,为什么不扩容呢?

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设计之初的定位为 "轻量级最小可行协议" ,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刻意保持其精简性,将复杂功能交由应用层实现。

而且互联网已经发展那么多年了,全球大大小小的设备都在遵守最初的协议,若现在扩容 ,将会使得,原来的设备无法解析数据报,产生错误。

所以我们可以的使用 TCP 来替代~~

相关推荐
{{uname}}4 小时前
利用WebSocket实现实时通知
网络·spring boot·websocket·网络协议
熊大如如4 小时前
Java 反射
java·开发语言
猿来入此小猿4 小时前
基于SSM实现的健身房系统功能实现十六
java·毕业设计·ssm·毕业源码·免费学习·猿来入此·健身平台
我不想当小卡拉米5 小时前
【Linux】操作系统入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linux·开发语言·网络·c++
goTsHgo5 小时前
Spring Boot 自动装配原理详解
java·spring boot
思科小白白5 小时前
【无标题】
网络·智能路由器
卑微的Coder5 小时前
JMeter同步定时器 模拟多用户并发访问场景
java·jmeter·压力测试
pjx9875 小时前
微服务的“导航系统”:使用Spring Cloud Eureka实现服务注册与发现
java·spring cloud·微服务·eureka
yayaer26 小时前
GOOSE 协议中MAC配置
服务器·网络·goose
嵌入式在学无敌大神6 小时前
IP协议、以太网包头及UNIX域套接字
网络·tcp/ip·u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