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功能测试-车载域控/BCM控制器测试用例开发流程【用例导出方法+优先级划分原则】

目录

  • [1 摘要](#1 摘要)
  • [2 位置灯手动控制简述](#2 位置灯手动控制简述)
    • [2.1 位置灯手动控制需求简述](#2.1 位置灯手动控制需求简述)
    • [2.2 位置灯手动控制逻辑交互图](#2.2 位置灯手动控制逻辑交互图)
  • [3 用例导出方法以及优先级原则](#3 用例导出方法以及优先级原则)
    • [3.1 用例导出方法](#3.1 用例导出方法)
      • [3.1.1 用例导出方法介绍](#3.1.1 用例导出方法介绍)
      • [3.1.2 用例导出方法关键差异分析](#3.1.2 用例导出方法关键差异分析)
    • [3.2 优先级规则](#3.2 优先级规则)
      • [3.2.1 优先级划分的核心原则](#3.2.1 优先级划分的核心原则)
      • [3.2.2 具体等级定义与判定标准](#3.2.2 具体等级定义与判定标准)
    • [3.3 用例展示](#3.3 用例展示)
  • [4 总结](#4 总结)

1 摘要

前文介绍了车载外灯模块的常见模块的功能、控制原理实现以及需求,本文主要以位置灯为例,详细讲述针对此类需求如何从需求导出用例,并保证用例对需求的覆盖度。

2 位置灯手动控制简述

2.1 位置灯手动控制需求简述

以位置灯手动打开为例:

  1. 当使能条件a&b满足时:
  • a为电源CAN信号ON=0x1
  • b为位置灯状态为off=0x0
  1. 触发条件(c|d)&e满足时:
  • c为接收到IDCU发送的位置灯开关状态信号为ON=0x1
  • d为触发以太网服务接口调用,某以太网信号=0x1
  • e为接收到任意位置灯打开状态信号为ON=0x1
  1. 执行输出f,g,h:
  • f为发送位置灯点亮控制信号为ON=0x1
  • g为收到e后反馈位置灯打开状态信号ON=1给IDCU,
  • h为把g的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
    注意:执行输出f后,50ms(包含50ms)内接收到e,执行输出g、h;且不考虑容差
  1. 如果退出条件i|j|k满足时:
  • i为收到IDCU的前大灯关闭信号为OFF=0x1,
  • j为接收到AUTO大灯触发信号为ON=0x1
  • k为电源CAN信号为OFF=0x2(与a为同一信号)
  • 停止输出f、g、h,

2.2 位置灯手动控制逻辑交互图

如下是上述需求控制逻辑交互图:
是 是 是 使a与b c或d? 输出f e? 输出g,h i或j或k? 停止所有输出

  • 控制过程简述:
    CCU满足使能条件后,收到来自IDCU发送的位置灯开关 信号或者远程 以太网信号后,CCU发送位置灯打开控制指令 信号给ZCU,ZCU进行驱动打开位置灯并反馈打开状态给CCU ,CCU收到位置灯打开状态 信号后,将位置灯打开状态 信号转发到IDCU并且转换成以太网信号。
  • 信号对照表:
信号 方向 说明
a 输入 0x1 电源ON
b 输入 0x0 灯状态OFF
c 输入 0x1 IDCU手动触发
d 输入 0x1 以太网远程触发
e 输入 0x1 ZCU位置灯状态反馈
f 输出 0x1 CCU给ZCU发送位置灯控制信号
g 输出 0x1 CCU反馈位置灯状态信号给IDCU
h 输出 0x1 以太网状态同步

3 用例导出方法以及优先级原则

3.1 用例导出方法

3.1.1 用例导出方法介绍

1. 需求分析法
定义 :直接根据需求文档的显式描述设计用例,验证功能是否按需求实现。
关键差异点

  • 唯一直接关联需求条款的方法
  • 不关注输入组合,只验证功能逻辑

示例

  • 需求:当使能条件a&b满足时,触发条件(c|d)&e满足时,执行输出f,g,h

  • 对应用例ID1: 使能条件满足&触发条件满足主流程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需求分析
  • 对应用例ID2:使能条件满足&触发条件满足主流程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d=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需求分析
  • 对应用例ID3: 触发条件满足子分支流程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需求分析
  • 对应用例ID4: 触发条件满足子分支流程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d=0x1  
    预期输出1: f=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需求分析
  • 对应用例ID5: 退出条件正向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操作步骤3(退出条件):i=0x1(退出条件满足)
    预期输出3:停止输出f、g、h
    导出方法: 需求分析
  • 对应用例ID6: 退出条件正向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d=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操作步骤3(退出条件):j=0x1(退出条件满足)
    预期输出3:停止输出f、g、h
    导出方法: 需求分析
  • 对应用例ID7: 退出条件正向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d=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操作步骤3(退出条件):k=0x2(退出条件满足)
    预期输出3:停止输出f、g、h
    导出方法: 需求分析

2. 等价类划分法
定义 :将输入数据划分为有效/无效类,每类选取代表值测试。
关键差异点

  • 关注输入数据的分类而非需求逻辑
  • 可大幅减少用例数量

示例

  • 需求:当使能条件 a&b不满足时,触发条件(c|d)&e满足时,不执行输出f,g,h

    • 有效类:a=0x1&b=0x0(a&b都满足)需求分析用例已覆盖
    • 无效类:a=0x2&b=0x0、a=0x1&b=0x1、a=0x2&b=0x1(a、b至少有一个不满足)
  • 对应用例ID8: 使能条件异常测试

    初始条件: a=0x2, b=0x0(使能条件a不满足)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不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 对应用例ID9: 使能条件异常测试

    初始条件: a=0x1, b=0x1(使能条件b不满足)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不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 对应用例ID10: 使能条件异常测试

    初始条件: a=0x2, b=0x1(使能条件a&b都不满足)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不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 需求:当使能条件a&b满足时,触发条件 (c|d)&e不满足时,不执行输出f,g,h

    • 有效类:c=0x1&e=0x1满足、d=0x1&e=0x1满足;(c&e满足、d&e满足)需求分析用例已覆盖
    • 无效类:c=0x0&d=0x0&e=0x1(c&d均不满足,e满足)、c=0x0&d=0x0&e=0x0(c&d&e均不满足)
  • 对应用例ID11: 触发条件异常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0&d=0x0 (触发条件c&d都不满足)
    预期不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 对应用例ID12: 触发条件异常测试

    复制代码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0&d=0x0 (触发条件c&d都不满足)
    预期不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0(触发条件e不满足)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3. 边界值分析法
定义 :针对输入范围的边界及相邻值设计用例。
关键差异点

  • 专门测试临界值,而非随机取值
  • 通常与等价类结合使用

示例

  • 条件:注意:执行输出f后,50ms(包含50ms)内接收到e,执行输出g、h;且不考虑容差

    • 边界值:(0,50]有效等价类
    • 边界值:(50,+∞)无效等价类
    • 选取典型值:25、50、51、100
  • 对应用例ID13: 25ms时触发e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25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 对应用例ID14: 50ms时触发e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50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 对应用例ID15: 51ms时触发e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51ms,e=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 对应用例ID16: 100ms时触发e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100ms,e=0x1
    预期不输出2:g≠0x1、h≠0x1
    导出方法: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4. 正交试验法
定义 :利用正交表高效组合多因素多水平。
关键差异点

  • 解决多参数组合爆炸问题
  • 需人工补充重要场景

示例

  • 因素:a(0x1,0x2), b(0x0,0x1), c(0x0,0x1)

  • 正交表生成用例:

    python 复制代码
    # L4正交表生成
    1. a=0x1, b=0x0, c=0x1  
    2. a=0x1, b=0x1, c=0x0  
    3. a=0x2, b=0x0, c=0x0  
    4. a=0x2, b=0x1, c=0x1  
    导出方法: 正交试验法  

本例用例导出未采用正交表法,此处只是做为示例,如果对此方法感兴趣,可以回顾往期文章:
车载测试用例开发-如何平衡用例覆盖度和测试效率的方法论
5. 错误猜测法
定义 :基于经验测试可能出错但需求未明确的场景。
关键差异点

  • 高度依赖测试人员经验
  • 无系统性覆盖保证

异常场景: 退出条件同时触发

  • 对应用例ID17: 退出条件同时触发

    初始条件: a=0x1, b=0x0
    操作步骤1(触发条件): c=0x1
    预期输出1: f=0x1
    操作步骤2(触发条件):f=0x1后40ms,e=0x1
    预期输出2:g=0x1、h=0x1
    操作步骤3(退出条件):i=0x1、j=0x1、k=0x2
    预期输出2:f、g、h停止输出
    导出方法: 错误猜测法

比如,使能条件a满足------>不满足------>满足的多次切换,是否功能异常

比如,触发条件c满足------>c失效------>d满足------>d失效......多次操作,是否异常

比如,执行输出f、g、h后,长时间等待(不进行退出条件)是否非预期退出

等等,需要结合项目以往经验形成的用例库进行添加
6. 状态迁移法
定义 :覆盖系统所有状态及转换路径。
关键差异点

  • 适合状态机驱动的系统
  • 需绘制状态迁移图

示例

  • 电源状态机:
    a=0x1 a=0x2 b=0x1 OFF ON ERROR
    仅作示例,本例需求不进行用例导出
    7. 时序分析法
    定义 :验证时间相关的系统行为。
    关键差异点
  • 关注延迟、超时等时序约束
  • 需精确控制时间变量

边界值用例已经覆盖,此处不进行用例导出;

测试用例导出方法全景表

方法 核心思想 适用场景 优点 缺点 典型示例
需求分析法 直接映射需求文档的显式逻辑 功能主流程、分支条件、异常处理 确保需求100%覆盖 依赖需求完整性 用例ID1-7
等价类划分 输入数据分类为有效/无效类 参数输入、状态转换、范围验证 减少冗余用例 需明确边界定义 用例ID8-12
边界值分析 测试输入范围的临界值 数值边界、状态切换点、极值场景 发现边界缺陷率高 不适用于非连续数据 用例ID13-16
正交试验法 用正交表组合多因素多水平 多参数交互场景、配置组合测试 高效覆盖组合场景 复杂场景需人工补充 组合a,b,c,d生成基础用例
错误猜测法 基于经验预测潜在缺陷 异常操作、硬件故障、极端条件 补充非显式需求漏洞 主观性强,覆盖率低 用例ID17
状态迁移法 覆盖系统所有状态及转换路径 状态机、协议交互、多模态系统 路径覆盖完整 状态爆炸问题 测试电源ON→OFF→ON的切换
时序分析法 验证时间相关行为(延迟/超时) 实时系统、通信协议、异步事件处理 捕捉时序相关缺陷 需专用工具支持 用例ID13-16

方法对比矩阵

维度 需求分析 等价类 边界值 正交试验 错误猜测 状态迁移 时序分析
覆盖目标 需求条款 输入分类 临界值 参数组合 经验缺陷 状态路径 时间约束
是否需要需求文档 必须 可选 可选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自动化程度
典型工具 需求管理工具 等价类工具 边界值工具 正交表工具 状态机工具 时序分析工具

3.1.2 用例导出方法关键差异分析

1. 需求分析 vs 等价类划分

维度 需求分析法 等价类划分法
输入来源 需求文档的明文条款 输入参数的数据范围
测试目标 验证功能是否按需求实现 验证输入分类的处理是否正确
示例对比 测试退出条件i|j|k的功能实现 某值a的取值分为0x1/0x0/0x3等类别

选择依据

  • 若需求明确描述逻辑(如"当A且B时执行C")→ 需求分析
  • 若需验证输入参数的各种值(如枚举类型)→ 等价类划分

2. 边界值分析 vs 正交试验法

维度 边界值分析 正交试验法
覆盖重点 单参数的极值/临界值 多参数组合的交互效应
工具支持 手动选取边界点 依赖正交表工具生成
示例对比 测试51ms49ms的边界值 组合测试a=0x1, b=0, c=1, d=0

选择依据

  • 测试单个参数的极限(如最大值、OFF/ON切换)→ 边界值
  • 测试多个参数的组合影响(如同时调节温度和湿度)→ 正交试验

3. 错误猜测 vs 时序分析

维度 错误猜测法 时序分析法
测试依据 依赖测试人员经验 依赖需求定义的时序约束
典型场景 输入非法值、暴力操作 信号延迟、响应超时、竞态条件
示例对比 输入a=0x4(未定义值) 验证e信号500ms超时是否触发恢复

选择依据

  • 无明确规则但可能存在风险的场景 → 错误猜测
  • 有时间约束或顺序依赖的场景 → 时序分析

4.导出方法选择流程图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开始 需求是否明确? 需求分析法 测试输入参数? 参数有明确范围? 等价类+边界值 错误猜测法 涉及多条件组合? 正交试验法 有时序约束? 时序分析法 状态迁移法

通过系统化应用这些方法,可构建完整且高效的测试用例集。实际项目中建议:

  1. 优先使用需求分析+等价类+边界值覆盖基础场景
  2. 正交试验解决组合问题 ,减少组合爆炸
  3. 最后用错误猜测+时序分析补充边缘场景

3.2 优先级规则

3.2.1 优先级划分的核心原则

根据ISO 26262和ASPICE标准,优先级由以下四个维度综合决定:

  1. 功能安全等级(ASIL)
  2. 失效影响的严重度
  3. 使用场景的发生概率
  4. 历史缺陷分布

工程实践中的权重计算

采用量化评分法(每项1-5分,权重不同):

math 复制代码
\text{优先级分数} = 0.4 \times \text{ASIL等级} + 0.3 \times \text{严重度} + 0.2 \times \text{发生概率} + 0.1 \times \text{历史缺陷}
  • 示例:ID5、6、7(退出条件测试)
    • ASIL D=5分, 严重度=5分, 发生概率=4分, 历史缺陷=5分
    • 得分:0.4×5 + 0.3×5 + 0.2×4 + 0.1×5 = 4.8 → 高优先级

行业标准依据

  1. ISO 26262-8:2018

    • 第9章:高优先级用例必须覆盖所有ASIL D相关场景
    • 附录B:推荐冒烟测试包含<10%用例但覆盖>80%核心功能
  2. ASPICE SWE.5

    • 测试执行顺序应按风险等级降序排列
  3. AUTOSAR测试指南

    • 安全相关信号(如退出条件)的测试优先级必须高于功能信号

3.2.2 具体等级定义与判定标准

1. 冒烟测试(最高优先级)

  • 选择标准
    • 验证系统最基础、最核心的功能路径
    • 覆盖ASIL D要求的最高安全等级场景
    • 必须100%通过才能进入后续测试

2. 高优先级

  • 选择标准
    • 涉及安全关键功能(ASIL C/D)
    • 验证单点失效、边界条件或安全机制
    • 历史缺陷高发区域

3. 中优先级

  • 选择标准
    • 常规功能验证(ASIL A/B)
    • 非安全相关的无效输入组合
    • 需求明确但非核心路径

4. 低优先级

  • 所有用例均关联功能安全需求,无纯非功能或装饰性功能测试
  • 结合使用场景考虑,使用场景发生概率非常低;

优先级判定流程图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分析用例 是否核心功能路径? 冒烟测试 是否涉及ASIL C/D? 高优先级 是否验证边界/异常? 中优先级

3.3 用例展示

用例ID a b c d e i/j/k Δt 预期输出 优先级 导出方法
1 0x1 0x0 0x1 0x0 0x1 40ms f=ON, g/h=ON (e触发后) 冒烟 需求分析
2 0x1 0x0 0x0 0x1 0x1 40ms f=ON, g/h=ON (e触发后) 冒烟 需求分析
3 0x1 0x0 0x1 0x0 0x0 40ms f=ON, g/h (无输出) 需求分析
4 0x1 0x0 0x0 0x1 0x0 40ms f=ON, g/h (无输出) 需求分析
5 0x1 0x0 0x1 0x0 0x1 i=0x1 40ms ①f=ON, g/h=ON (e触发后) ②i满足后,立即停止输出fgh 需求分析
6 0x1 0x0 0x0 0x1 0x1 j=0x1 40ms ①f=ON, g/h=ON (e触发后) ②j满足后,立即停止输出fgh 需求分析
7 0x1 0x0 0x0 0x1 0x1 k=0x2 40ms ①f=ON, g/h=ON (e触发后) ②k满足后,立即停止输出fgh 需求分析
8 0x2 0x0 0x1 0x0 0x1 40ms 无输出 等价类分析+边界值分析
9 0x1 0x1 0x0 0x1 0x1 40ms 无输出 等价类分析+边界值分析
10 0x2 0x1 0x1 0x0 0x1 40ms 无输出 等价类分析+边界值分析
11 0x1 0x0 0x0 0x0 0x1 40ms 无输出 等价类分析+边界值分析
12 0x1 0x0 0x0 0x0 0x0 40ms 无输出 等价类分析+边界值分析
13 0x1 0x0 0x1 0x0 0x1 25ms f=ON, g/h=ON (e触发后)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14 0x1 0x0 0x1 0x0 0x1 50ms f=ON, g/h=ON (e触发后)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15 0x1 0x0 0x1 0x0 0x1 51ms f=ON, g/h=ON (无输出)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16 0x1 0x0 0x1 0x0 0x1 100ms f=ON, g/h=ON (无输出) 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分析
17 0x1 0x0 0x1 0x0 0x1 i=0x1,j=0x1,k=0x2 40ms ①f=ON, g/h=ON (e触发后) ②ijk满足后,立即停止输出fgh 错误猜测

错误猜测法补充

比如,使能条件a满足------>不满足------>满足的多次切换,是否功能异常------优先级低

比如,触发条件c满足------>c失效------>d满足------>d失效......多次操作,是否异常------优先级低

比如,执行输出f、g、h后,长时间等待(不进行退出条件)是否非预期退出------优先级低

等等,需要结合项目以往经验形成的用例库进行添加

测试执行顺序

通过此优先级划分,可在有限测试资源下:

  1. 优先暴露安全关键缺陷(如退出条件失效)
  2. 确保核心功能100%验证
  3. 优化测试时间(冒烟测试仅需10分钟,覆盖80%风险)

这种方法是汽车电子领域平衡效率与安全的行业最佳实践。

需求拓展说明
1. 需求变更分析

  • 原条件a=0x1(ON)时使能有效,a=0x2(OFF)时无效。
  • 新条件a ≠ 0x2(即 a=0x00x10x3 均可能有效-通信矩阵已定义)。
  • 通信矩阵定义
    • 0x1:ON
    • 0x2:OFF
    • 0x0:未知状态(需明确是否合法)
    • 0x3:特殊模式(如诊断状态)

问题:是否需要遍历所有有效类?

取决于需求对 a 的详细定义:

  • 若需求仅要求 a ≠ 0x2
    • 需验证所有非 0x2 的值(0x00x10x3)是否均能触发功能。
    • 测试方法 :等价类划分(有效类:a ∈ {0x0, 0x1, 0x3};无效类:a=0x2)。
  • 若需求进一步约束有效值 (如仅 0x10x3 有效,0x0 非法):
    • 需单独验证 0x10x3,并将 0x0 归为无效等价类。

结论

  • 必须遍历所有有效类 :若需求未明确排除 0x00x3,需验证所有非 0x2 值。
  • 优先级分配
    • 典型值(如 0x1)为 冒烟测试
    • 非典型值(如 0x00x3)为 中优先级
    • 无效值(0x2)为 高优先级
  • 覆盖完整性:通过等价类划分 + 边界值分析确保无遗漏。

4 总结

以上是针对手动控制位置灯的典型需求进行测试用例设计,通过对用例导出方法的合理使用以及优先级的合理划分,使用例覆盖度符合要求,并且更有利于合理地开展测试工作。可以在有限的测试资源下,对重点需求点进行最大化的验证,这种方法是汽车电子领域平衡效率与安全的行业最佳实践。

相关推荐
神经毒素24 分钟前
WEB安全--RCE--disable_function bypass
安全·web安全
FreeBuf_30 分钟前
微软Entra新安全功能引发大规模账户锁定事件
安全·microsoft
Fanerma1211 小时前
来访登记二维码生成
大数据·安全
cainiao0806051 小时前
生物计算安全攻防战:从DNA存储破译到碳基芯片防御体系重构
安全·重构
追寻向上2 小时前
SQL注入:安全威胁的幽灵与防御体系的构建——从经典攻击到智能防护的演进
网络·sql·安全
数字供应链安全产品选型3 小时前
“多模态SCA+DevSecOps+SBOM风险情报预警 “数字供应链安全最佳管理体系!悬镜安全如何用AI守护万亿数字中国?
网络·人工智能·安全
唯创知音3 小时前
WT2000T专业录音芯片:破解普通录音设备信息留存、合规安全与远程协作三大难题
安全
泯泷4 小时前
【SHA-2系列】SHA256 前端安全算法 技术实践
javascript·安全·node.js
武汉唯众智创4 小时前
2025职业本科网络安全课程体系设计:如何培养行业急需的实战型人才?
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