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前言
这是我自己学习Linux系统编程的第二篇笔记。后期我会继续把Linux系统编程笔记开源至博客上。
上一期笔记是关于 Linux 的指令与权限知识:【Linux】指令与权限-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hsy1603914691/article/details/143726825
Linux下安装软件的方法
源代码安装
rpm包安装
包管理器安装--->yum/apt
包管理器




包管理器相当于华为手机中的华为应用商城。
在Linux机器上,有对应的yun/apt提供的配置文件。
由于原先大多软件包服务器在国外,直接下载时速度比较慢,所以可以去国内的镜像网站去下载,下面是清华大学开源软件镜像站链接:
清华大学开源软件镜像站 | Tsinghua Open Source Mirror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4. yun/apt不仅可以解决下载、安装、卸载问题,还可以解决路径依赖问题,不用手动去下载依赖的文件。
yum指令
sudo yum install -y xxx:下载xxx软件包。
sudo yum remove -y xxx:卸载xxx软件包。
yum指令 在同一个时间只能安装一个软件包。
在执行yum指令时,必须保证网络通畅。
sudo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 更新CentOS里面的yum扩展源。yum源包括标准源和扩展源,标准源里面存放稳定的软件包,扩展源里面存放较新的软件包。
CentOS里面的yum源 都保存在 /etc/yum.repos.d路径下。
操作系统的生态

操作系统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操作系统的生态。
操作系统的生态包括:社区论坛、官网文档、软件体系、维护更新速度、操作系统自身、客户群体。
Linux编辑器
IDE
- 像VS2022、Dev-C++这种集成了:编译、调试、项目管理、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等功能的开发环境,称为IDE(集成开发环境)。
vim
为什么选择vim
很多软件的编辑接口 都会主动调用vim。
vim具有程序编程能力,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
vim的三种常用模式
1.vim是一个专注的多模式的编辑器。
vim是一个储存在**/usr/bin/vim路径下面的可执行程序**。
vim存在三种常用的模式:命令模式、插入模式、底行模式。

命令模式又称为默认模式 ,输入的内容都会被当作命令。
插入模式又称为正常的编写模式。
从命令模式切换到插入模式 :i 。
从插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Esc 。
从命令模式 切换到底行模式 :: 。
从底行模式 切换到命令模式 :Esc 。
vim基础指令
vim xxx: 启动Vim编辑器,并尝试打开名为xxx的文件进行编辑。
命令模式指令
光标指令
gg:把光标定位到第一行。
shirt+g:把光标定位到最后一行。
n+G :把光标定位到第n行。
$:把光标定位到本行结尾。^:把光标定位到本行行首。
H:把光标向左移动。J:把光标向下移动。
K:把光标向上移动。
L:把光标向右移动。
w:把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单词。b:把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单词。
编辑命令
yy :复制当前行。
dd :剪切当前行 。
p:粘贴到当前行 。
- 指令前面可以加上数字n,表示从光标开始的前n行都进行该指令操作 。
u:撤销 。ctrl+r:对上一次u指令进行撤销。
x(小写) :删除光标处的一个字符。X(大写) :删除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把光标上的字母从小写替换成大写,并从左向右遍历完这一行。shirt+r:进入替换模式,输入内容会替换当前光标所在内容。
底行模式指令
w:保存。
q:退出。
wq:保存并退出。
set nu:显示行号。set nonu:不显示行号。
vs xxx:垂直分割当前窗口,并在新创建的窗口中打开指定的文件xxx。ctrl+w:进入窗口切换模式。
! xxx:强制执行xxx指令。/ xxx:找到文本中xxx的位置,按n找到文本中下一个xxx的位置。
视图模式指令
ctrl+v--->h/j/k/l--->shirt+i--->//--->Esc。
ctrl+v--->h/j/k/l--->shirt+i--->d--->Esc。
ctrl+v进入视图模式,可以进行批量化注释代码,也可以批量化取消代码注释。
视图模式也可以进行批量化编辑。
配置vim文件
- 可以参考gitee上面这篇博客:
VimForCpp: 快速将vim打造成c++ IDE
https://gitee.com/HGtz2222/VimForCpp

致谢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建议或是想要分享您的看法,请不要犹豫,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每一次互动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期待与您的交流,让我们共同成长,探索技术世界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