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
- 第 1 节 :新能源汽车概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发展历史及现状,对比传统燃油汽车阐述其优势与挑战。
- 第 2 节 :深入讲解纯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动力系统、电池系统、电机系统、控制系统等各部分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 第 3 节 :混合动力汽车的构成剖析,探讨不同类型混合动力汽车(如并联式、串联式、混联式)的结构特点与工作模式。
- 第 4 节 :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构成,讲解燃料电池堆、储氢系统、动力系统等关键部分的原理及协同工作方式。
- 第 5 节 :动力电池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作用,阐述其总体方案设计思路,包括电池选型、布局、容量匹配等要点。
- 第 6 节 :详细讲解动力电池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与方法,涵盖系统架构设计、热管理设计、安全设计等方面。
- 第 7 节 :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指标解读,如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指标的含义及其对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影响,并介绍相应的测试方法。
- 第 8 节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维护与保养要点,强调定期检查、清洁、充电维护等操作对延长电池寿命的重要性。
第二章:控制策略开发与 MATLAB 应用
- 第 1 节 :汽车控制策略开发的软件工程基础,介绍软件开发流程、版本控制、文档管理等在汽车控制策略开发中的应用。
- 第 2 节 :控制策略开发的基本概念与流程,阐述从需求分析、策略设计、模型搭建到测试验证的完整开发步骤。
- 第 3 节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控制策略开发实例,讲解如何根据汽车性能需求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
- 第 4 节 :MATLAB Simulink 软件在汽车控制策略开发中的应用介绍,包括其界面、功能模块及在控制策略建模中的优势。
- 第 5 节 :MAAB(MathWorks Automotive Advisory Board)控制策略建模规范解读,强调遵循规范进行建模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 第 6 节 :基于 MATLAB Simulink 构建简易汽车转向模型,详细介绍模型搭建的步骤和参数设置方法。
- 第 7 节 :利用 MATLAB 对汽车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讲解如何设置仿真参数、运行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以优化控制策略。
- 第 8 节 :MATLAB 在汽车控制策略代码自动生成方面的应用,介绍代码生成的流程、注意事项及与实际硬件的集成方法。
第三章:动力电池基础
- 第 1 节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从早期电池技术到当今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分析各阶段技术的特点与突破。
- 第 2 节 :动力电池产业现状分析,包括全球和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规模、主要生产企业、市场份额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 第 3 节 :电池的基本特性介绍,如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充放电特性等,并阐述这些特性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 4 节 :电池主要性能参数的详细解读,包括额定电压、容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自放电率等参数的含义及其测试方法。
- 第 5 节 :电池的基本结构组成,以锂离子电池为例,讲解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部件的材料、作用及工作原理。
第四章: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 第 1 节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阐述电池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性能变化以及热管理系统对电池性能和寿命的保障作用。
- 第 2 节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根据电池的热特性、车辆工况等因素确定热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如加热、散热、温度均匀性控制等。
- 第 3 节 :电池热管理系统功能定义的详细阐述(分上、中、下三节),分别从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讲解,介绍各种热管理技术(如风冷、液冷、直冷等)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第五章:动力电池测试与验证
- 第 1 节 :动力电池测试的目的与意义,强调通过测试获取电池性能参数、评估电池质量与可靠性的重要性。
- 第 2 节 :介绍常用的电池测试设备与仪器,如电池测试系统、充放电设备、环境试验箱等,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第 3 节 :动力电池性能测试项目与方法,包括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倍率性能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等具体测试内容和步骤。
- 第 4 节 :电池安全性测试标准与方法,介绍电池在过充、过放、短路、撞击等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测试项目和评判标准。
第六章:电池建模及状态估计算法
- 第 1 节 :电池建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讲解如何根据电池的物理化学特性建立等效电路模型、电化学模型等,并介绍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
- 第 2 节 :电池状态估计的重要性和挑战,阐述准确估计电池状态(如 SOC、SOH、SOP 等)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作用以及面临的困难。
- 第 3 节 :常用的电池状态估计算法介绍,如卡尔曼滤波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等,并对比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 第 4 节 :基于电池模型和估计算法的电池管理系统实现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将建模与估计算法相结合,应用于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第七章: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
- 第 1 节 :电池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架构,介绍 BMS 的硬件组成(如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等)和软件架构(如底层驱动、中间件、应用层软件等)。
- 第 2 节 :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功能模块设计,包括电池信息采集模块(电压、电流、温度采集)、均衡控制模块、故障诊断模块等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 第 3 节 :BMS 的通信技术与协议,讲解 BMS 与车辆其他控制系统(如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等)之间的通信方式(如 CAN 总线、LIN 总线等)及常用通信协议(如 ISO 11898、SAE J1939 等)。
- 第 4 节 :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与工具,介绍 BMS 软件的开发环境、编程语言(如 C 语言)以及软件调试与测试方法。
第八章:ISO26262 功能安全标准 (新版)
- 第 1 节 :ISO26262 功能安全标准概述,介绍该标准的制定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阐述其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
- 第 2 节 :ISO26262 标准的主要内容与要求,详细讲解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的划分方法、各等级对应的安全要求以及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 第 3 节 :基于 ISO26262 标准的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设计方法,包括安全需求分析、安全架构设计、安全机制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 第 4 节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的评估与认证流程,介绍如何按照 ISO26262 标准对 BMS 进行功能安全评估,以及获取相关认证的步骤和要求。
第九章:AUTOSAR 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 第 1 节 :AUTOSAR 标准的产生背景与意义,介绍 AUTOSAR 组织的成立初衷、发展历程以及该标准在汽车软件开发中的优势和价值。
- 第 2 节 :AUTOSAR 架构的基本概念与组成部分,讲解 AUTOSAR 的分层架构(如底层驱动层、运行时环境层、应用层等)以及各层的功能和接口。
- 第 3 节 :基于 AUTOSAR 的电池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法,介绍如何利用 AUTOSAR 标准实现 BMS 软件的模块化开发、配置与集成,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 第 4 节 :AUTOSAR 与新能源汽车其他系统(如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的集成应用案例分析,展示 AUTOSAR 架构在新能源汽车整体软件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在制作视频教程时,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示,并结合实际案例与实验数据,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 BMS 开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设置相应的练习和测试环节,以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