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降维算法

作业:

自由作业:探索下什么时候用到降维?降维的主要应用?或者让ai给你出题,群里的同学互相学习下。可以考虑对比下在某些特定数据集上t-sne的可视化和pca可视化的区别。

一、什么时候用到降维?

降维通常用于以下几类情况:

1. 数据可视化

  • 高维数据(>3维)无法直接可视化,常用降维将数据映射到2D或3D平面进行展示。

  • 常用方法:PCA、t-SNE、UMAP。

2. 数据压缩 / 存储优化

  • 高维数据存储代价大,降维后可减少冗余特征,节省存储空间。

3. 降噪(Denoising)

  • 高维特征空间中可能存在大量噪声维度,降维有助于突出主要结构。

4. 加速模型训练 / 避免维数灾难

  • 在监督学习或聚类中,太多维度容易导致过拟合训练缓慢,降维可提升效率和模型泛化能力。

5. 特征冗余或共线性问题

  • 特征间高度相关时,降维可消除多重共线性,提高建模稳定性。

二、降维的主要方法与应用场景

方法 类型 原理简介 适用场景
PCA 线性、无监督 主成分投影,保留最大方差方向 高维数据压缩、线性结构数据可视化
t-SNE 非线性、无监督 保持局部结构的概率分布相似性 聚类结构可视化、非线性流形数据展示
UMAP 非线性、无监督 通过图拓扑保持局部和整体结构 替代t-SNE,用于可视化/特征工程
LDA 线性、有监督 最大化类间方差与类内方差比 分类问题的有监督降维
Autoencoder 非线性、有监督 利用神经网络编码压缩再解码还原数据 图像降噪、生成模型、特征提取

三、t-SNE vs PCA:可视化对比分析

1. 适用数据集

以MNIST(手写数字图像,784维)或Iris数据集(4维)为例,我们可以观察两者的区别。

2. 可视化效果(以MNIST为例)

PCA 可视化:
  • 优点:快速,线性变换,可解释性强。

  • 缺点:只能保留全局最大方差方向,聚类不明显,容易"混团"。

t-SNE 可视化:
  • 优点:保留局部结构,同类样本聚得更紧,异类分得更开。

  • 缺点:

    • 非线性变换,不能用于后续建模;

    • 随机性大(不同run结果可能不同);

    • 参数敏感,尤其是perplexity

可视化示意图

方法 可视化效果简述
PCA 线性投影,点分布均匀,类聚不明显
t-SNE 同类样本成簇,聚类轮廓清晰

PCA

t-SNE

四、实践建议:如何选用降维方法?

场景 建议方法 理由
数据预处理 PCA 快速提取主成分,增强模型泛化性
可视化非线性聚类结构 t-SNE / UMAP 更好展示局部结构,直观展示聚类效果
图像/文本压缩或编码 Autoencoder 可自适应学习低维特征表达
有标签分类建模前特征压缩 LDA 结合类别信息降维,提高类别区分能力

@浙大疏锦行

相关推荐
kyle~7 分钟前
OpenCV---特征检测算法(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
人工智能·opencv·算法
初学小刘15 分钟前
决策树:机器学习中的强大工具
算法·决策树·机器学习
nightunderblackcat15 分钟前
进阶向:人物关系三元组,解锁人物关系网络的钥匙
开发语言·python·开源·php
山顶风景独好17 分钟前
【Leetcode】随笔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universe_0129 分钟前
day25|学习前端js
前端·笔记
站大爷IP32 分钟前
Pandas与NumPy:Python数据处理的双剑合璧
python
站大爷IP42 分钟前
Python枚举进化论:IntEnum与StrEnum的实战指南
python
甄超锋1 小时前
python sqlite3模块
jvm·数据库·python·测试工具·django·sqlite·flask
teeeeeeemo1 小时前
如何做HTTP优化
前端·网络·笔记·网络协议·http
lxmyzzs2 小时前
【图像算法 - 16】庖丁解牛:基于YOLO12与OpenCV的车辆部件级实例分割实战(附完整代码)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opencv·算法·yolo·计算机视觉·实例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