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常识7:ES8.X集群允许4个 master 节点吗

在 Elasticsearch(ES)中,4 个 Master 节点的集群可以运行,但存在稳定性风险,且不符合官方推荐的最佳实践。以下从选举机制、故障容错、资源消耗三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4 个 Master 节点的可行性:基于选举机制

ES 的主节点选举依赖 多数派(Quorum) 原则,通过 minimum_master_nodes 参数控制,计算公式为:
minimum_master_nodes = (主节点候选数 / 2) + 1(向上取整)。

4 个 Master 节点的选举逻辑
  • 主节点候选数(n) :4(4 个节点均设置 node.master: true)。
  • minimum_master_nodes(4/2)+1=3(ES 会自动计算,也可手动设置)。
  • 选举条件:集群中必须有至少 3 个 Master 节点保持通信(形成多数派),才能选举出主节点。
集群运行状态
  • 正常情况:4 个节点均在线时,可选举出主节点,集群正常运行。
  • 1 个节点宕机:剩余 3 个节点(≥3),仍能形成多数派,选举新主节点,集群保持可用。
  • 2 个节点宕机 :剩余 2 个节点( < 3),无法形成多数派,集群进入 无主状态(Split Brain 风险),无法处理索引/查询请求。

二、4 个 Master 节点的潜在问题

尽管技术上可行,但 4 个 Master 节点的集群存在以下缺陷:

1. 容错能力弱于奇数节点

ES 推荐使用 奇数个 Master 节点(如 3 个),核心原因是奇数节点的容错能力更强:

  • 3 个 Master 节点minimum_master_nodes=2,允许 1 个节点宕机(3-1=2≥2)。
  • 4 个 Master 节点minimum_master_nodes=3,仅允许 1 个节点宕机(4-1=3≥3)。
    若 2 个节点宕机(4-2=2<3),集群将无法选举主节点,而 3 节点集群在 1 个节点宕机时仍稳定(3-1=2≥2)。

【这点有点反常识,一般认为master节点越多容错应该越强】

2. 网络通信开销更大

Master 节点需维护集群状态(如分片分配、节点健康),并通过 Zen Discovery 协议 (ES 7.x 前)或 Election 协议(ES 7.x+)同步信息。4 个节点的集群需更多网络交互(如心跳检测、选举投票),可能导致:

  • 选举延迟增加(尤其在跨机房部署时)。
  • 集群状态同步耗时更长(状态变更需广播到 4 个节点)。
3. 资源浪费

每个 Master 节点需要独立的 CPU、内存资源(推荐至少 2 核 4GB 内存)。4 个节点比 3 个节点多消耗 33% 的资源,但未带来对应的容错提升,属于资源浪费。

三、官方推荐的 Master 节点数

ES 官方文档明确建议 生产环境使用 3 个 Master 节点(奇数),原因如下:

  • 最优容错性:3 节点允许 1 个节点宕机(占比 33%),4 节点仅允许 1 个节点宕机(占比 25%),容错能力更弱。
  • 最小资源消耗:3 节点比 4 节点节省 25% 的硬件成本,同时满足多数派选举要求。
  • 稳定性验证:奇数节点的选举算法(如 Raft)经过长期验证,能有效避免脑裂。

四、4 个 Master 节点的替代方案

若因特殊原因(如跨机房部署)需要 4 个节点,可通过以下方式优化:

1. 分离 Master 与 Data 角色

将 4 个节点中的 3 个设为 专用 Master 节点 (仅负责集群管理),第 4 个节点设为 数据节点node.data: truenode.master: false)。

  • 优势:Master 节点专注集群管理,避免数据操作(如索引写入)干扰主节点稳定性。

  • 配置示例

    yaml 复制代码
    # 前 3 个节点(Master 专用)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false
    node.ingest: false
    
    # 第 4 个节点(数据节点)
    node.master: false
    node.data: true
2. 调整 minimum_master_nodes

手动设置 minimum_master_nodes=2(不推荐,违反多数派原则),但会导致脑裂风险:

  • 风险:若 2 个节点因网络分区形成两个独立集群(各 2 节点),可能同时选举主节点,导致数据不一致。
  • 结论:仅适用于测试环境,生产环境严禁使用。

总结

4 个 Master 节点的集群可以运行 ,但存在容错能力弱、通信开销大、资源浪费等问题,不符合 ES 最佳实践。生产环境推荐使用 3 个 Master 节点(奇数),既能保证高可用性,又能优化资源利用。若因特殊需求需部署 4 节点,建议分离 Master 与 Data 角色,并严格控制节点故障风险。

相关推荐
武子康1 小时前
大数据-160 Apache Kylin Cube 实战:从建模到构建与查询(含踩坑与优化)
大数据·后端·apache kylin
铭哥的编程日记1 小时前
【标准项目】C++基于正倒排索引的Boost搜索引擎
c++·搜索引擎
非著名架构师1 小时前
智慧气象护航:构建陆海空立体交通气象安全保障体系
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疾风气象大模型4.0·疾风气象大模型·风光功率预测
夏洛克信徒2 小时前
从 “工具” 到 “代理”:Gemini 3.0 重构 AI 能力边界,开启智能协作新纪元
大数据·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Caitlin_lee_3 小时前
SCAU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期末整理(1-3章)
大数据
weixin_456904276 小时前
Git大文件管理与版本回退
大数据·git·elasticsearch
TDengine (老段)6 小时前
TDengine 转换函数 CAST 用户手册
java·大数据·数据库·物联网·时序数据库·tdengine·涛思数据
成长之路5146 小时前
【实证分析】地级市人口集聚度数据集-含代码(2000-2024年)
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