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级税务局作为全国税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省税收征管、政策执行、信息化建设及运维管理等核心职能。随着金税四期工程的深入推进,其信息系统规模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与总局对日志审计管理的高标准要求,如何实现日志的集中化采集、智能化分析与合规性留存,成为该省级税务局亟需解决的关键课题。
痛点需求
在税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该省级税务局面临以下几大核心挑战:
1、日志分散难以统一管理与溯源:
金税四期系统涉及大量关键业务系统与运维设备,日志来源广泛、格式多样、存储分散。根据《税务信息系统网络日志留存工作指引》的要求,各级税务单位需实现日志的集中化管理和有效追溯。然而,当前的日志管理模式在发生异常事件时可能无法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影响故障响应效率和事后审计追溯能力。
2、缺乏有效的日志关联分析机制:
传统日志管理系统仅具备基础的收集和展示功能,缺乏基于业务场景的深度分析能力。例如,对于账号越权访问、高危指令执行、异常登录行为等潜在风险,现有系统往往无法做到及时预警与主动防御。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税务242号文,要求各级税务单位提升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感知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3、合规压力持续上升: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及《税务信息系统网络日志留存工作指引》等法规标准深入落地,税务部门面临日益严格的合规挑战。日志需集中管理、留存周期达标、权限分级控制,并定期开展审计与风险排查,其中部分关键系统日志留存周期不低于180天,这对日志系统的规范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项目实施与建设成效
在全面了解该省级税务局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聚铭网络在其内网环境中部署实施了一套税务大数据日志留存分析与审计中台系统。项目采用分布式架构,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对全网日志进行实时采集,并基于智能算法将数据高效分发至各审计节点,实现统一调度与协同处理。整套系统围绕日志采集、分析、留存与溯源等核心场景开展建设,全面提升了日志管理的集中化、实时化与智能化水平,真正助力税务部门实现从"分散低效"向"集中智能"的跨越式升级。

01 构建统一日志资源池,夯实数据治理基础
通过部署大数据日志留存分析与审计中台,实现了对金税四期业务系统、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多源异构日志的统一接入和集中管理。内置1300+种日志解析策略,支持Syslog、API、文件导入等多种采集方式,保障了日志采集的高效性与稳定性。
项目上线后,日均处理日志量超过上亿条,峰值处理能力达10万+EPS,且支持无缝横向扩容,全面满足高并发场景下的日志归集需求,为后续分析与合规审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02 引入AI驱动的智能分析模型,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平台内置丰富的日志分析模型与规则引擎,结合税务行业特征与运维行为模式,构建了多个定制化分析场景,如:
异常指令审计:自动检测敏感命令、高危脚本执行等行为;
账号越权访问分析:发现跨权限等级的异常访问行为;
登录行为异常监测:识别非正常时间段、地点或频次的登录尝试。
这些能力显著提升了该省级税务局对运维风险的主动感知与处置效率,成功识别出多起潜在违规操作,满足税务242号文对各级税务单位"提升日志分析深度、强化安全态势感知"的具体要求。
03 实现秒级响应的溯源查询,提升事件调查效率
平台采用高性能搜索引擎架构,支持上亿级日志数据的毫秒级检索与可视化展示,极大提升了事件回溯效率。无论是日常运维审计还是突发安全事件调查,都能实现快速定位、精准还原,有效缩短故障排查时间,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04 强化合规审计能力,满足监管要求
平台支持灵活配置日志保留策略,确保关键日志留存周期不少于6个月,通过采用数据压缩专利技术使得存储成本大幅削减67%,完全满足《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以及税务行业监管规范的要求。同时,平台内置标准化的安全审计报表模板,可自动生成季度/年度运维审计报告,辅助管理层进行决策与合规汇报。
05 构建AI驱动的安全运营体系,支撑能力持续演进
平台深度融合AI能力,实现日志数据的自动解析与可视化呈现,内置AI安全助手可辅助一线人员快速理解日志内容,并对复杂安全事件提供专业分析与处置建议。同时,平台具备良好扩展性,未来可进一步对接态势感知、威胁情报等安全能力,推动构建可持续演进的智能安全运营体系。
总结:
该省级税务局的实践表明,聚铭大数据日志留存分析与审计中台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日志管理"散、乱、慢"的痛点,更通过AI技术将安全运维从"人工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智能驱动"。未来,随着金税四期与"以数治税"战略的深化,该平台将持续赋能税务系统构建"全链条、可追溯、智能化"的安全防护体系,为国家税收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