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象
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 可以用来记住一个事物的数据, 从而代表该事物

1.1 面向对象的实现步骤

对象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 ( 可以理解为一张表 )

对象在计算机中的运行过程状态:

万物皆对象, 谁的数据谁存储

2.类的成分
2.1 构造器
构造器是一种特殊的方法, 它的名字要和类名一样

第一: 创建了一个学生对象 第二: 根据对象默认调用无参构造器

示例调用无参构造器:

常见应用场景:

2.2 this关键字
this是一个变量, 可以用在方法中, 来拿到当前的对象 --> 哪个对象调用这个方法, this就拿到哪个对象

应用场景: 解决变量名称冲突的问题

此时输出只接收了传递过来的name的值, 导致都是" 唱歌 "

加上关键字, 前一个name就会去获取当前对象的名称

2.3 封装
类就是一种封装

封装的设计要求: 合理隐藏, 合理暴露

2.4 JavaBean
是实体类, 一种特殊的类,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实体对象的应用场景 ( 分层思想 ) :
实体类的对象只负责数据存储, 而对数据的业务处理交给其他类的对象来完成, 以实现数据 和数据业务 处理相分离


2.5 static关键字
static叫静态, 可以修饰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2.5.1 static关键字用法 ( 成员变量的分类 )
成员变量按照有无static修饰,分为两种:
● 静态变量(类变量):有static修饰,属于类,在计算机里只有一份,会被类的全部对象共享。
● 实例变量(对象的变量):无static修饰,属于每个对象独有,只能该对象自己使用。

2.5.2 执行原理



2.5.3 静态变量的应用场景:
如果某个数据只需要一份,且希望能够被共享(访问、修改),则该数据可以定义成静态变量来记住。

java
public class User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User(){
// User.count++;
// 注意:同一个类中访问静态成员可以省略类名不写
count++;
}
}
2.5.4 static修饰方法 ( 成员方法的分类 )

java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目标:认识static修饰和不修饰方法的区别
// 1. 类名.静态方法(推荐)
Student.printHelloWorld();
// 2. 对象.静态方法(不推荐)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1.printHelloWorld();
// 3. 对象名.实例方法
s1.setScore(59.5);
s1.printPass();
}
}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double score;
// 静态方法:有static修饰,属于类持有。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HelloWorld()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实例方法:没有static修饰,属于对象持有。
public void printPass() {
System.out.println(score >= 60 ? "通过" : "您挂科");
}
public void setScore(double score) {
this.score = score;
}
}
规范:
- 如果这个方法只是为了做一个功能且不需要直接访问对象的数据,这个方法直接定义成静态方法
- 如果这个方法是对象的行为,需要访问对象的数据,这个方法必须定义成实例方法
- 同类中可以不写对象就可以直接调用该类的方法


2.5.5 静态方法常见应用场景
做工具类


构造器私有化, 更加专业, 表示没有创建对象的必要性 ( 源码也是这样写的 )

2.5.6 static的注意事项
静态方法,实例方法访问相关的几点注意事项:
● 静态方法中可以直接访问静态成员,不可以直接访问实例成员。
● 实例方法中既可以直接访问静态成员,也可以直接访问实例成员。
● 实例方法中可以出现this关键字,静态方法中不可以出现this关键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