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工程师实战授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7月3日,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与地平线联合启动"智驭未来:智能驾驶技术解析与实践初探"暑期卓越学堂项目**。该项目聚焦智能网联与智能驾驶技术前沿,通过校企协同授课、真实产业场景实践,深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工程落地的全链条能力提升。
校企共商合作细节,锚定产教融合新路径

7月3日,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尹智帅教授与地平线代表围绕课程共建、师资协同、实践平台搭建及科研攻关方向 进行交流。双方明确:此次合作不仅是教学资源互补,更是以产业需求倒逼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举措,通过引入企业一线技术生态,加速学术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闭环。
课程正式启动:打造"理论-案例-实操"三位一体教学

本次暑期卓越学堂"智驭未来"在双方领导、工程师导师及学员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启动。尹智帅副院长强调:"与地平线的合作,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实践。通过嫁接智能驾驶产业最前沿的技术资源,我们将培养懂理论、能实战、解决真问题的关键人才。"
地平线代表同时指出:"企业将把量产级研发经验、技术平台及开发方法论深度融入课程,推动高校人才能力模型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一线工程师授课:聚焦智能驾驶工程落地技术分享
此次培训由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形式展开。由地平线联合苏州大学共同打造、面向高校学生的智能驾驶概论课程在线上率先与同学们见面,该内容加强了同学们对智能驾驶的了解,夯实了理论基础。线下实践部分,地平线派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一线工程师担任主讲,对量化感知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实操。
这是地平线面向高校的智能驾驶系统化课程的首次尝试,其注重知识转化与工程实践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次暑期学堂吸引了近40名武汉理工的同学报名参与,覆盖本科、研究生及博士等不同阶段同学,实践课程由简入深。采用 "理论剖析+量产案例解析+真机调试" 三维教学模式,注重知识转化与工程实践结合,强化工程化能力迁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本次培训向武汉理工开放了征程 6 芯片及全栈开发工具链 ,构建与产业现场一致的开发环境,助力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掌握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技能,直接掌握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署与调试的实战能力。

共建"新工科"范式:技术赋能教育生态
本次"暑期卓越学堂"通过量产级技术下沉(域控制器+全栈工具链)与"理论-案例-真机"三维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智能驾驶系统开发的核心能力,更验证了**"产业技术反哺教学-科研反哺产业升级"**的闭环路径。未来,地平线将持续推广这一模式:
- 深化区域辐射:以武汉理工大学为华中枢纽,2025年计划与华东、华北等更多高校共建;
- 构建人才生态 :通过"地平线生态开发者计划"向合作高校开放实习直通名额,加速培养懂理论、能落地的复合型工程师。
这一校企协同范式,将持续推动新工科教育从**"单点突破"走向"生态共建"**,打造智能汽车产业人才培养高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