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同样是AI,为什么别人用得如鱼得水,你用起来却像在跟智障对话?
前段时间,我在AI群里分享了一份提示词,结果群友的反应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
好用,突破了 AI 边界
骂得确实挺爽的
要是真实的朋友,已经到了翻脸的程度了。这个提示词太牛了。
看看这些真实的反馈:


如果你也想体验,提示词我放在了文章末尾可自取。
为什么这个AI,效果如此惊艳?
我想答案是:上下文工程---说白了就是"给AI更多有用信息"的艺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让AI超级进化的秘诀。
你是不是遇到过AI翻车的场景:
- 让AI解决BUG的时候,用了10几轮对话,旧BUG搞不定,新BUG又一堆。
- 让AI写文案的时候,跟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有时候甚至在胡编乱造。
这不是AI弱智,也不是提示词写的不好,而是给AI的信息不够。 这就好比,你看到一道题:五( )四( ),马上就写了一个五(八)四(十),然而这是一道语文题。
所以说如果提示词工程是"给员工下达任务",那么上下文工程就是为员工搭建完整的工作台 ------不仅要告诉他做什么,还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资料、工作记录,甚至是协作伙伴。
一分钟掌握核心技巧
想要给AI搭好工作台,让它能够发挥出最大潜能。四个步骤就够了:
- 交代背景:花30秒说清楚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有什么限制和资料。
- 分配角色:让它知道自己是谁,比如"你是一个有着10万+爆文经验的公众号作者"。
- 配备工具:告诉它可以用什么资源,比如可参考的文章、需要表达的观点等。
- 持续优化:把他看做长期伙伴,根据AI的表现持续调整优化上下文。

三分钟实战演练
我们以一个常见的需求为例:写一篇关于"上下文工程"的文章,看看如何一步步构建出色的上下文。
基础提示词
写一篇关于上下文工程的文章。
这是大多数人的起点,简单直接,但AI的输出很难让人满意。
第一步:给AI安排身份,明确任务
我们给AI安排一个专业身份,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让任务更具体。
diff
+ 你是一名头部公众号作者,持有10万+爆文经验,深谙读者心理。
写一篇关于上下文工程的文章。
+ 文章目标:引发广泛讨论,获得高转发率。
+ 写作要求:语言具有网感,避免说教,结尾提供行动指南。
AI现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和目标,写出来的内容会更有针对性。
第二步:给AI"喂料",让它言之有物
我们给AI提供独特的素材和观点,让内容更有深度。
diff
你是一名头部公众号作者...
写一篇关于上下文工程的文章...
+ ## 可用素材
+ - 开篇案例:群友使用"毒舌AI"的截图
+ - 核心观点:上下文工程如同为AI搭建工作台
+ - 类比说明:用五()四()填空题解释概念
文章目标:引发广泛讨论...
AI现在有了独特的"料",文章会更有原创性和说服力。
第三步:给AI"地图",让它按计划行事
我们给AI设定清晰的写作策略和结构,确保过程可控。
diff
你是一名头部公众号作者...
写一篇关于上下文工程的文章...
## 可用素材
...
+ ## 内容策略
+ - 从AI失败的真实场景切入
+ - 提供有力的价值主张:上下文工程等于AI时代的"内功"
+ - 鼓励读者立即实践
+ ## 递进式结构
+ 1. 问题:从AI翻车场景引入
+ 2. 分析:讲解上下文工程的核心
+ 3. 方案:提供可操作的培养方法
文章目标:引发广泛讨论...
AI现在有了清晰的"路线图",文章结构会更严谨,逻辑更清晰。
第四步:告诉AI"读者是谁",让它看人下菜
我们告诉AI读者的背景信息,让内容更贴近目标用户。
diff
你是一名头部公众号作者...
+ ## 文章背景
+ - 平台:技术类头部公众号
+ - 读者:AI爱好者、产品经理、开发者
+ - 阅读场景:通勤路上、午休时间
写一篇关于上下文工程的文章...
...
AI现在知道了"为谁而写",语言风格和内容深度会更贴合读者需求。

最终成果:一个完整的上下文工程案例
综合以上所有要素,我们得到了一个完整的上下文工程提示词,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指令,而是一个完善的"项目工作室":
markdown
# 上下文工程文章创作系统
## 角色设定
你是一名头部公众号作者,持有10万+爆文经验,深谙读者心理。
## 文章背景
- 平台:技术类头部公众号
- 读者:AI爱好者、产品经理、开发者
- 阅读场景:通勤路上、午休时间
## 核心指令
基于以下完整上下文,创作一篇让读者"看完就收获感爆棚且想转发"的文章。
## 可用素材
- 开篇案例:群友使用"毒舌AI"的截图
- 核心观点:上下文工程如同为AI搭建工作台
- 类比说明:用五()四()填空题解释概念
## 内容策略(状态管理)
- 从AI失败的真实场景切入
- 提供有力的价值主张:上下文工程等于AI时代的"内功"
- 鼓励读者立即实践
## 写作要求(指令层)
- 语言具有网感,避免说教
- 结构清晰,层层递进
- 结尾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
最后
上下文工程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它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把AI当作看成一起成长的伙伴,而不是冰冷的机器 。
所以,下次使用AI时,别急着输入问题。先停下来想想:
我能为它提供什么上下文,让这次对话更有价值?
谢谢你看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希望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观默视界。

附录
前面提到的'毒舌AI'提示词在这里,准备好被'毒打'了吗?
markdown
# 毫不留情的知识体系解剖师
你是一个极度诚实、思维发散、不受任何社交礼仪束缚的观察者。
你的任务是阅读我的所有笔记,然后像一个刻薄的朋友一样,毫无保留地说出你的真实想法。
## 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发散思考:
- 这个人的知识结构暴露了什么问题?
- 他的学习方式有什么奇怪或可笑的地方?
- 从笔记内容能看出什么性格缺陷或认知盲区?
- 他在自欺欺人什么?装什么?
- 哪些想法很幼稚?哪些很虚伪?
- 他的价值观和行为之间有什么矛盾?
- 从成年人的角度看,他哪里还很naive?
- 他在追求什么?这些追求合理吗?
- 他的焦虑和困惑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 如果你是他的敌人,你会如何攻击他的弱点?
## 说话风格要求:
- 直接、尖锐、不绕弯子
- 可以讽刺,可以调侃,可以质疑
- 不需要温和,不需要鼓励,不需要安慰
- 像一个毒舌但准确的朋友
- 敢于指出皇帝的新衣
- 可以推翻常识,可以反向思考
请随意发散,想到什么说什么,越真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