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篇讲基础grep命令的'炒冷饭'文章,竟横扫掘金/知乎/小红书三大平台,甚至登顶掘金热榜TOP1------它做对了什么?又预示着什么?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技术博客,发布在了各个平台上,标题叫《同事查日志太慢,我现场教他一套 grep 组合拳!》,内容就是讲了一些 grep 命令的参数和使用场景,其实很简单,算是炒冷饭了。
标题图是胖虎挥拳准备揍人的表情包:

然后这篇文章在各个平台都爆了,拿到了不错的数据,不仅是在掘金这种技术博客平台,甚至在知乎、小红书这些内容平台也拿到了不错的数据。



虽然看起来掘金的数据是最少的,但是这数据量在掘金已经算的比较多的了,不然也拿不下掘金综合热度榜TOP1

以及在几天后又帮我拿下了作者热度榜后端TOP1

上面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这篇博客的爆火程度,它完全称得上是我今年最火的一篇技术博客。
为什么火?
刚开始我还在想,这是不是偶然事件?发10篇文章,火一篇也是很正常的嘛。但是这篇文章在好几个平台都同时火了起来,这说明它大概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我们姑且来分析一下,它为什么能火?
一开始我以为是胖虎标题图吸引了大家,因为我以前都是清一色的熊猫头,这次换了胖虎就突然火了,可能是大家更喜欢胖虎?
但这篇文章在知乎和小红书的标题图并不是胖虎,所以它跟胖虎应该关系也不大。
那它到底为什么火?尼玛太难想了,我选择问GPT

嘶,这分析就很到位了,我们来基于GPT给的关键点再来二次分析下。
从选题来看,可能确实是个痛点,对于打工人来说,这种天天使用的东西,往往不会去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来进行强化,毕竟我又不是不会查日志,干嘛还要学习怎么查日志呢?原来的方法又不是不能用。
从用户心理来看,我觉得 情绪共鸣 + 想要分享给某个同事的心理,很可能是文章爆火的关键。
我们来试图模拟下用户从首页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的心理和动作:
- 看到标题:嘶,我不会也是这种同事吧?
- 点进文章:噢?有故事,看看呢,吃个瓜
- 看了一半:哦豁,原来还可以这样?马上打开 shell 试一下
- 看完之后:转发到工作群,艾特同事,并配文"你小子,好好学习下"
我让GPT根据这四步生成了一幅连环画:

咱们来总结下这篇文章爆火的原因,我认为其实就是"痛点选题 × 情绪标题 × 社交货币"这三者的结合,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用户的"自发传播"。
下次大家写技术博客,也可以仿照下这套创作思路,说不定下一个TOP1就是你!
等你的文章真火了,别忘了这是"杆师傅"传授的经验(doge)~ 到时候记得回来给杆师傅点个赞点个关注~
好像还有点别的
本来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但是我脑抽了下,又多想了一会,我觉得还有点其他的问题。
放在前两年,登顶掘金热榜TOP1的文章,肯定不止这点数据量,给你看看我以前在掘金的文章数据:

阅读量随随便便就能超过10k,甚至我发个LeetCode解题思路,都能拿到2.6k的阅读量。
这是我两年前登顶过热榜TOP1的文章,15万阅读量、1.8k点赞、4.3k收藏。

而现在登顶综合热榜TOP1的文章,发布第12天,才7k阅读量,写到这里,想必你也发现了。

突然想起why师傅前几天发的文章(标题"Stack Overflow,轰然倒下"),我觉得不止是 Stack Overflow 要倒下了,我们发博客的平台可能也要倒下了,甚至我们这些写技术的创作者,可能也要倒下了......

AI时代,大家遇到问题都会选择直接去问大模型,谁还去技术平台啊?
就像我在上面分析文章爆火的原因,我也会优先让AI给我一个思路。这就是它的优点,只要你能提出问题,它就能给出回答(先别管对不对)。
而平台的优点,我认为在于它的未知性,能让我们接触到认知以外的东西。就像这篇爆火的文章一样,它之所以爆火,是因为没人会去问GPT "我该怎么查日志",直到发现了我的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噢~原来还能这样!"
这是否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技术创作现在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传统的技术创作者们或者也应该做出一些改变?至于该怎么变,我也不知道,希望你能给我一点建议。
AI 怎么说
最后,我问了 DeepSeek 一个问题(跟why师傅学的):
我是一个写技术文章的博主,我写了一篇文章,聊到由于你的出现导致各个技术博客网站的访问量出现大幅下滑,同事技术博主的创作收益也越来越少。你作为 AI,对于这个事情,有没有想要聊聊心里话的,我会把你的话放在文章的最后,说什么都行。
下图是它的回答:

其实刚开始我是先问的GPT,但是GPT给的回答让我感觉不太到位,少了点意境。
不管怎么样,我要先去吃饭了,希望你能给我点赞收藏加关注,虽然我加不了鸡腿,但可以给我补充精神粮食,蟹蟹~
我是阿杆,你的程序员朋友,也是你的创作盟友。
彩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