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虚构小说,讲述了 AI 浪潮下程序员的挣扎与困境。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此方的手帐
第一时间更新,和你分享技术与有趣的事情。
第一章:最后的重构 第一章:胜利的代价第二章:最后的重构 第二章:破局之路
第三章:最后的重构 第三章:破局之路
本篇为虚构小说,讲述了 AI 浪潮下程序员的挣扎与困境。
第四章:无声的胜利
三个月后,"蜂巢"系统重构项目正式宣布成功。
当赵经理在全公司的大会上,展示着新系统上线后那条几乎垂直下降的服务器成本曲线,以及大幅提升的系统响应速度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李默、老王和小张坐在台下,看着屏幕上滚动的项目成员名单,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三个月,他们几乎是以一种"燃烧"的状态在工作。他们吵过、争执过,也一起为了一个技术难题的解决而欢呼雀跃过。
他们成功了。他们不仅重构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系统,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条与AI共存、共舞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人的经验和智慧,是AI无法替代的"导航仪";而AI的强大算力和效率,则成了人类手中最锋利的"手术刀"。
庆功宴上,团队的气氛前所未有的融洽。小张不再是那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新人,他端着酒杯,兴奋地和老王讨论着"提示工程"的未来,他认为这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职业方向。老王也一改往日的沉闷,喝得满脸通红,他拍着李默的肩膀,大着舌头说:"你小子......行!比我这个老家伙看得远!"
李默微笑着,看着眼前这一切。他知道,他们团队的价值,在这次重构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他们不再是AI的"搬运工",而是驾驭AI的"骑士"。他甚至开始构想,未来可以将这套"人机协作"的方法论,推广到公司的其他项目,甚至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流程。

赵经理走了过来,他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他对李默说:"公司高层对这次的项目非常满意,点名表扬了我们团队。说我们为公司在AI时代如何'降本增效',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本。"
"降本增效",这四个字像一根针,轻轻刺了李默一下,但他很快就被成功的喜悦冲散了那丝异样。
然而,他没想到,这四个字的分量,会如此沉重。
一周后,赵经理召集了一个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赵经理打开投影,屏幕上出现的是一封来自公司总部的邮件。
"......为了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公司决定,裁撤外地分公司的研发团队......"赵经理的声音很低沉,他逐字逐句地念着邮件内容。
李默、老王和小张都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不明白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赵经理顿了顿,滚动鼠标,邮件的最后一段出现在屏幕上。
"分公司的所有业务和系统维护工作,将全部移交给总部'蜂巢'项目组。希望你们能继续发扬在重构项目中的精神,利用AI工具,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邮件的最后,是公司CEO的亲笔签名。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窗外阳光明媚,但三个人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瞬间传遍全身。
他们赢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证明了人的价值,驯服了AI这头猛兽。
但他们胜利的果实,却成了公司挥向另一群程序员的屠刀。而他们自己,则成了这场"降本增效"盛宴中,最得意的"刽子手",以及,下一个可能的祭品。
办公桌上,新的任务清单已经堆积如山。李默、老王、小张站在那里,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项目名称,陷入了长久的、无声的沉默。

深夜,李默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为自己冲了一杯速溶咖啡。他打开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未读消息跳了出来。发信人是他在外地分公司的朋友,一个同样优秀的程序员,就在今天,他被裁了。
消息很简单,只有三个字,和一个问号。
"为什么?"
李默看着那三个字,感觉那杯滚烫的咖啡,瞬间变得冰冷。他无法回答。窗外,城市的霓虹灯依旧闪烁,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冰冷的狂欢。他们赢了这场与AI的战争,但似乎,又输掉了整个世界。
完。
本文为虚构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欢迎关注公众号:此方的手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