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Pulsar × AI Agent:智能系统消息基础架构初探

导读
开源消息队列技术历经20余年发展,从单机架构到云原生分布式,始终扮演着分布式系统的"中枢神经"角色。当AI Agent成为下一代智能应用的核心范式,消息队列与AI技术的融合正开启新的篇章:
- 历史与趋势:消息队列技术如何伴随硬件革命与场景变革不断演进,最终成为云原生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
- AI Agent的必然性:为什么多智能体协作系统(MAS)将成为AI落地的核心架构,以及这种架构与分布式系统的本质相似性。
- 关键融合点:消息队列如何为AI Agent系统提供解耦协同、可靠通信、异步编排等核心能力,成为智能体生态的"生命线"。
- Pulsar的赋能:Apache Pulsar作为新一代消息流平台,如何通过其独特架构满足AI Agent在复杂消息处理、数据隔离、弹性扩展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 双向进化:既探讨消息队列如何赋能AI系统("中间件for AI"),也展望AI技术如何反哺消息队列智能化("AI for中间件")。
消息队列的历史:硬件革命与场景变革的双重奏,驱动架构代际跃迁

- 1980-2000 商业闭源时代
IBM MQ等闭源系统奠定企业级消息传输基石,以高可靠性护航金融、电信等核心业务,却受限于生态封闭与高成本。
- 2000-2007 开源破局:单机架构时代
Apache ActiveMQ、RabbitMQ掀起开源革命,轻量化、灵活协议(如AMQP)加速消息技术普惠,支撑早期电商与即时通讯崛起。
- 2010-2017 分布式架构黄金期
移动互联网浪潮引爆亿级终端实时交互需求,电子商务(秒杀交易)、社交平台、金融支付等场景井喷。Kafka凭借高吞吐、分布式日志架构重塑数据流水线,助力Netflix实现亿级设备实时推流。阿里基于RocketMQ护航双十一千亿交易洪峰。
- 2017-2023 云原生跃迁
Docker/Kubernetes生态成熟推动消息队列向 分层存储、计算分离架构升级。Apache Pulsar[1]凭借 多租户隔离、无状态Broker设计,成为云原生时代基础设施标杆,支撑百万级Topic秒级调度。
- 2023+ AI时代:智能系统的"神经突触"?
AI Agent:未来智能体的必然形态
AI Agent 并非简单的聊天机器人,它是拥有感知(Perception)、规划(Planning)、行动(Action)、学习和协同能力的智能实体。它能够主动理解目标、分解任务、调用工具(API)、与环境交互并持续优化。无论是作为个人助手、自动化流程执行者、复杂决策的参与者,还是构建一个充满自主智能体的复杂生态系统,AI Agent 都被广泛认为是 AI 发展的下一个重要形态和必然趋势[2]。
以制作宫保鸡丁这道菜为例,模拟实际饭店的分工,有专门买菜的、专门洗菜的、专门切菜的、专门炒菜的,每个工种都是对应领域的专家。多Agent系统如专业后厨:采购、洗切、烹炒专家Agent各司其职,通过MCP[3]协议调度外部资源,高效自主完成复杂烹饪任务。

从上述例子可见,多智能体协作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因需实现任务拆分、并发处理、角色分工与协同推理等复杂能力,已成为构建实用AI Agent系统更贴近现实、更强大的架构范式。这本质上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如同微服务架构演进中服务间直接调用的紧耦合通信方式(如HTTP API同步调用)最终被证明难以支撑大规模、高并发、弹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一样,MAS中多个Agent间简单粗暴的点对点通信(如直接RPC调用)也会迅速遇到通信阻塞、故障扩散、扩展受限等瓶颈。

因此,引入消息队列(MQ)作为核心的异步通信基础设施成为工程实现的必然选择。它提供了高效、解耦、可靠、缓冲和可扩展的消息传递能力,正是解决分布式Agent间高效协作问题的关键所在。
-
解耦与协同:Agent 生态的生命线
- 复杂性倍增: AI Agent 世界是一个高度异构的环境。不同功能、不同架构、不同所有者的 Agent(工具 Agent、决策 Agent、执行 Agent、编排 Agent)需要高效协作。
- MQ 的角色: 消息队列作为标准的"消息总线",天然成为不同 Agent 之间、Agent 与后台服务/数据源之间、甚至是跨企业 Agent 间通信的通用协议。它彻底解耦 Agent 的交互逻辑,让每个 Agent 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发布/订阅模式尤其适合感知 Agent 状态变化、任务完成通知或全局事件,驱动整个 Agent 生态的协同运作。
-
可靠性与鲁棒性:确保 AI 行动的确定性和回溯
- 行动不容丢失: Agent 的执行指令、任务结果、状态更新等信息至关重要。消息队列的持久化、确认机制、重试策略保证了消息即使在节点故障或网络波动时也能可靠传递,避免"幽灵行动"或状态不一致。
- 可追溯性: 消息队列天然具有日志属性。利用好消息轨迹和消息内容,可以完整记录 Agent 交互的每一步,为调试、审计、解释 AI 决策逻辑提供关键依据。
-
异步编排:Agent 工作流的交响乐章
- 长流程编排: Agent 完成一个复杂任务(如预订旅行)可能涉及调用多个子服务、等待外部响应、进行多轮决策。
- MQ 的角色: 消息队列是实现异步、松耦合工作流编排的理想载体。主 Agent 可以将任务分解为多个步骤,通过发布消息到不同队列来触发相应的服务或 Agent 执行,并等待异步完成通知。这使得系统不会被长时间阻塞,并能优雅处理延迟和故障。
-
削峰填谷与弹性伸缩:应对 Agent 世界的"智能风暴"
- 动态负载: AI Agent 的交互和触发可能是突发性的(如事件触发大量 Agent 启动)或周期性波动的。
- MQ 的缓冲池: 消息队列作为缓冲层,能平滑上游产生的负载高峰,让后端的计算资源(运行 Agent 的服务器/容器)能够弹性伸缩,从容应对。当无数 Agent 同时被激活时,MQ 成为了保障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一环。
-
事件驱动架构:Agent 的感知与行动中枢
- Agent 的双重事件角色: 作为消费者响应特定事件(如"任务规划"、"告警分析"),同时作为生产者发布新事件驱动工作流,形成协作链。
- MQ 的连接器: 消息队列是现代事件驱动架构的核心组件。它可以将源头产生的事件(数据库变更日志、IoT 传感器数据、用户操作、其他 Agent 状态变更)高效、实时地分发给订阅了这些事件的 Agent。Agent 能够基于实时事件流,进行更及时、更相关的感知、决策和行动,使系统更具响应性。
对比维度 | 微服务 (MQ 的作用) | AI Agent 系统 (对应功能) | 核心相似点 |
---|---|---|---|
解耦组件 | 服务间不直接依赖IP/端口/接口 | Agent之间不直接通信 | 消息总线提供间接通信层,增强系统灵活性 |
异步通信 | 服务可快速响应,后台异步处理耗时任务 | Agent可立即响应请求,后台协调其他Agent | 避免阻塞调用者,优化用户体验和资源使用 |
流量削峰与缓冲 | 缓冲突发流量,平滑后端处理压力 | 缓冲Agent请求高峰,保护后端关键资源 | 提供弹性缓冲能力,保障系统稳定性 |
负载均衡与分发 | 将消息分发给多个服务实例 | 将请求分发给多个同质Agent或后端模型 | 实现横向扩展,提高系统吞吐能力 |
服务自治 | 服务独立开发部署,通过MQ定义通信协议 | Agent可独立训练升级,通过消息定义交互协议 | 组件独立性支持技术异构和独立演进 |
错误隔离与容错 | 单个服务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 | 单个Agent失败不影响系统整体运作 | 故障隔离增强系统整体鲁棒性 |
弹性与扩展性 | 可按需扩展单类服务实例 | 可按需扩展特定功能Agent或后端资源 | 动态伸缩适应负载变化 |
恢复重试机制 | MQ支持失败消息重试或死信处理 | 提供Agent调用失败后的重试或降级机制 | 增强系统可靠性 |
赋能与拥抱:Pulsar x AI
Apache Pulsar 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顶级项目,是下一代云原生分布式消息流平台,集消息、存储、轻量化函数式计算为一体,采用计算与存储分离架构设计,支持多租户、持久化存储、多机房跨区域数据复制,具有强一致性、高吞吐、低延时及高可扩展性等流数据存储特性。
还是以制作宫保鸡丁这道菜为例,AI Agent与Pulsar交互的简易流程如下:

🚀 赋能
-
复杂消息格式支持:
- 结构化数据: AI Agent 交互的信息语义更丰富。除了传统的文本/JSON,需更好地支持 Schema 化数据(如 Protobuf, Avro)以适应复杂的 Agent 指令、状态、推理上下文等。
- Pulsar赋能: Pulsar不仅支持常规消息格式(如Bytes、String),还通过原生Schema注册中心适配图中多Agent系统的复杂数据需求。同时也支持音频或视频等二进制多模态数据。
-
内置强大的消息模式:
- 富协议支持: 提供对复杂交互模式的原生支持,如延迟/定时消息(定时任务)、重试消息(任务自动重试)、顺序消息(严格按用户Prompt输入顺序(处理个人偏好memory更新)等。
- Pulsar赋能: Pulsar通过支持多种消费模式实现技术赋能,既能覆盖消息和流处理两大场景,又提供统一API帮助业务实现快速开发。
-
高一致、高可靠、高可用、高性能和低延迟:
- 核心能力:在实时智能决策场景中,消息队列需要满足高一致、高可靠、高可用、高性能和低延迟 的关键要求,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用户体验。
- Pulsar赋能: Pulsar采用存算分离架构,通过数据分片和无状态Broker设计, 有效解决了分布式系统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和高扩展性('四高')的挑战,同时能提供稳定的端到端低延迟服务。
-
数据隔离能力:
- 数据隔离和隐私:数据隔离能力是AI Agent在商业化落地中的核心需求,既能保障安全合规,又能提升资源利用率,是多租户、高敏感场景的必备特性。
- Pulsar赋能: Pulsar通过原生多租户架构和计算/存储资源物理隔离实现数据隔离,同时结合传输层加密(TLS)和消息内容加密(端到端),为数据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
高扩展能力:
- 未来发展: 虽然AI应用还在探索的初期,但高扩展能力使AI Agent能够灵活应对业务增长、流量波动和全球化部署需求,是构建生产级AI系统的核心能力。
- Pulsar赋能: Pulsar通过秒级弹性扩缩容能力和原生跨地域数据同步机制,为即将爆发的AI业务场景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
🤖 拥抱
由中国信通院发起的 "中间件+AI"研讨会[5] 正持续推进,汇聚了各中间件厂商的专家。研讨会聚焦两大核心方向:
- 中间件for AI:用于AI系统中的中间件。例如消息中间件、缓存中间件等应用于AI系统中的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模型训练与推理等环节。
- AI for中间件:中间件新增AI属性。在中间件为AI系统提供软件基础设施支撑的同时,AI技术的发展也驱动中间件的智能化升级,让中间件发展出AI属性。
前面介绍的都从中间件for AI 的角度,阐述了Pulsar作为消息中间件怎样为AI 赋能力。下面 从AI for中间件的角度,简单谈谈Pulsar可以做哪些改变。
- 运营智能化
资源管理智能:以AI智能体(如宫保鸡丁配方协调Agent)的运行为例,传统模式需人工在Pulsar控制台预先创建Topic和分配资源。为彻底摆脱手动干预,Pulsar需具备场景感知能力:基于流量预测自动创建Topic、动态调整分区数量、Topic智能路由等。技术方案上,可通过构建Pulsar MCP Server[6](Management & Control Plane Server)实现核心能力闭环。

死信队列(DLQ)智能化: 不只是存储失败消息,可以结合 Agent 自动分析 DLQ 原因,尝试修复、通知、或触发特定处理 Agent。
智能动态负载均衡: 传统负载均衡的痛点,依赖人工预置的复杂配置与静态调度策略,需处理大量边界条件(如网络拓扑感知、服务实例状态阈值),导致维护成本高且难以灵活响应业务波动。AI驱动的终极方案,通过强化学习(如DDPG算法[7])动态生成适应性调度策略。
-
运维智能化
- 观测智能: 从"看见数据"升级为"理解系统状态",关键运行指标的智能识别采集和聚合建模,将Broker/Bookie/ZK的指标与日志建立因果链;将指标(metrics)、日志(logs)、消息追踪(traces)多模态数据融合。
- 诊断智能: 从"报警风暴"升级为"精准手术刀式修复",基于历史工单构建故障决策树(如"生产延迟大幅上涨"),生成可解释性诊断报告。例如检测到Broker-10节点的内存耗尽(使用率99%),导致消息持久化延迟升高;推荐动作,立即扩容节点内存,将Topic迁移至轻负载Broker。
- 弹性 智能 : 从"被动扩容"升级为"预测式自适应调优",云原生架构已具备原生弹性伸缩能力,关键是通过当前系统运行的状态,智能判断触发对资源进行调整,实时计算成本/性能/合规的多目标平衡。
在AI for 中间件领域,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仅列举了部分应用方向。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最新进展并积极应用创新成果。
结语:数据流通之桥,通向智能未来
当发展二十年的消息队列遇上冉冉升起的 AI Agent,这不是一场新老技术的对决,而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融合进化与相互赋能。消息队列的核心优势------可靠、解耦、异步、缓冲------在 AI Agent 分布式、异构、高并发、长流程的生态中,价值不仅未被削弱,反而被显著放大,成为串联智能体的生命线。
未来的消息队列,不仅是数据的搬运工,更是AI Agent 世界的智能信息基础设施,是高效协同的基石,是可靠行动的保障,是事件感知的触角。积极拥抱 Agent 范式的需求,在协议支持、性能、可观测性、安全性和平台集成上不断创新,消息队列这条流淌了二十年的"信息运河",将架起一座通向广阔智能未来的坚实桥梁。构建、部署、管理和优化 AI Agent 系统的开发者们,选择并善用先进的消息队列技术,将是迈向未来智能应用成功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 [Apache Pulsar](https://link.juejin.cn?target=https%3A%2F%2Fpulsar.apache.org "https://pulsar.apache.org") \[2\] [2024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https://link.juejin.cn?target=https%3A%2F%2Fjkhbjkhb.feishu.cn%2Fwiki%2FW5D7wuDcbiPXDLkaRLQcAJpOn8f "https://jkhbjkhb.feishu.cn/wiki/W5D7wuDcbiPXDLkaRLQcAJpOn8f") \[3\] [MCP](https://link.juejin.cn?target=https%3A%2F%2Fmodelcontextprotocol.io%2Fintroduction "https://modelcontextprotocol.io/introduction") \[4\] [AI Agent 的未来是事件驱动的](https://link.juejin.cn?target=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C2x0OOKFXuXDn07hEcKtew "https://mp.weixin.qq.com/s/C2x0OOKFXuXDn07hEcKtew") \[5\] [云枢融智,智链全域 \| 中国信通院正式启动"中间件+AI"体系研究工作!](https://link.juejin.cn?target=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ptPxo5KxIa2JoHiW4rkRzA "https://mp.weixin.qq.com/s/ptPxo5KxIa2JoHiW4rkRzA") \[6\] [使用 Spring AI 实现一个简单的 Pulsar MCP Server](https://link.juejin.cn?target=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2F0E3wmLdo1TCkS0g4gP_t8Q "https://mp.weixin.qq.com/s/0E3wmLdo1TCkS0g4gP_t8Q") \[7\] [DDPG](https://link.juejin.cn?target=https%3A%2F%2Farxiv.org%2Fpdf%2F1509.02971%2520 "https://arxiv.org/pdf/1509.029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