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命暴击:产品经理的"经典咏流传"
"小X啊,这个用户签到功能很常见的 !你看看淘宝/京东/PXX,照着做就行,原型就不画了,省时间 !"
------ 那一刻,我握着咖啡的手微微颤抖(跟老板说别发你工资了,省时间!)
产品在我的脑子里老惨了...

前端の内心戏 :
🛑 "常见=简单?登录注册也常见,你咋不让我手写个OAuth?"
🛑 "参考竞品?淘宝和京东的签到差出十条街,我抄谁的?"
🛑 上次你说"五彩斑斓的黑"我也忍了""没有原型?到时候你翻脸找谁骂?
血泪教训 :
曾经的我天真地照做,结果...
👉 产品:"你这写的是什么?这交互不对啊!我要的是这样的?"
👉 设计:"那个谁,图标风格和设计规范冲突了喂!"
👉 测试:"bug、bug、bug,边界情况全漏了,用户断网/重复签到/卡券过期都没处理!"
👉 我转头看向产品和空白的原型页 👉 结局:加班重做三遍 💥
二、撕开"常见"的伪装:前端需要什么?
当产品说出"常见"时,实际在说:
❗ "我还没想清楚细节"
❗ "责任交给你了,锅也交给你了,干得好就向上邀功,干不好都是写代码的实力不行"
❗ "验收标准?做出来我再告诉你~"

前端真正的需求:
graph LR
A[确定性需求] --> B{输入}
A --> C{输出}
A --> D[状态流转]
A --> E[异常流]
A --> F[交互边界]
三、把模糊需求钉死在原型上!
招式1️⃣:灵魂拷问术 - 用STAR原则挖出需求冰山
场景 | 致命提问 | 产品破防指数 |
---|---|---|
"参考竞品" | "您说的具体参考哪个APP的哪个版本 ?淘宝签到抽盲盒,京东签到换折扣,我们核心模仿哪种?" | ★★★★ |
"用户流程" | "用户从点击签到按钮到获得奖励,系统需要几步响应 ?断网/重复点击/奖励过期时弹窗文案谁提供?" | ★★★★★ |
"隐形需求" | "签到后需要实时更新用户等级吗 ?奖励库存不足时显示'明日再来'还是替换为其他奖品?" | ★★★★☆ |
✨ 关键话术 :
"您觉得这个功能最不能妥协的三个核心点是什么?"(锁定需求底线,避免后期加戏)
四、让产品爱上出原型
反向PUA话术包 :
👉 "哥,您出个原型其实更省时间 !不然我理解偏差了还得逐个问您,耽误您进度啊"
👉 "您看这样行不行:您画个超级简版线框图 ,我2小时就能搞定,比后期撕逼高效多了!"
👉 "原型是我们大家的依据啊,您总得让UI/测试知道这是您钦定的方案吧?"
金句补刀 :
"没有原型的自由发挥,是通往加班地狱的直达电梯"
"模糊需求 + 直接执行 = 高概率返工"
"上次产品说'你看着做',我做了个深色模式,结果他说我们产品调性是'小清新马卡龙'...
拒绝下面说法,从你我做起
"产品说'你看着做'时,你会怎么回?"
"你们遇到过最离谱的模糊需求是什么?"
产品甩锅新姿势:"常见功能,你自由发挥"
产品:"你看着做"到"做对了"

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