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掏空”我们的脑子,但方式超出你的想象——慢慢学AI160

结论前置

  • 未来的职场分野,不在于"用不用 AI",而在于你是"驾驭 AI",还是"被 AI 驾驭"。
  • AI 最大的风险不是让你失业,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外包"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导致认知退化。
  • 不要把 AI 当作完成任务的"外包工",而要把它当作激发思考的"陪练师"。每一次提问,都应是一场你主导的深度对话。
  •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对 AI 的输出,最有价值的不是"一键采纳",而是你基于专业判断的"主动质疑"。

失去深度思考能力并不远

全世界都为 AI 疯狂。短短两年,就有近 10 亿人涌入 OpenAI 的产品。这就是典型的硅谷增长飞轮:打造卓越产品,提供普惠价格,让你欲罢不能,最后再想办法收割百亿利润。

我们之所以拥抱 AI,因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快捷方式"。但这趟"快车",对大多数人而言,终点可能并不美好。我们先是让 AI 接管部分任务,但很快就会发现它已无所不包。最终,我们可能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赖以生存的工作和未来的机遇。

但这并非命中注定。你可以选择看清前路,并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终局的开端

2023 年 3 月,我第一次使用 ChatGPT。如今,ChatGPT 或 Claude 成了我的每日必备。AI 让我的脑力工作效率倍增,但与此同时,我也在认知上越来越懒。

以前,我总会逐字逐句地检查 AI 的草稿。但现在,它 90% 的情况下都能直接给出一份不错的初稿,我渐渐失去了仔细校对的动力。

一年前,我以为未来的职场只分为两类人:"用 AI 的"和"不用 AI 的"。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五年之内,AI 将成为人人必备的工具。届时,真正的分野将是:驾驭 AI 的人,和将思考外包给 AI 的人。

"思考外包":能力退化的开始

人类一直在想办法"外包"认知工作。在书籍出现之前,吟游诗人能背诵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全文。如今,科技成为我们大脑的延伸,让我们得以"外包"数学计算、导航和笔记等工作。

但 AI 不一样。它几乎能处理任何认知任务,而且让人感觉效率极高。于是,"AI 外包"总是在不经意间开始。你让 AI 草拟一封邮件,它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你节省了 10 分钟。接着,你让它为一份演示稿列出提纲,它也精准命中。

渐渐地,你开始用它处理更复杂的任务,比如制定战略。你开始依赖 AI 完成工作,而你的专业技能,也随之慢慢退化。

微软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布的一篇论文表明,生成式 AI 会削弱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当知识工作者对 AI 的输出充满信心时,他们就不太愿意动用自己的大脑了。

像我这样信任 AI 的人,会依靠自己来充当事实核查员。但这有两个问题:1)我们常常高估自己识别 AI 错误的能力;2)跳过事实核查的诱惑会越来越大。

AI 驾驭者 vs. AI 乘客

未来十年,知识型员工将被分为两类:AI 驾驭者和 AI 乘客。

AI 乘客会乐于将他们的认知工作全权委托给 AI。他们把提示词粘贴进 ChatGPT,复制结果,然后直接当作自己的成果提交。

短期内,他们会因为工作速度更快而受到奖赏。但随着 AI 在缺少人类监督的情况下运行,这些乘客因为没有为 AI 的输出增加任何价值,终将被视为多余之人。

AI 驾驭者会坚持主导 AI。他们将 AI 的输出作为初稿,并严格审查其工作。他们也会时常关掉 AI,给自己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从长远来看,这两类人之间的经济鸿沟将急剧扩大。AI 驾驭者将获得不成比例的巨额财富,而 AI 乘客则会变得随时可被替代。

通过以下方式,让自己成为 AI 的主导者:

  1. 从你懂的领域开始。 在你具备专业知识的领域使用 AI,并对其输出持批判态度。
  2. 与 AI 对话,而不是索要答案。 不要直接问 AI:"我们的营销预算该怎么花?" 你应该给 AI 设置限制、提供信息、给出选项,并与它展开辩论。
  3. 保持高度警惕。 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不要默认输出结果足够好。挑战自己去反思:"这真的是个好建议吗?"
  4. 练习主动质疑。 用你的观点不断地试探 AI。"这个方案是不是低估了项目的风险?"
  5. 克制"外包"所有初稿的冲动。 面对空白页或许令人恐惧,但这是激活你大脑的关键一步。
  6. 做出最终决策,并为此负责。 AI 应该协助你做出的每一个中高风险决策,但它不能替你拍板。作为人类,你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你的大脑,不应被白白浪费

有了 AI,你现在拥有了一个全天候待命、且在任何话题上都具备"专业知识"的思想伙伴。

但你也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你将会看到许多同事选择放弃"主动思考",将决策权外包给 AI。许多人甚至直到认知能力退化时才后知后觉。而到那时,一切都将难以挽回。

不要成为那样的人。用 AI 来挑战和强化你的思维,而不是取代它。

问题不在于"你是否会使用 AI?",而在于"你想成为哪种 AI 用户:驾驭者,还是乘客?" 原文链接: AI正在"掏空"我们的脑子,但方式超出你的想象------慢慢学AI160 | AIMeticulously

相关推荐
软件测试-阿涛6 分钟前
2025年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生成工具全景指南(V2.0)
大数据·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视频
POLOAPI9 分钟前
亚马逊Kiro强势挑战Cursor霸主地位,AI IDE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人工智能·cursor
思绪漂移18 分钟前
从博客到播客:文本转音频的全流程技术点
人工智能·音频·腾讯云·信息传播
Fuliy9635 分钟前
【数字图像处理系列笔记】Ch04:灰度变换与空间域图像增强(2)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笔记·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
ALLMHUB1 小时前
【附API无限制使用方法】Claude Opus 4.1正式上线:智能编程助手的新里程碑
人工智能
老周聊大模型1 小时前
让AI对话像流水般自然:深入大模型Streaming技术核心源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程序员
康斯坦丁师傅1 小时前
最强编程模型Claude Opus 4.1上线:附保姆级使用教程
人工智能·claude
聚客AI1 小时前
💡小白都能看懂的RAG分块实战:从递归分割到LLM智能拆解的全解析
人工智能·llm·掘金·日新计划
AI必将改变世界1 小时前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备考笔记5】 - 专业英语
java·开发语言·人工智能·笔记·系统架构·英语
喵王叭1 小时前
【大模型实战】向量数据库实战 - Chroma & Milvus
数据库·人工智能·lang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