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t命令
-
git add
用于将工作区的修改添加到暂存区,是提交前的准备步骤。比如
git add .
可以添加当前目录所有变更,让这些修改进入 "待提交" 状态。 -
git checkout xxx
有两个常用场景:
- 切换分支:
git checkout 分支名
切换到指定分支 - 恢复文件:
git checkout -- 文件名
丢弃工作区对该文件的修改,回到最近一次提交状态
- 切换分支:
-
git commit -m "xxx"
把暂存区的修改提交到本地仓库,
-m
后是提交说明(如 "修复登录 bug"),形成一条版本记录。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将本地仓库的提交推送到远程仓库(
origin
是远程仓库别名)的master
分支,实现代码共享。 -
git pull origin master
从远程
master
分支拉取最新代码并合并到本地当前分支,确保本地代码与远程同步,减少冲突。
二、chrome调试工具
-
Elements(元素面板)
用于查看和编辑网页的 HTML 结构和 CSS 样式。可以实时修改元素属性、调整样式,观察页面变化,是调试布局和样式问题的主要工具。
-
Console(控制台)
主要用于执行 JavaScript 代码和查看输出信息。通过
console.log()
等方法可以在控制台打印变量值、调试信息,也能直接输入代码片段执行,帮助调试脚本逻辑。 -
Network(网络面板)
显示网页加载过程中所有网络请求(如 HTML、CSS、JS、图片等资源)的详细信息,包括请求 / 响应头、状态码、加载时间等,常用于分析资源加载性能和接口调用问题。
-
Application(应用面板)
管理网页存储的数据,包括 Cookie、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IndexedDB 等,还能查看缓存、Service Worker、页面资源等,方便调试数据存储相关问题。
-
debugger(调试器)
是代码调试的核心工具,可在 JavaScript 中通过
debugger
语句或在 Sources 面板手动设置断点,暂停代码执行,逐步查看变量值、调用栈,帮助定位逻辑错误。
三、抓包
核心要点:
-
工具:Wireshark、Fiddler、Charles、Chrome DevTools。
-
用途:分析HTTP/HTTPS请求、调试接口、性能优化、安全审计。
-
HTTPS抓包:需安装CA证书(如Charles/Fiddler),解密加密流量。
-
移动端:代理设置到PC端工具,捕获手机请求。
四、webpack & babel
Webpack:
-
核心概念:Entry、Output、Loaders(处理非JS资源)、Plugins(优化/压缩等)、Mode(开发/生产)。
-
优化手段 :Code Splitting、Tree Shaking、缓存(
[contenthash]
)、懒加载。 -
插件 :
HtmlWebpackPlugin
、MiniCssExtractPlugin
、TerserPlugin
。
Babel:
-
作用:将ES6+/TS/JSX转译为ES5,兼容旧浏览器。
-
配置 :
.babelrc
/babel.config.js
,预设(@babel/preset-env
)、插件(如@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
Polyfill :通过
core-js
按需注入(Babel 7.4+推荐直接引入)。
五、Linux常用命令
-
文件操作:
-
ls -al
:列出详细文件信息(含隐藏文件)。 -
cd/pwd
:切换目录/显示当前路径。 -
cp -r
:递归复制文件夹。 -
rm -rf
:强制删除(慎用)。 -
chmod/chown
:修改权限/所有者。
-
-
文本处理:
-
cat/grep "pattern" file
:查看文件/搜索文本。 -
tail -f log.txt
:实时查看日志。 -
sed/awk
:高级文本处理。
-
-
进程/网络:
-
ps -aux | grep node
:查看进程。 -
kill -9 PID
:强制终止进程。 -
netstat -tulnp
:查看端口占用。 -
ssh/scp
:远程登录/传输文件。
-
-
性能监控:
-
top/htop
:实时系统状态。 -
df -h
:磁盘空间。 -
free -m
:内存使用。
-